中国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人-乡土情结-中国人的文化原点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人-------乡土情结,中国人的文化原点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而悠久的农业民族,中华文明是一种独特的农业文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有着植根于农业人生的乡土情结。建立在农业文明之上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和宗法精神,使关于家庭、宗族、国家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无所不在地渗透到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血缘观念、家庭意识早已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乡情乡思成为中华民族心理结构、感情倾向、文化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关键词:乡土情结;中国文化;农耕文明;一、引言日本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长梅原猛的《森林思想——日本文化的原点》写到:森林思想是日本人心灵深处的一种信仰。日本人认为,树木有灵,任何东西都没有树木那样巨大的生命力,树木的精灵是生命的象征,树木是神所依附的地方。日本对森林有着独特的崇拜,据说日本一年有八亿人次进行了“森林浴”。森林思想在中国文化中所占有的份额远远小于在日本文化中所占有的份额。相反,乡土思想应该说是中国文化诸多原点中最主要的方面。用著名学者钱穆先生的话说“:中国文化是自始到今建筑在农业上面的。”那么中国人的乡土情结,为什么会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原点呢?它的存在有哪些文化渊源呢?它的存在又有哪些优越性和局限性呢?下文将进行探讨论证。二、乡土情结的文化基础1农耕文明:乡土情结的历史基础各种文化的不同,究其根源最先是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影响到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文化研究家一般把人类文化的源头分为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和商业文化三种。而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的农业民族属于农耕文化。中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不仅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及江河、湖泊应有尽有,而且季风气候发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人类的生活和农作物的生长。据殷墟甲骨文记载,那时“农业显然成为主要生产了”。此后,农耕经济一直是国家经济的主体,那么土地的有无和多寡自然成了人们最关切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存问题。因为那时人们的生活所需几乎全部来源于土地。砍伐森林,开荒种田“,向荒山要粮、向土地要粮”,世世代代中国人都是这么干的,于是,凡能开垦的荒地几乎都变成了耕地。而没有土地或失去土地成了人生最大的悲哀,往往被说成是“身无立锥之地,死无葬身之地”。无论哪个家庭,在基本温饱问题解决以后,手里一旦有了多余的钱,首先想到的是购买土地。土地成了首先要置办的家产和主要财产。在这种重土地观念的基础上又产生了重国土的观念。认为中国这片土地最好,既是一片种庄稼的沃土,又位居世界的中央。于是国土的完整、国家的统一,被历代中国人看成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反对分割国土、保卫国家的统一成为世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五四运动就曾喊出了“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的口号。在中国历史上不知有多少仁人志士为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要是有谁出卖了国家的领土,就会被世世代代中国人唾骂为卖国贼。即使是到了21世纪初的今天,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不仅是最大的国家利益,而且是海内外每个炎黄子孙都期盼已久的民族大事。所以香港、澳门的回归,台湾和大陆的统一进程牵动了包括海外华人在内的所有炎黄子孙的心,成了全球华人共同关心的大事。2亲情伦理:乡土情结的心理基础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它主要通过个人的良心、素质和公众舆论来实现,而不是用法律的强制手段去完成,所以中国人的法制观念很淡薄,而伦理意识却极浓厚。儒家经典《十三经》中的《周礼》、《仪礼》、《礼记》虽然讲的都是各种人际交往的礼节,但也是伦理观念的外在化、具体化。在家庭伦理中,中国人很讲究大家庭,四世同堂,五世同堂,虽然在西方人看来太不自由,缺少个人空间,但在中国的传统伦理中却是一件很重要也很光荣的事情。所以《十三经》中还有一部很重要的《孝经》,强调“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的宗法伦理观念,把孝提到“天经地义”、“百行之首”的高度。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中国人,不仅把家庭生活看作天伦之乐,也把家庭生活看作是一种责任和义务。离开家庭,就会想念家庭,常想回家看看,一来享一享天伦之乐,二来也尽一点责任和义务。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仁”和“礼”。“仁”是爱人,是情,不仅是亲情,也包括友情、乡情,是博爱;“礼”是尊卑有序,上下有节,是伦理。亲情和伦理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潜藏在每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下意识地支配着每个中国人的言行。与农业社会相联系,古老的中国所奉行的封闭式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决定了农业人生必须十分重视“家”这个最基本的生产单位。任何个人都无法脱离家庭而生活,家庭是人们物质生活的保证,家庭的命运也就是个人的命运。家庭不仅提供其成员的全部生活资料,而且直接生产其中的绝大部分,个人必须仰赖家庭的共同财产生活,这使人们产生了对家庭的强烈依赖性和责任感,家庭成为人们生活的核心。在后天的共同劳作、共同生活以及共同的利害关系下,先天的血缘亲情关系得以强化,使“家”在人们的心中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内在凝聚力和向心力。血缘关系是亲情产生的自然动因,对亲情的心理依赖和对血缘关系的认同,因远离家乡的现实而显现出来。因为“亲情”,使“家园”这一概念变得具体而有意义,所以“思乡”情感的核心情感就是思亲。它存在于每个人的肌体和心灵深处,使人们一旦离开自己的亲人和居住的群体,思乡和回归便会成为内心深处最初和最强烈的冲动。重视亲情的意识渗入到人们的无意识之中,使血缘的因素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生物学的意义,而成为一种文化遗传的基因,一代代遗传下来,给中华民族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并且成为构成中华民族心理特征和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3血缘宗法:乡土情结的社会基础4土地信仰:乡土情结的精神基础中国人对土地的信仰,不亚于日本人的森林思想,成为中国乡土情结的精神基础。中国人乡土观念浓重,这也是有目共睹的。如那些远离祖国大陆的海外华人,无论侨居它国多少代,即使有人连一句汉语也不会讲,但是对自己祖先曾经留有足迹的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仍是那样的浓重。如果有机会回到这片土地上,他们都是热泪盈眶,离开时不少人还要带上一包家乡的泥土回家,称之为“乡井土”,表示永远不离祖国母亲的土地!就连“文革”时从城里到农村插队仅几年、最多十几年的知识青年,虽在插队的土地上饱尝苦难,但多年后返乡看望当地的乡亲时,不少人临走也同样要带上一包当地的泥土以作纪念。这种浓烈的土地情怀使得中国人独有“落叶归根”“、故土难离”“、入土为安”等等思想。一个人无论离开家乡多少年,到了两鬓斑白之时,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回到曾经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上。若是死后也能葬入那片土地,才真正感到可以瞑目安息了,否则将成为人生最大的憾事。因此,许多人不惜辛劳和钱财,想方设法把去世的父母的灵柩或遗骨运回老家安葬。三、乡土情结的优势辨析从某种程度上说,农业文明是在土地情结的基石上建立起来的,它并不是人类文明的最理想的阶段,虽胜过游牧文明,但远远落后于工业文明。那么,中国人浓厚的土地情结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具有哪些进步性和局限性呢?从进步性角度来说,第一由于世世代代中国人土地情结的强烈,特别重视农业生产,不断地增加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因而使得中国的农业文明和中国文化很早就达到了很高的程度。第二是使得中国文化具有统一和不易割断的历史连续性。这是因为中国人深厚的土地情结造成了中国农业文明的经济基础特别的牢固,虽然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异文化以征服者的身份进入的时期(如元、清等),但坚实的农业经济基础和先进的农业文明保证了中国文化的连续性,最后是征服者在先进的农业文化氛围中或被征服或被同化。而中国文化却从未被外来文化割断过或取代过,相反,中国文化却变得更丰富更成熟。第三是中国人的土地情结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由于中国国土辽阔,各地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相差很大,地上地下蕴藏的自然资源千差万别,再加上古代交通的阻隔,各地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在“大同”的基础上出现了很多的“小异”。这就是所谓的“地域文化”。中国文化就像中国的民族一样,不仅是56个民族,56支花,而就广大汉族居住区来说,常见于报端的就有海派文化、京味儿文化、齐鲁文化、潮汕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黄土地及黑土地文化等等不下几十种。这些五彩缤纷的地域文化使得中国文化这支鲜艳的花朵更加绚丽多姿,永远开不败!第四,由强烈的亲土地、重国土的观念派生出来的爱乡、爱国情怀,使得中华民族虽饱经战乱和外来文化武力征服,但是没有被打垮和被分裂,相反却不断地得到了发展和壮大,到今天不仅有56个民族,而且国土面积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统一。不像欧洲那样,一小块土地就是一个国家,和中国面积差不多大的欧洲竟然分成了几十个小国家。再从强烈的土地情结的局限性看,我认为最主要的是使得中国的农业文明和封建社会延续的时间特别长,同时也使得商品经济在中国几千年一直未得到应有的发展,工业文明的到来也比西方晚了许多年。这是因为在强烈的土地情结的作用下,农耕经济开始得早结束得晚,自给自足的农耕自然经济体制既显得优越,又固步自封、保守和不开放。于是对农业以外的其经济活动采取鄙薄的态度;对中国文化以外的其他文化主动接触和吸收少。比如在与周边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等地区的接触中,文化的输出大大高于吸收;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中亚、阿拉伯商人和欧洲游客远远多于中原人。其次是全社会都把主要力量投入到扩大耕地的面积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上,而对劳动技术的提高和劳动工具的革新注意不够。所以不仅生产方式、劳动技术等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一直变化不大,就连农民每天使用的劳动工具仍旧是一些世代相传的、改进不大的、极简单的锄头、镐头、犁等等,而且直到世界工业文明开始了多少年的今天,这些劳动工具仍被各地农村广泛地使用着,而对工业文明带来的大机器和先进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则远远落后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人强烈的土地情结是造成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落后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再次,强烈的土地情结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为了扩大农业生产,大量地砍伐森林,开荒种田,致使连年洪水泛滥,泥石流倾泻,河床淤积,河流改道,水土流失,土地严重地沙化碱化,野生动物大量灭绝,生态环境失去平衡。据中国科学院做出的《199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说,中国国土面积的60%是山地或丘陵;55%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35%经年遭受土壤侵蚀和沙漠化;33%是干旱或荒漠地区。而中国的人类活动强度具有明显的破坏性,高出世界平均水平3至315倍;平均每人每年搬动土石方数量是世界平均值的114倍。与土地有关的农林牧矿等大类行业的发展成本均高于世界平均数。另外,在强烈的地域观念基础上产生的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是建立在家庭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每个家庭就是一个生产单位,有人称其为家庭自然经济单位。每到农忙季节,少不了家族、亲戚和邻里、乡里的相互帮助,于是产生了亲情和乡情,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裙带关系和地方保护主义。虽五十多年来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裙带关系和地方保护主义不仅没有销声匿迹,而且还在到处泛滥。这是因为它有深厚的土壤和根基,可谓根深蒂固。一百年前来华的西方人写的书里,就曾多次对中国的地方保护主义进行了激烈地批评。如美国人古德诺说“:这个泱泱大国的子民们在观念上只是认为自己是一个河南人,一个安徽人或一个湖北人,而不是认为自己是这个中华帝国的一分子,他在考虑问题时很难摆脱地域观念,大多数中国人的视野往往只局限于自己所生活的那一小片空间,很难看得更远。”[5](P87)还有人说,中国上边制定的政策很好,可是往往到了下边执行时就变了样。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其制订对策的目的很清楚,就是为了保护地方的、小团体的利益,而不是着眼于全国、全民族的利益。我觉得,要想彻底消灭裙带关系和地方保护主义,大概只有等到中国的农业文明完全被先进的工业文明所代替的时候。那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主要不再依赖土地或他人,而是取决于科学技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