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的易错问题分类剖析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例1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B.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C.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D.过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错因分析对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记忆不准,在胚芽鞘中,只有尖端才能合成生长素,且量少。错解AB例2在5个相同的琼脂块上分别放置1~5个水稻胚芽鞘尖端,几小时后将这些琼脂块分别紧贴于5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经暗培养后,测定胚芽鞘弯曲角度(如右图所示)。正确的结果是()错因分析图形转换出错,此类题目关键要弄清纵横坐标含义。错解DA2.人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例1分别刺激下图Ⅰ、Ⅱ、Ⅲ、Ⅳ四处,不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A.ⅠB.ⅡC.ⅢD.Ⅳ错因分析如果错选则说明除了对易错盘点中所述知识点掌握不牢外,主要是不善于利用图解确定兴奋传导的方向。另外,要注意区分图解中的轴突与树突,长的是轴突,短的是树突。错解ABC正解D例2下列对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错因分析兴奋产生的原因不熟。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Na+内流,使膜电位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这种变化是建立在神经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的基础上的。错解BDC例3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B.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C.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D.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错因分析对选项中涉及的激素的作用及特点理解不透彻。错解ADB例4膝跳反射通常受中枢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影响,临床上常用以检查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右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下列关于该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2是传出神经,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最终通过2传导到效应器B.因为在3处兴奋只能单向传导,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C.当1处受到损伤时,针刺足部仍会产生痛觉D.如刺激4处,可在1和5处检测到电位变化错因分析不会区分判断传出神经与传入神经。错解1AC错因分析没有理解突触的特点。错解2D正解B例5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与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错因分析只考虑有体液调节或激素调节,而没有重视“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是神经系统感受到的。错解BDC3.稳态与免疫例1下列人体不同种类的体液之间,电解质浓度差别最大的一组是()A.血浆与组织液的HCO-3B.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的蛋白质C.血浆与组织液的Cl-D.组织液与淋巴液的Na+错因分析各种细胞外液及细胞内液成分上的差别记忆不清。错解ACDB例2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情况与下图走势不相符的是()A.抗利尿激素分泌量——饮水量B.T细胞浓度——HIV浓度C.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D.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错因分析没有理顺“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尿量——饮水量”的关系。错解1A错因分析没有注意题干要求“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情况”。错解2BC例3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错因分析没有弄清甲、乙、丙三组小鼠的处理情况。错解ADB例4机体受病原体刺激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抗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受刺激的________细胞内________转录为mRNA,mRNA通过________进入细胞质,在细胞质内的核糖体上合成抗体蛋白。此过程中mRNA携带的信息是如何通过tRNA准确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过程所需的能量由细胞内何种结构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3)该细胞核内何种结构被破坏,上述抗体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错因分析此题文字表述内容较多,学生常因专业术语用错,或表述有误而失分;或因不能将所学知识建立联系而答错。正解(1)效应B(浆)抗体基因核孔tRNA一端携带特定氨基酸,另一端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2)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3)核仁,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或抗体基因,缺少模板)4.种群与群落例1在自然状态下,某一桦树林中出现了云杉树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树林。桦树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减少,最终形成以云杉为主的树林,这种现象是()A.初生演替B.生物入侵C.生物进化D.种间竞争错因分析群落演替的概念及过程不熟。桦树林已经演替至森林阶段,云杉和桦树均属于乔木,因此并未发生群落演替。错解AD例2下图为自然环境中典型的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a~b段的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食物充足B.c~d段的曲线发生波动的原因是出生率的变化C.防止虫害的合理手段是控制害虫数量,使之不超过a点D.在草场中,应该使牲畜数量保持在c点,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草场资源错因分析不熟悉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错解1AB错因分析不会应用相关知识。错解2D正解C例3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编号生态系统采收对象现有生物量年增长率/%年采收量①马尾松林马尾松200000m321000m3②淡水湖泊鲫鱼10000kg353600kg③山地甘草1000kg20300kg④滩涂沙蚕10000kg30500kgA.①B.②C.③D.④错因分析不会分析数据,乱选一个。计算方法为:现有生物量×年增长率-年采收量,此值计算结果②③为负数,即这两个生态系统种群密度要下降,相对于②,③受影响更大。错解A正解C例4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50cm×50cm×30cm)采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招潮蟹类厚蟹类沙蚕类泥螺类蛤类物种数个体总数物种数个体总数物种数个体总数物种数个体总数物种数个体总数裸露泥滩518114212110214米草群落312290011000A.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高于裸露泥滩B.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C.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错因分析不能将表格中的数据按要求对比;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比较新颖的资料中。错解多选A正解D5.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例1下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错因分析没有掌握数食物链的方法,应该有9条食物链。错解1A错因分析分不清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生产者数量变化对食物网影响最大。错解2D正解C例2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刻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下表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生物种类甲乙丙丁有机物总量520104260020.8A.甲、丁的生物数量增加,丙的生物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生物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生物数量下降,丙的生物数量增加D.甲的生物数量下降,丙、丁的生物数量增加错因分析不会判断甲、乙、丙、丁这四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没有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不会分析甲、丙、丁数量如何变化。对食物链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没有理解。错解AC正解D例3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②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③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④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错因分析未看懂曲线变化情况,认为②正确。在图中,有的时间段,乙生态系统的种群类型数多于甲生态系统,此时乙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可能比甲复杂。错解D正解B例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图正确的是()错因分析记忆混淆,刚好相反。错解1B错因分析没有掌握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错解2CD正解A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