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与湖北可持续发展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刘传江内容提要:一、现实的发展背景:湖北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二、湖北转变发展方式,提速新型工业化的冷思考三、生态文明时代的发展坐标和低炭经济四、加快湖北新型工业化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1.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欧盟、日本、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三个经济体,同时也是湖北的三个最大的对外贸易伙伴,他们的经济衰退,不仅直接影响快速增长中的湖北外贸出口,而且拖累国内需求下降●湖北2008年出口额约$115亿,GDP出口依存度6.92%,明显低于全国39%,更远远低于沿海省市●高科技企业出口交货值占企业总产值的比例:广东73%,江苏63%,上海67%,北京43%,湖北21%(《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7)》)一、现实的发展背景:湖北的新挑战和新机遇2.近年来企业成本上升,削弱了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人民币汇率坚挺和升值,降低了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受限、融资成本提高●能源和原材料涨价,直接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成本3.能源、原材料贫省严重约束能耗大省的工业发展●工业重化型和制造型特征显著,名副其实的能耗大省轻重工业比重30:70;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2%●处于工业化中期初级和中级阶段,与日俱增的能耗大省人均GDP:武汉$2400-4800,其他城市$1200-2400●主要能源和预料严重短缺,能源自给率仅有24%98%的电煤、90%的石油、85%的天然气、70%的铁矿石和大部分氧化铝和精铜矿等重要能源和基础原材料需要从外省调进和依赖进口4.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和两型社会试验区对“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新型工业化发展提出新要求5.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步伐加快6.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新政刺激计划有利于内需型的湖北产业发展7.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深度推进为湖北的“起飞”增添了新引擎●基础设施、区域市场、城乡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5个建设一体化●新增系列投资项目以及投资环境改善的吸引外资效应8.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规划的实施为湖北新一轮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二、湖北转变发展方式,提速新型工业化的冷思考湖北省近年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思路明确、措施有力:●湖北省区域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圈一带”大战略●为实现“工业兴省”计划,需要以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为核心,加快实现“四个转变”、不断推进“两个融合”、努力形成“两论驱动、一业助推”的发展格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主三化”方针和“放权强县”政策超越常常发生在“弯道”处!县市领导的思想解放程度和省政府职能部门中高层干部的开拓进取力度是原新湖北能否实现“弯道超越”的关键因素!!●“扩内需、保增长”不是近期的全部目标在充分就业与GDP增速密切挂钩的发展阶段,GDP+8%是控制失业率的红线(社会稳定线)。因此,“扩内需、保增长”就是保稳定。“保八”之战自然成为百年大萧条和中国经济突然“失速”紧急当口下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政策组合转向同时肩负“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资金投向可以“救急”、“救穷”,决不能“救乱”,不能搞平衡而投向“产能过剩”、“三高一低”行业和缺乏信誉、治理混乱的企业●经济刺激计划过分依赖财政政策是不可取的湖北省“两圈一带”发展规划重大下面库入库项目26000项,投资总规模近80000亿元(2008-11-27数据)湖北省2009-2010年集中投入的财政性资金超过100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5000亿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加大预算赤字是重要的手段,然而财政政策的效果往往体现在初期效果较好,但抗周期效益有限。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出现一些负效应:挤出效应取代投入效应、垄断效应取代带动效应、数量效应排挤结构效应因此,除了适度宽松和导向合理的金融政策及时跟进外,要高度关注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目标。要力戒过分追求规模的重复投资和低效率投资,避免这一轮投资对日后经济结构调整可能带来的困难和障碍●相当一部分产业转移的重点目的地不是中部和湖北地区珠三角产业就近转移的首选地区是粤北、泛珠三角地区长三角产业就近转移的首选地区是苏北、浙西、皖南地区环渤海产业就近转移的首选地区是鲁西、河北台湾省产业就近转移的首选地区是福建和江浙地区越南、印尼、印度、孟加拉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因为更加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正在成为沿海地区和发达国家(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的热点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仅吸引国际资本和沿海生产线是不够的招商引资的近期目标是增加税收和就业,远期和根本的目标是培育本地新产业、增强经济竞争力和提升可持续发展力,因此,承接产业转移须坚持“于我有用则引、于我无益不纳”的导向原则:承接产业转移不仅仅吸引国际资本和沿海生产线,更要注重引进和发达地区先进的理念、技术、管理和人才承接产业转移不能重复以前吸纳低端、低利、高污染的“制造业泡沫”,而应重点承接成长性好、带动性强、附加值高、污染度低的可持续产业基于完善本地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有选择地引进补链产业和配套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定位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不够的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传统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导向:追求产值→追求利润→可持续发展发展模式:粗放型经济→集约型经济→低碳型经济●加快新型工业化和两型社会建设仅靠发展循环经济是不够的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和两型社会建设的突破口,但它支撑不起两型产业体系和两型经济循环经济包括“点”(企业)、“线”(园区)、“面”(区域)三个层次,层次越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越好,但循环难度也越大循环经济要满足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政策合法性三个课题循环经济发展面临“四大问题”的阻碍:规模不经济、循环不经济、循环不环保、循环不节约三、生态文明时代的发展坐标和低炭经济(胡温发展新政:2002-2008)●新发展哲学:科学发展观●新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新发展目标:生态文明●新发展模式: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发展道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新发展突破口:循环经济●新发展导向:低碳经济、低炭产业、低碳社会●新发展重点:重点是围绕生产、生活领域的节能减排和资源高效利用开展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生态文明纵向: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人类从牧童经济走向宇宙飞船经济的自我超越和必然选择:工业文明:掠夺、征服和污染大自然生态文明:环境友好型、协调型、恢复型生态文明的涵义远远超过了环境保护、环境优美的最表层之意,是一种人类追求的新型的独立的文明观横向:物资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资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黑暗,属精神文明。中华文明中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吐鲁番体会”:火焰山:高温干燥、沙漠化坎儿井:地下隧道、竖井灌溉系统,与都江堰齐名的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吐鲁番葡萄:绿洲农业的知名产品低碳经济英国能源白皮书(UKDevelopmentofTradeandIndustry,2003)OurEnergyFuture,CreatingaLowCarbonEconomy英国:宣布CO2在1990年基础上的减排比例(2003)2010:-20%;2050:-60%布莱尔:2050年将英国建成低炭经济社会日本:发起和倡导《京都议定书》福田康夫:把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个低碳社会美国参议院:《低碳经济法案》(2007-7-11)胡锦涛:一项倡议、四项对策(2007-9-8,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发展导向演讲):“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carbonsink)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中国国家发改委和世界自然基金会:低碳城市发展试点-上海、保定低碳经济:第五次改变世界经济的革命浪潮(两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生物技术革命)◆“三低一高”特征: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能效◆节能减排的主要指标是低碳经济的发展导向指标:COD(化学需氧量)、SO2、CO2、工业废渣、社会垃圾◆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基础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要求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生活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相关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其核心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评价低碳经济的测度指标:绿色GDP、COD、SO2、CO2等◆支撑低炭经济的低炭产业: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诸多产业和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低炭和无炭能源产业◆支撑低炭经济的低炭技术:涉及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诸多领域的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地下填埋、岩石充注、尾气回收、空中捕获)◆支撑低炭经济的发展机制:《京都议定书》(1997)温室气体减排“三机制”:JI(JointImplementation,联合履行),CDM(CleanDevelopmentMechanism,清洁发展机制),ET(EmissionTrade,碳减排贸易)◆支撑低炭经济的交易市场:低炭技术转让、温室气体交易市场、环保节能市场、政策性生态补偿、地区间生态补偿◆支撑低炭经济的制度安排:新能源法案、气候变化税、能源税、炭税、炭排放基金、炭信托交易基金◆支撑低炭经济的消费行为: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无车日、步行上楼、自行车旅游、节能灯泡、限温办公室、商品消费炭排量标注、零炭商品时尚低碳经济的三个理论支点(一)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生态足迹理论与生态赤字•“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这一概念最早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Rees在1992年提出并在1996年由M·Wackernagel完善的一种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生态足迹是指生产某人口群体所消费的物质资料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质所需要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BPA,biologicalproductiveareas),包括生产性生态足迹和消费性生产足迹•生态足迹将每个人消耗的资源折合成为全球统一的、具有生产力的地域面积,通过计算区域生态足迹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差值——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准确地反映了不同区域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现状的贡献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EFP)EFP<BPA,生态盈余EFP>BPA,生态赤字BPA2001=131亿gha,约占地球表面积的16%,人均BPA约为1.8gha◆世界自然基金会(WWW):《2004地球生态报告》--人均生态足迹:全球2.2gha,BPA1.8,赤字0.4gha中国1.5gha,BPA0.8,赤字0.7gha“大脚黑名单”:UAE:9.9ghaUSA:9.5ghaKuwait:9.5ghaQatar:9gha“小脚潘金莲”:Afghanistan0.3gha(gha:globalhectare/全球性公顷)◆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生态足迹报告》--中国降低生态赤字的“CIRCLE”渠道:C:发展紧凑型城市(compactcity)I:个人的生活行为R:减少潜在废水流量C:炭减排战略L:土地集约、节约利用E:提高能源效率(二)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能性:脱钩发展理论•“耦合(Coupling)-脱钩(Decoupling)”理论:分析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关联关系。对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之间关系的大量研究表明,一国或一地区工业发展初期,物质消耗总量随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同比增长、甚至更高;但在某个特定阶段后会出现变化,经济增长时物质消耗并不同步增长,而是略低、甚至开始呈下降趋势:从耦合走向脱钩基于DPSIR框架设计的脱钩指数:01011,0DFDFEPEPDRDPSIR:驱动力(driver)-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