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渠道管理六大“歪理邪说”之一:做渠道就是要让产品无处不在?(1)无处不在误人多少年什么是渠道?教科书大多是这样定义:“使消费者能够方便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购买到他们想要的产品和服务。”可口可乐奉为圭臬的“3A策略”,第一个“A”是“Availability”,意思大抵是“使产品随处可买”、“让产品无处不在”,这与教科书的定义如出一辙。宏大严密的理论在先,跨国名企的实践光环在后,教科书的定位与可口可乐的“3A”策略相映成趣。在这样的背景下,谁要是不把“让产品无处不在”当成神祖牌,供奉起来顶礼膜拜,那简直就是数典忘祖,离经判道。看看一些快速消费品大牌企业高悬在办公室的的标语口号,就知道“无处不在”理论是多么甚嚣尘上:·我们的任务:第一是铺货,第二是铺货,第三还是铺货!·铺货率等于销售力!·增加铺货,就是增加销售机会!·坚决消灭白点,因为空白点在培养竞争对手!再看看这些企业的组织结构,也都是根据“让产品无处不在”这个核心策略而设计的:·线路扫街队:将区域划成“井田”,每块“井田”设置一名或者多名线路业务,像扫街一样全面扫荡每一个销售点;·特攻队:专门攻克疑难杂症的“钉子户”,或专门开拓新兴渠道,决不允许辖区内存在空白点;·铺货率检查队:相当于是公司豢养的“锦衣卫”,专门秘密执行铺货率调查。奖优罚劣,把铺货率与业务员的收入直接持钩。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那么,我们就不妨看看这些以“无处不在”为导向的企业,结果又是怎样?·销售部为了铺货率指标,忙得团团转,但业绩却总是踏步不前;·铺货特攻队以“席卷之势”开局,以“尸横遍野”收摊,一边拼命铺货,一边又拼命处理过期品和退回品;·销售部常被“一丑遮百俊”。业绩稍有闪失,市场部就会阴阳怪气地影射:“消费者想买我们的产品,却不容易买到啊!”甚至一棍子打死:“铺货率这么差,业绩怎么会好?”·销售部门被逼到“以铺货为中心”的绝境,没有被竞争对手打死,而是被“无处不在”的目标,反反复复地折腾,活活累死。·销售总监是迷惑:为何向可口可乐“无处不在”看齐的结果,往往既不“可口”又不“可乐”,反而落个“可悲2可叹”?这就是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这也不免向我们的渠道管理者提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渠道的本质是否并非是“让产品无处不在”?“让产品无处不在”或许根本就是一个策略性的错误?笔者对此的回答是坚决而又肯定。“让产品无处不在”既不可能,也没有丝毫必要,它委实是销售管理领域最大的谬种,仍然在代代流传,流毒无穷。当然,“让产品无处在”,可以成为一个憧憬,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目标,但销售管理毕竟是真刀真枪的“写实”,不能被一种夸张式,超越现实的“写意”所驱动。核心问题:铺货率与销售之间的关系爱因斯坦说:“面临重要问题时,我们若停留在发生问题时的思想高度,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让产品无处不在”这一问题的实质,说穿了就是“铺货率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问题,搞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自会拨云见日。不妨看看两组“铺货率与销售量”的关系曲线:渠道管理六大“歪理邪说”之二:这是一个渠道为王的时代?(1)企业里,销售部历来就是任性、嚣张的角儿。这些年“渠道为王”的论点甚嚣尘上,销售部愈发“自鸣得意”了,薪水奖金高高在上自不待言,其他部门还都得唯其马首是瞻,全心全意做好服务。理由很简单——每个企业都坚守这样的信条:这是一个渠道为王的时代!企业发展和壮大的重担,都得让“渠道”一肩挑。在这些企业看来,渠道建设好,一好百好!渠道建设差,一输百输!事实真是如此吗?逻辑上的荒谬“渠道为王”一说,实在是天下之大谬!这在逻辑上显而易见:任何一个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至少有三个:渠道力、产品力和传播力。这三种“力”都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渠道力”自然也不例外。所谓必要条件,就是“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渠道力很弱,铺货率很差,销售好是“必不然”的事情。渠道力很强,终端能见度极高,但产品力不好,消费者一次尝试后就不会重复购买,“未必然”成功;渠道力强,但传播力不好,摆在深巷无人问津,渠道力再好也是白搭。所谓充分条件,就是“有之必然,无之未必不然”:渠道力很弱,铺货率很差,销售好是“必不然”的事情。渠道力很强,终端能见度极高,但产品力不好,消费者一次尝试后就不会重复购买,“未必然”成功;渠道力强,但传播力不好,摆在深巷无人问津,渠道力再好也是白搭。所谓充分条件,就是“有之必然,无之未必不然”。其意显见,不再赘述。3“中国式”杀人有两种,一种是“棒杀”,大棒直接打死;另一种是“捧沙”,把你吹捧上天,高高落下而摔死。“渠道为王”一说,是典型的“捧杀”,企业或销售人员姑且听之就好,如果真当回事儿,死到临头还不知怎么死的,岂不冤枉糊涂?仅限特定的历史条件或有读者不解:你这般咬文嚼字,休想一棍子“棒杀”人!难道在某个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条件下,渠道就不能为王?反诘有理,这完全符合辩证法的思考。过去这十几年,的确有“渠道为王”的特定历史条件。因为在与跨国大企业顽强搏杀、拼命求生存的战斗中,本土企业的竞争策略和手段无疑相对落后。首先,短期内,本土企业在消费者洞察、了解消费者习性和消费态度、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技术上等“产品力”形成要素方面,无法超越跨国公司。其次,在传播力方面,品牌传播对资源要求很高,大部分本土企业还没有完成原始积累,没钱也舍不得钱去搞品牌建设。同时,大多数本土企业对“品牌”还没有琢磨透彻。什么是“品牌”,什么是整合行销传播(IMC),怎样做“品牌健康检查”,90%还是稀里糊涂。尽管我们常常也在呐喊要创造自己的民族品牌,但多数情况是半途而废甚至无疾而终。因此,在产品力和传播力都落于下风时,本土企业要想活下去,唯有在“渠道力”上发力,祭起“渠道”这个唯一的法宝与跨国公司一比高低。幸运的是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本土的渠道结构和形态颇有“中国特色”:1、中国渠道发育滞后,大多以传统渠道为主(即便到今天,在中西部地区现代化渠道占比还不到20%),渠道不仅长(三、四级市场渠道长度多达四、五级),而且宽(一个中等规模的县就有三、四千个鸡毛小店)。跨国公司在这样复杂、落后的渠道结构里面,捞不到半点便宜。因为这样的渠道结构需要把营销组织的重心相应降低到三、四级市场,并且需要借助大量的地方武装力量(批发市场、车销、集市、联销体……),这些都是跨国公司闻所未闻的新鲜事情。2、中国城乡二元结构非常典型,三、四级市场消费力还在培育中,本土企业挟成本优势大打价格战而横扫中低档市场。三、四级市场的消费习性与城市迥异,几乎自成一派,跨国公司苦心经营的品牌附加价值,在这里还敌不过降价一毛钱的诱惑。消费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以及品牌意识淡漠的双重作用,无形中加固了本土企业所构建的渠道壁垒。正是这个“中国特色”,让跨国公司在相当长时间内找不到感觉,使得一批优秀的本土企业依靠“渠道驱动”模式,建立了时间上的比较竞争优势,从而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甚至还涌现出与跨国大品牌分庭抗礼的本土企业,娃哈哈就是个中翘楚。4综上所述,本土企业是在落草为寇(产品力、传播力双双落败)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得已把渠道作为竞争的最后王牌,从而在三、四级市场占山为王。但是,仅靠渠道驱动模式,做山大王易,做天下大王难。这也是到今天为止,鲜有本土企业在一、二级市场做到第一的缘故。“渠道为王”时代将被终结随着营销环境的演变,“渠道为王”(准确说是占山为王)的生态土壤,正在急剧“沙漠化”。·现代渠道占比越来越高,尤其在沿海发达城市,现代渠道与传统渠道几乎平分秋色。而与现代化渠道打交道的智慧与能力,恰好是本土企业的弱项;·经济水平提升,消费水平提高,需求的价格弹性正在变小,本土企业的价格优势正在丧失;·通货膨胀以及上游原物料涨价已经成为常态,企业的利润空间压缩,本土企业擅长的价格战已穷途末路;1、“铺货率/销售量”理论关系曲线。该曲线所揭示的关系是:销售量与铺货率成线形正相关,随着铺货率的提高,销售量会相应的增商。因此,要获取最大的销售量,只要将铺货率极大化即可。该曲线正是“让产品无处不在”的理论基石,所以笔者将其命名为“理论曲线”或“理想曲线”。·跨国企业通过其全球品牌管理,所建立的消费者忠诚优势,正在蚕食本土企业的渠道优势。很多跨国知名品牌成为消费者心中首选,消费者指明购买,反向作用于渠道,迫使渠道无条件屈服;·海外大企业通过策略联盟、兼并、收购等手段,已经悄然共享本土企业的渠道优势。这种“恶化”注定“渠道为王”时代将一去不复返。让人忧心的是,很多本土企业对此浑然不觉,仍然奉强弩之末的“渠道为王”为圭臬,一心一意做温水青蛙。更为可笑的是,不少跨国企业为了弥补短板,居然东施效颦鼓噪“渠道为王”。一时间,“渠道为王”的声音充斥中国营销界,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成为当今营销最大的乱象。5走进新时代:“合力”为王!如果批评之后没有建设性意见,那批评就毫无意义。既然“渠道为王”时代将被终结,本土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未来的市场竞争?答案是:深挖洞、广积粮、渠道缓称王!从经济学的长期发展理论看,任何时间上的优势,都只是比较竞争优势,都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消失。无论本土企业,还是跨国大企业,只有不断强化产品力、渠道力和传播力这三个“分力”的“合力”,深挖洞、广积粮,才能最终做天下大王,这是万世不易的竞争之道。笔者没有丝毫否定渠道的意思,只是反对把渠道力、产品力、传播力这三个“分力”割裂开来的机械论。这三个分力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很难说哪个为王哪个为臣。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硬要黄袍加身,那么笔者的答案是:“合力”为王!在上一篇文章中,笔者驳斥了“渠道的本质是让产品无处不在”这一论点,并提出了“铺货率—销售量”的实际关系曲线(见本刊2007年第10期)。这里结合“合力为王”的思想,笔者推出该曲线的“精进曲线”(如图1),已飨读者:实际曲线揭示的道理是:当我们埋头苦干,将铺货率提高到“一次拐点”“b”的时候,铺货率边际效应由正变为零,这个时候我们如果将资源继续用在渠道建设上,那么一旦进入“二次拐点”“c”,铺货率的边际效应就变为负,这个时候虽然铺货率在不断上升,但销售量却反其道而行之。“精进曲线”揭示的道理是:当我们埋头苦干到“一次拐点”“b”的时候,一定要抬头审视,以免走入歧途。这个时候必须通过其他要素的改变,比如产品改良、产品重新定位、强化传播、加大人员推广、策划主题活动等,来延长铺货率的有效生命,从而将“一次拐点”“b”延长到“b1”(从b到b1这段曲线的边际效应仍然6为正),这样我们的渠道耕耘工作就会良性推进。现在明白了“精进曲线”的道理后,我们顺势推出铺货率的“逐浪上升理论”(如图2)。该理论可以让我们理性地、正确地向“让产品无处不在”发起冲击,这是渠道管理的终极目标,也是让每一个从业人员无比兴奋的事情。该理论揭示的道理是:当我们的铺货率提升到“一次拐点”“a”、“b”、“c”时,我们必须牢记“合力为王”的思想,通过产品力、传播力等其他要素的改变,“精进”我们的铺货率曲线,让每一段曲线的边际效应都为正,从而让铺货率像大鹏展翅一样,良性地逐浪上升,直至“让产品无处不在”,而销量也是翩翩起舞,芝麻开花节节高,不亦快哉!渠道管理六大“歪理邪说”之三:深度分销是业绩快速成长的不二法宝?(1)把“深度分销”比拟成一个产品的话,它的“铺货率”之广,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销售精英们召开业务拓展会议,言必称“深度分销”;企业实施“做大做强”的宏伟战略,动辄搞“深度分销”。“深度分销”被当成贾宝玉胸前的“通灵宝玉”,似乎祭出这个不二法宝,乌鸡立马变凤凰。如果问深度分销的具体定义是什么,恐怕十个人有十个答案,十个企业有十个企业的做法。深度分销并非舶来品,而是中国内地渠道发展史里面的一个“土特产品”,大意是指通过减少渠道层级,将销售组织下沉(也作“渠道重心下沉”),增强企业对渠道的控制力,扩大终端市场的覆盖面,从而提高顾客购买几率的7销售模式。在很多企业内部,深度分销也常被称作“渠道精耕”。历史:一度叱咤风云不可否认,深度分销对业绩的快速成长,在一定范围内确实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个中原理是一则小学运算:销售量=网点数×单品平均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