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申报书学校名称兰州城市学院(盖章)专业名称播音与主持艺术项目编号负责人张军民联系方式15095351908学校归属部委院校□地方院校甘肃省教育厅制二○一一年三月2填写说明1.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2.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3.封面中“项目编号”一栏暂不填写。4.申报书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3一、简表专业名称播音与主持艺术修业年限四年项目编号学位授予门类文学学士本专业设置时间2006年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41人首届毕业生时间2009年本专业现有在校生数242所在院系传媒学院播音艺术系学校近3年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建设经费(万元)54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姓名张军民性别女出生年月1968.4学位硕士学历研究生所学专业汉语言文学毕业院校西北师范大学职称教授职务教师所在学校通讯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街坊路11号电话办公:7601086手机:15095351908电子信箱Zhangjunmin66@126.com邮政编码730070学校情况所在省市甘肃省兰州市学校财务部门审核盖章银行开户单位兰州城市学院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兰州市安宁支行师专分理处银行账号0222010400000754二、主要参与人员(限填10人)姓名学位技术职称承担工作闫顺玲学士副教授教学与专业教学管理郭朝明学士教授教学与教学管理专业建设张军民硕士教授教学与专业建设高海燕硕士讲师教学与实训教学管理蔡贺硕士讲师教学与专业建设丁颖硕士讲师教学张菲菲硕士讲师教学贾晓真学士助教教学孙文婷学士助教教学三、参与共建单位(指校外单位)单位承担工作甘肃电视台实习实训兰州电视台实习实训黄河之声广播电台实习实训定西电视台实习实训临潭广播电视台实习实训5四、建设目标兰州城市学院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甘肃省高等院校中开办最早的专业,也是西北地区较有特色、影响较大且至今为数不多的专业之一。从2006年招收第一届学生开始,报考人数逐年增加,报到率为百分之百,是一个市场潜力巨大和发展前景广阔的热门专业。兰州城市学院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办学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备,课程设置合理,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实际需要,发挥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专业建设中以体现本科教育的科学定位,建立与完善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目标、计划与模式为方向;以加强教学基础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改革与教学科研建设为手段;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目的;以构建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相应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体系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为主题;突出职业性,加强针对性,以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为重点;建立具有标志性的、独具兰州城市学院特色的、与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适应的播音与主持艺术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加强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对专业的渗透,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优良,人文素质全面,思想品德高尚,专业个性鲜明”的播音主持复合型人才,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建设成为在全省乃至西北地区高等院校播音主持艺术教育领域具有一流学术地位的领军专业。通过特色专业的建设,探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的新模式,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五双”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新途径。6五、建设方案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突显专业特色模式根据学校的总体定位,结合人才培养特色创新方案,依据以信息传播为特点,多学科交叉渗透,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教学应用型的办学宗旨,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培养理念,依照经济和文化建设对传媒人才的需求,探索新形势下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完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到正确定位,构建培养计划、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担负立足兰州、面向全省、服务西部的人才培养重任,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优良,人文素质全面,思想品德高尚,专业个性鲜明”的播音主持复合型人才。2、优化课程体系,体现特色创新(1)对传统学科进行改造和整合。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实现传统学科新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广播、电视一线进行了改革,相应地也就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具有综合能力和个性化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本专业所学课程之外,对于新兴的广播、电视主持形式在教学中也有体现。同时除了课程里的播音与主持有稿专业知识之外,对于采访、编辑、即兴评述、节目策划、对手配合、设备操作等知识结构以及无稿主持的训练等知识也都贯穿在教学过程中。(2)加快重点学科建设的步伐。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示范共享功能作用,加强重点课程、网络课程与精品课程的建设。(3)改革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力度。在重视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前提下,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设置方面充分体现多样化、个性化和适应性、针对性,因材施教,加强基础性,突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争取与社会人才市场需求接轨。(4)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着重改革灌输式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关联式、范例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撰写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案,制作声画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形成教师引导为主、学生主动参与的活泼学风,并将课堂讨论和课7外实践结合起来,加强教学互动。(5)编选高质量、适用性强的优秀教材。选用省、部级以上优秀教材或者二十一世纪高校适用教材,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功能作用,开发制作本专业教学软件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建成由纸介教材、电子音像教材、网络课件等构成的多媒体立体化教材体系。(6)加强实践实训环节。根据播音主持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特点,对实验教学环节进行改革,逐步增加实验实训课时。以大课理论,小课实践为原则,训练学生的主持节目、采访、编辑、节目策划、对手配合、设备操作等实践能力,培养采、编、播合一且个性鲜明、风格独具的播音员、主持人。3、以就业为导向开创“五双”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市场,深化专业改革与建设,以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重点,努力开拓培养播音与主持应用技术与宣传管理人才的新途径。在专业建设中,我们逐渐摸索并形成自己的“五双”人才培养模式。双师型:教师在人才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必须要有高水平的老师。为此,我们积极让专职教师与社会互动,参与媒体活动,或到媒体实习,增强对传媒尤其是播音、主持实践的切身感受,给学生带来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从而使教学内容生动鲜活;同时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行业资深人士来院讲学或作专题讲座,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国内外行业的一线信息,紧跟时代潮流。双课堂:主要由第一课堂(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文化传播公司、媒体部门)组成,形成课上实训,课后实训、校园实训、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目的在于通过两个课堂,强化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训环节,使学生掌握专业核心技能,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双基地:一方面,依托行业建立长期合作的实训基地。另一方面,我院也是媒体和文化传播公司员工的培训基地。目前,我院已与多家电台、电视台签定合作协议,使其成为学生实习、实践的基地。这些媒体已接纳了我院多名应届毕业生实习;以培训班的形式,提高公司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从而实现校企双赢。双证书:通过正规教育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高等教育的学历证书。在学8生毕业之前,经过培训,让学生取得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发的岗位资格证书和省语言文字委员会颁发的普通话一级乙等以上证书。双语教学:为了提高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为学生拓展双语播音的渠道,实行双语教学。4、加强产学结合,开拓人才培养新途径以本专业建立产、学相结合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校企全程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充分发挥与广播电台、电视台、音像公司、广告公司、互联网媒体公司等电子传媒及其他影视部门等用人单位的作用,依托企业、行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在注重本专业建设的同时,逐步加强与省内外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法,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邀请知名学者和专家教授莅临指导、授课讲座;积极关注播音主持专业的国际发展趋势,使教学与实践环节面向国际化、前沿化发展,逐步培育出具有鲜明个性的专业办学特色。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内培外引并举打造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与教学实践能力俱佳的“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和科研创新团队。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和中青年教师的骨干作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考取播音主持方向硕士、博士研究生,创造教师出外学习深造、考察、访问、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条件和机会,充分发挥本专业客座师资——知名专家教授、媒体名流在教学实践、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与兄弟院校的相关专业建立长期合作交流联系,开展双向教师培训交流活动,不断获取新知识、新理念,完善知识结构,积累丰富教学经验。6、注重实验室建设,搭建实践平台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室使学生可以集采、编、播于一身,是实践活动的前沿平台。广播播音实验室和电视播音实验室,为学生创造了最佳的学习机会和实践操作的实验场所。演播室与录音棚作为学生进行电视播音、主持的主要场所,以校内新闻素材为播报点,培养学生对新闻素材的敏感性、新闻播报能力、素材节目主持能力、录音及主持技巧等综合能力;电视节目制作实验室是学生进行电视新闻节目后期编辑制作的主阵地,学生通过线性编辑9系统完成前期拍摄的电视节目画面的剪接、编辑和后期配音;学生可以利用教学调频电台进行节目的编辑、录音和播出训练;数字视频与图像处理实验室、信息检索与课件制作实验室等所有实验室则可满足学生全面学习的需求。7、利用技术优势,丰富教学资源库运用技术优势,建立和丰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资源库,教师尽量制作电子教案和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教学;注意积累平时搜集制作的教学资料、专业素材和学生作品;集中优秀专业教师、技术人员等人才优势,借助校园网建设本专业的教学资源网,储存和呈现与教学有关的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每学期指定专人定期维护、更新和丰富教学资源库,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便利的信息资源平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为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提供资源保证。8、开展推优工程,树立品牌形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开展推优工程,是以“优”为基础,以达到高知名度为突破口,树立品牌形象,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特色专业。专业建设期间,整合组建优秀科研队伍,强化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努力研究开发优秀科研成果,加大科研建设力度。实现团队高水平、项目高规格、成果高质量。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申报各级科研课题项目,通过硬措施和软环境两者结合进一步搞好科研工作,力争在某些领域的研究方面处于省内高校的领先水平。积极参加“教学成果奖”、“课堂名师奖”的评选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提高教学和学术水平,打造播音与主持专业的特色与优势。在全院或全校范围内大力开展大型的学生活动,既给学生提供锻炼和学习的舞台,也提供了展现其自身专业素养的空间。定期举办传媒学院专业技能大赛和不定期开展与专业相关的活动,在各种充分展示学生风采的活动中,抓住机会,强力推出优秀学生,体现专业特色,扩大社会影响。10六、进度安排1、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1)建设点工作启动:研讨修订建设方案;分解建设任务;完成网站设计;(2)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特色方案课程计划,完善个性化课程设置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的计划、大纲;(3)申报科研课题和科研项目;(4)参加精品课程、优秀网络课程、课堂名师奖的评选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5)巩固校级教学成果奖;(6)打造优秀教研室;(7)举办“传媒学院第三届专业技能大赛”。2、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1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