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普宁市华侨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9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魏家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观念。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彫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齋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的标准。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老子极端反对文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观念的源头。庄子的美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崇尚自然、平淡、朴素、简约,本来是老庄美思想的精髓,但在先秦时期,其他派别的许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对华丽之美的尖锐批判,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思想传统。墨家从下层人民的立场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曰:“为乐非也。”法家对华丽之美的批判态度更加尖锐,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同老子、庄子、墨子•样,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而且,儒家美思想中本来就包含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的主张。这样,不但是儒与道,而且又加上了2墨与法,这四家的美思想在朴素、自然、平淡、简约、实用这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传统中的地位,华丽之美也就成为众矢之的。(节选自《华夏文明》,有删节)1.下面有关“朴素为美”的理解,的一项是()(3分)A.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观念,提倡文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的实用价值。B.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因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大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C.朴素为美不仅在中国美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的标准。D.艺术创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是老子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观念的源头。2.下列表述中,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B.《尚书•五子之歌》中旗帜鲜明地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的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C.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美思想,极端反对文艺术的精巧与美丽,强调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D.法家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庳,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在美与真的关系问题上,他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主张。B.庄子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时,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之美,但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的,这使他与老子的美思想有着明显的不同。C.如果传统美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人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的标准。D.在先秦时期,儒道墨法等思想家在美思想上达成的共识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思想传统,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传统中的地位。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3题。周顺昌,字景文,吴县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福州推官。捕治税监高寀爪牙,不少贷.。寀激民变,劫持巡抚袁一骥,质其二子,并质副使吕纯如。或议以顺昌代,顺昌不可,纯如以此衔顺昌。擢吏部稽勋主事。天启中,历文选员外郎,署选事。顺昌为人刚方贞介,疾恶如仇。巡抚周起元忤魏忠贤削籍,顺昌为文送之,指斥无所讳。魏大中被逮,道吴门,顺昌出饯,与同卧起者三日,许以女聘大中孙。旗尉屡趣行,顺昌瞋目曰:“若不知世间有不畏死男子耶?归语忠贤,我故吏部郎周顺昌也。”因戟手呼忠贤名,骂不绝口。旗尉归,以告忠贤。御史倪文焕者,忠贤义子也,诬劾同官夏之令,致之死。顺昌尝语人,他日倪御史当偿夏御史命。文焕大恚,遂承忠贤指,劾顺昌与罪人婚,且诬以.赃3贿,忠贤即矫旨削夺。先所忤副使吕纯如,顺昌同郡人,以京卿家居,挟前恨,数谮于.织造中官李实及巡抚毛一鹭。已,实追论周起元,遂诬顺昌请嘱,有所乾没,与起元等并逮。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诸生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以民情上闻。旗尉厉声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大呼:“囚安在?”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众益愤,曰:“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逾垣走。一鹭、吉不能语。知府寇慎、知县陈文瑞素得民,曲为解谕,众始散。顺昌乃自诣吏。又三日北行,一鹭飞章告变,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忠贤大惧。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顺昌至京师,下诏狱。许显纯锻炼,坐赃三千,五日一酷掠,每掠治,必大骂忠贤。显纯椎落其.齿,自起问曰:“复能骂魏上公否?”顺昌噀血唾其面,骂益厉。遂于夜中潜毙之。明年,庄烈帝即位,赠顺昌太常卿,诏谥忠介。(《明史·周顺昌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捕治税监高寀爪牙,不少贷.贷:推卸B.巡抚周起元忤魏忠贤削籍.籍:官籍C.以故士民德.顺昌甚德:感激D.遂于夜中潜.毙之潜:秘密地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和解释与其它选项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且诬以.赃贿/将以.有为也B.数谮于.织造中官李实及巡抚毛一鹭/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C.显纯椎落其.齿/君亲其.谓予何D.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辄为.所司陈说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主要叙述了周顺昌反对阉党、结交进步人士、同情人民,因而得到人民支持且最后被秘密杀害的的历史事实。B.原江苏巡抚周起元被罢官时,周顺昌曾为文送他,其中有赞美周起元,斥责阉党的话。魏忠贤获悉此事后,指使东厂特务罗织罪名,借机陷害。C.被迫害的“六君子”之一魏大中被捕路过苏州,周顺昌激于大义,竟与魏“周旋累日”,还把女儿许配魏的孙子。在谈话中,切齿痛骂阉党。这事被缇骑报告魏忠贤,周顺昌终于被革职。D.虽然本文和《五人墓碑记》的体裁不同;突出的重点也不同,本文是为周顺昌立传,突出周的品德,而《五人墓碑记》突出五人死难的经过。但两文的表达方式基本相同,都是以记叙为主。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或议以顺昌代,顺昌不可,纯如以此衔顺昌。(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次韵送张山人①归彭城苏轼羡君飘荡一虚舟,来作钱塘十日游。水洗禅心都眼净,山供诗笔总眉愁。雪中乘兴②真聊尔③,春尽思归却罢休。何日五湖从范蠡,种鱼万尾橘千头。[注]①张山人:即张天骥,北宋时彭城(现徐州)云龙山的一位隐士,苏轼的好友。②雪中乘兴:指王子猷雪夜访戴逵兴尽而返的故事。③聊尔:姑且如此。8.请指出颔联的巧妙之处,并简要赏析(6分)9.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诗经·氓》中,“,”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告诫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2)李煜《虞美人》中,“,”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无限幽怨。(3)苏轼《赤壁赋》中,通过“,”的描写,侧面烘托了箫声的哀婉缠绵、凄恻动人。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号右边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评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鱼的故事张炜父亲也被叫到海上拉鱼了。我沿着父亲的足迹,去海上看那些拉大网的人。海上没有浪,几个人把小船摇进去。随着小船往海里驶,船上的人就抛下一张大网,水面上留下一串白色网漂。小船兜一个圈子靠岸,剩下的事儿就是拽住大网往上拖,费劲地拖。这就是“拉大网”。网一动,渔老大就呼喊起来,嗓门吓死人。所有的拉网人随号子嗨呀嗨呀叫,一边后退一边用力。大网慢慢上来了,岸边的人全都狂呼起来。我这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活蹦乱跳的鱼一齐离水。各种鱼都有,最大的有三尺多长,头颅简直像一头小猪。有一条鱼的眼睛睁得老大,转动着,一会儿盯盯这个,一会儿盯盯那个。我相信它懂事。岸边早排好了长队,都是赶来买鱼的人。他们有的推车,有的担筐。鱼不值钱,买鱼的扔下一块钱就可以随便背鱼。父亲真辛苦,每天要拉好多网。早晨还要拉“黎明网”,这网最重要。这时也是海上老大最精神的时候。拴网绳了,喊号子了,领头喊的人两手伸得像大猩猩一样长,一举一举大喊。海上老大就高兴这样。父亲也跟上喊,额头冒着汗珠。5父亲学会了做一种毒鱼。这种鱼肉最鲜,可偏偏有毒,毒死的人数不完。母亲一见它就吓得叫起来,说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冒这个险。父亲把衣袖绾起,用一把小刀剖开鱼肚,然后分离出什么,把鱼头扔掉。用清水反复冲洗,又将鱼脊背上那两根白线抽掉,说:“没事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