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假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FactorEndowmentTheory提出理论假设主要内容主要结论评价瑞典经济学家BeltilGotthardOhlin贝蒂·俄林早年就读于隆德大学和斯德哥尔摩大学(UniversityofStockholm),后来又赴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留学。1924年任丹麦哥本哈根经济学教授,5年后回瑞典任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教授,曾在美国弗吉尼亚和加利福尼亚任客座教授。197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979年8月于书桌前逝世。他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1924年出版《国际贸易理论》,1933年出版其名著,即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的《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论》,1936年出版《国际经济的复兴》(InternationalEconomicReconstruction),1941年出版《资本市场和利率政策》等。俄林的理论受他的老师赫克歇尔关于生产要素比例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并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T.H.Williams)的指导下,结合瓦尔拉斯和卡塞尔的一般均衡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论》中最终形成。因此,俄林的国际贸易理论又被称为故称做TheHeckscher—OhlinTheorem。简称H-O原理理论假设1.世界经济中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同质的商品和两种同质的生产要素,各国拥有的生产要素初始水平是给定的,各不相同。2.两国技术水平相同,生产函数相同。3.生产诸要素完全可以分割,单位生产成本不随着生产的增减而变化,因而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4.两种商品生产具有不同的要素密集度,各种商品的要素密集度不随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而变化。5.两国存在同位相似偏好。(效用函数相同)6.两国都是完全竞争的经济。7.要素在各国国内都可完全流动,在国家之间不能流动。8.没有运输成本。9.没有政府政策限制商品在国家之间流动以及干预市场价格和产出。对理论假设的两点解释要素丰度(FactorAbundance)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不是指某种生产要素在两个国家的绝对量不同,而是指各种生产要素量的比率在两个国家不同。相对要素富裕程度,即要素丰度可以用两种方式定义:实物定义(PhysicalDefinition)和价格定义(PriceDefinition)。要素禀赋可以用物理量计量,就是每种要素用特定的计量单位计量。要素丰度是在两个国家和两种生产要素的模型中,用相同计量单位计量的要素数量比率。如:AB表示两个国家,K为以货币计量的资本,L为以劳动力人数计量的劳动。KA/LAKB/LB可以理解为A国资本丰裕,或者B国资本稀缺,劳动丰裕。要素禀赋也可以用价格计量。资本的价格为r,劳动要素的价格为W。假设rA/WArB/WB相对价格越低,要素相对越丰裕。A国资本的相对价格比B国的低,也就是A国的资本比B国的资本丰裕。用物理量计量的结果是一种相对的数量关系,用价格计量要受到要素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影响要素需求的因素有:生产商品的技术和消费偏好。如果假定两国的生产技术和消费偏好相同,要素禀赋的两种计量方法间关系是确定的。即一国国家有一个相对大的K/L比率,就必定有一个相对比较小的r/W比率,意味着该国资本丰裕。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的模型中,每一种商品都使用两种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但是,两种商品生产中需要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是不同的。CommodityFactorIntensity商品的要素密集度一种商品在生产中使用的一种生产要素比例大于另一种生产要素。例如:X,Y两种商品,K,L两种生产要素,如果KX/LXKY/LY,则X商品为资本密集型商品。根据前面的假设条件,模型中的两种商品密集型不相同。同样根据假设条件,由于两个国家生产同种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因此,同种商品在两个国家的密集型是相同的。生产要素禀赋论的主要内容狭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它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不同国家的生产诸要素的丰缺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一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特点。广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还包括生产要素价格均等话说。该学说研究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价格的反作用,说明国际贸易不仅使国际间商品价格趋于均等化,还会使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趋于均等化。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国际贸易产生优势差异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商品成本的国际绝对差生产的诸要素的不同的价格比例生产诸要素的不同供求比例要素丰度要素密集度小麦单位成本纺织品单位成本英国美国1.001.002.003.00小麦和纺织品的成本比例,在美国是1:2,在英国是3:1。则美国应输出小麦,英国输出纺织品,双方都可以获利。不同的成本比例国际贸易发生的第二个条件是在两国国内各种商品的成本比例不同成本比例单位:美元相同的成本比例小麦单位成本纺织品单位成本英国美国1.004.002.002.00这种情况下,只能是美国的单方面输出。美元汇价上升,美国出口被抑制。在汇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双方的进口值恰好等于出口值,建立了贸易平衡。但在两国成本比例相同时,两国间均衡汇价就会按美元(英镑)计算,美国商品的单位成本完全等于英国的单位成本,将不会再有贸易关系产生。比较成本差异是国贸的重要条件。美元如果两国的成本比例相同,一国的两种商品成本都按同一比例低于另一国,则两国间只能发生暂时的贸易关系。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和利益本链条中,供给比例是最重要的环节,但没有一个单一的环节是国际贸易的最终的基础。各环节的相互依赖关系决定了每一国国家的价格比例。而各国的价格结构决定了它们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的比较利益,也是构成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生产要素不能充分流动使生产达不到理想效果,但是商品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国际间生产要素缺少流动性的不足,即通过国际贸易可部分解决国际间要素分配不均的缺陷。Factor-PriceEqualizationTheory要素价格均等化说不同国家不同的要素禀赋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反之国际贸易会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的均等化。赫-俄观点要素价格均等只是一种趋势,完全相同几乎是不可能的。原因是: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复杂多变,不同地区的市场又存在差异,价格水平难以一致。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充分流动,即使在国内,从一部门移向另一部门,也不是充分便利的。产业对几个要素的需求往往是“联合需求”,不能任意改变,这种整体性和固定性的结合,影响了要素价格的均等。集中的大规模生产必然使有些地区要素价格相对高,另一地区相对低,从而阻碍其价格完全均等H-O-STheorem美国经济学家P.A.Samuelson1915-发展了该理论,认为国际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国际贸易必将使不同国家间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化。国际贸易会导致各种要素相对价格完全均等化。由于在多种要素相对价格有差异的情况下,贸易仍将持续扩大和发展。而贸易的扩大和发展将会减少两国间要素价格的差异,国内的要素相对价格也完全均等化了。要素价格相对均等化,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存在着完全的自由竞争以及两国使用同样的技术等条件下,国际贸易导致要素绝对价格完全均等化。评价贡献:李嘉图用比较优势确定国际分工的格局,而俄林用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分析比较优势的来源。在理论上有所发展和创新。俄林把李嘉图的个量分析扩大为总量分析,不再比较两个单位产品的成本差异,而直接比较两国生产要素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差异。俄林把国家之间的分工扩大到地区之间的分工,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为各国依据生产要素的情况,合理使用和分配本国资源,建立符合国情的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率,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依据。局限性一系列假设影响了该理论对现实国际贸易的解释力俄林排除垄断和国家对外贸的干预作用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是静态的。它舍弃技术的差别与经济条件的差别,又假定各种生产要素本身的生产效率是相同的,从而把比较优势和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别看成是绝对的和不变的,忽视了世界各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动态变化。TheLeontiefParadox提出美国经济学家VassilyW.Leontief,哈佛大学教授。由于他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经济学的杰出贡献,获得了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著作有《投入—产出经济学》,《生产要素比例和美国的贸易结构:进一步的理论和经济分析》等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具体计算,目的是验证赫—俄原理。选择资本和劳动力两种生产要素,对200种商品进行分析,计算出每百万美元的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所使用的资本和劳动量,从而得出美国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中所含的资本和劳动的密集程度。资本(美元)劳动(人/年)人平均年资本量1947年1951年出口进口替代出口进口替代167.813091339181170.004140151818422568002303400173.91255078012977137261947年平均每人进口替代商品的资本量与出口商品的资本量相比是18184/13991=1.30,即高出30%,而1951年比率为13726/12977=1.06,即高出6%。说明美国出口商品与进口替代商品相比,前者更为劳动密集型。据此可以明确认为美国出口商品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征,而进口替代商品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该结论与赫—俄生产要素禀赋得出的结论相反。一个根据验证资料经过数学演算得出的结论,与在逻辑上似乎十分严密的赫—俄生产要素禀赋所推导的结论大相径庭,使西方经济学界大为震惊,称它为“里昂剔夫之谜”,并掀起一个验证,探讨和解释的热潮,引申出一些新的分析美国贸易结构的观点和理论。对“里昂剔夫之谜”的解释及有关的学说对于“里昂剔夫之谜”,西方经济学界提出了多种解释,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二战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SkilledLaborTheory(HumanSkillTheory)劳动熟练说(人类技能说,劳动效率说,技术要素说)最先由里昂剔夫提出,后来由美国经济学家基辛(D.B.Keesing)加以发展。利用劳动效率和劳动熟练或技能的差异解释“里昂剔夫之谜”和影响进出口商品结构。里昂剔夫的观点“谜”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工人高所造成的。因此,在劳动以效率单位衡量的条件下,美国就成为劳动要素相对丰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基辛的观点将美国企业职工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根据这两大分类对14个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分析,得出资本较丰富的国家倾向于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资本较缺乏的国家倾向于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结论。因此,熟练劳动程度的不同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HumanCapitalTheory美国经济学者凯南(P.B.Kenen)等人提出。以人力投资的差异来解释美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认为劳动是不同质的,这种不同质表现为劳动效率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劳动熟练程度所决定,而劳动熟练程度的高低,又取决于对劳动者进行培训,教育和其他有关的开支,即决定智力开支的投资。因此,高的熟练效率和熟练劳动,归根到底是一种投资的结果,是一种资本支出的产物。国际贸易商品生产所需的资本应包括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即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主要是指一国用于职业教育,技术培训等方面投入的资本。由于美国投入了较多的人力资本,而拥有更多的熟练技术劳动力,因此,美国出口产品含有较多的熟练技术劳动。如果把熟练技术劳动的收入高出简单劳动的部分算作资本并同有形资本相加,经过处理后,美国仍然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符合赫—俄理论。TheoryofTechnologicalGap技术差距说(技术间隔说)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U.Posner)提出格鲁伯(W.Gruber)和弗农(R.Vernon)等人进一步论证。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较强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形成或扩大了国际间的技术差距,而有可能暂时享有生产和出口某类高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的理论。波斯纳认为,人力资本是过去对教育和培训进行投资的结果,因而可以将其作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