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入世对中国的影响,不会是立竿见影、一夜之间发生的。中国入世的那一天,将会是很平常的一天。”WTO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何时加入?耗时多久?中国“入世过渡期”多长?前过渡期与后过渡期为何学习规则?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WTO第143个成员国。如果说前几年,中国入世更多是在履行义务,那么现在作为逐渐成长的成员,在履行义务的同时,也逐步学习维护自己的权利。绪论一、学习方向1.了解规则的主要框架;具体的文本内容并非重点掌握当前各国运用最多,或贸易中争议最多的规则;2.掌握当今各国贸易政策的制定上如何运用规则通过具体案例的学习,了解各项规则的背景及存在的意义,以及各成员国如何运用规则调解贸易争端;3.了解规则的作用及规则运用的前景1)近年来规则的调整情况;2)具体实施过程中执行的情况如何?存在哪些不足?了解具体实施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争端解决案例;3)中国应怎样运用WTO规则来发展本国经济?4)未来规则会如何发展?二、学习方案结合案例对相关知识点学习1.提出案例-归纳知识点并分析-讨论分析案例的影响;2.自行寻找相关案例,小组学习,总结发言;三、学习要求不以掌握规则条款为主,而以掌握知识点、了解案例并分析运用为主;多看课外相关参考书,多上网查相关案例;第一篇WTO总论第一章认识WTO学习目的: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和宗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体系世贸组织的基本职能世贸组织的运行机制:“4+3机制”、“绿屋会议”体制、部长会议基本概念:1)WTO的创始成员国须具备什么条件?现有多少成员?2)WTO协调的是成员间的什么关系?3)WTO的权威源自何处?第一节从GATT到WTO-由来与发展一、关税于与贸易总协定的产生与发展GeneralAgreementonTariffsandTrade,GATT1.背景2.1947年4月《哈瓦那宪章》1947.10.30日内瓦成立之初仅是一个临时规则;此后也一直是各缔约国签订的一项国际多边贸易协定。GATT的目标和宗旨:追求全球贸易自由化,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障碍、贸易壁垒和贸易歧视。*3.1947-1993八轮关税谈判第一轮谈判:1947.4-10为GATT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并开创了大规模多边贸易谈判成功的先例第二轮谈判:1949.10原有成员关税减让项目变更新成员“入门”谈判第三轮谈判:1950.9-1951.4主题仍是关税减让谈判第四轮谈判:1956.1由于美国国会对代表团的限制,各国谈判的积极性受影响,关税减让幅度较小第五轮谈判:狄龙回合,1960.9-1962.7讨论欧共体建立后的关税同盟问题讨论各缔约方关税减让问题农产品及一些敏感性商品被排除在减让协议之外第六轮谈判:肯尼迪回合1964.5-1967.6美欧国家在关税减让上发生冲突首次涉及非关税壁垒,并签署第一个“反倾销”协议对发展中国家的扶持第七轮谈判:东京回合1973.9-1979.4东京部长级会议拟订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目标,主要涉及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取消第八轮谈判:乌拉圭回合1986.9-1994.4GATT最后一轮、时间最长、争论最激烈的一轮谈判;GATT过渡到WTO;传统议题:涉及关税、非关税措施,纺织品服装,农产品,保障措施,补贴及反补贴,争端解决等;新议题:涉及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措施等;谈判成果:成立了世贸组织;扩大多边贸易体制的范围;各成员进一步提高市场准入的程度;制定新的多边贸易协议;二、GATT的局限性1.“祖父条款”的存在大大削弱其法律效力;2.非国际组织,导致对司法裁决的权威性受到严重影响;3.一系列“假设”与漏洞的存在使缔约方的“越轨行为”难以受到约束;4.调整的对象主要是货物贸易及与之相关的关税与非关税措施,对农产品、纺织品及服装的约束有限;三、WTO产生的背景1993年11月乌拉圭回合国际贸易组织多边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104个参加方代表签署1995.1.1正式成立1996.1.1独立承担全球经济贸易组织的角色四、WTO的职能与法律地位职能:1.组织实施各项贸易协定2.提供多边谈判的场所,并为谈判结果提供框架3.解决成员间的贸易争端4.对各成员的贸易政策与法规进行定期审议5.协调与IMF及WB的关系,保障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五、WTO与GATT的区别1.正式与“临时适用”之别2.GATT仅涉及商品贸易,WTO的范围更广3.取消GATT的“祖父条款”,成员方不得提出保留4.WTO管辖的GATT1994对GATT1947做了大量修改与补充,明确和强化了原GATT在货物贸易方面的规则5.WTO要求农产品贸易、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及MFA10年内回归自由贸易原则第二节WTO的宗旨、目标和基础一、宗旨1.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2.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与贸易3.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和维护环境4.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份额与利益二、WTO的目标“建立贸易自由流通的世界”一个完整的,包括货物、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内容的,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具体可归纳为:贸易自由化、透明度和稳定性。三、WTO的基础1.体制基础-市场经济2.运行基础-规则经济3.组织基础-协商一致4.安全基础-争端解决5.理论基础-比较优势第三节WTO的成员与决策机制一、WTO的创始成员与加入1995.1.175个创始成员2006年149个成员2001.12.11中国加入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国二、WTO的接受、生效与退出三、WTO成员方的权利与义务1.基本权利1)享有多边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与国民待遇2)享有关税减让或出口增长的利益3)享有其他成员取消或减少数量限制或其它贸易限制的好处4)采取豁免或紧急行动权5)利用争端解决机制营造良好的贸易与发展环境6)获取其他成员对外贸易政策和其它措施等资料的权利7)发展中国家可享受一定范围的GPS待遇及过渡期安排和技术援助等2.基本义务除与基本权利相对义务外,还有:知识产权保护、扩大市场开放及缴纳会费等义务。四、WTO的决策机制与“4+3”机制的变化1.世贸组织的正式决策机制作决议不经过表决,而经过协商一致,以保证所有成员的利益,无法一致时允许表决,“一个成员一票”。2.非正式决策机制“绿屋会议”与“4+3”机制世界上有一种谈判逻辑,就是说当人们在筋疲力尽的时候,非常难受的时候,环境不舒服,体能已经支撑不住的时候最容易达成协议。第四节WTO规则体系一个基本法二个程序法三个实体法四个诸边贸易协议五个服务部门的贸易协议六个非关税壁垒协议七个货物贸易的多边协议第五节WTO主要机构及运行机制一、组织机构1.部长会议2.总理事会3.各专门委员会4.秘书处二、机构职能1.部长会议WTO成员方最重要的谈判场所,也是WTO最高权力机构,至少每两年召开一次;权力广泛:立法权、解释权裁决争议的准司法权豁免成员特定情况的某项义务权批准世贸组织观察员申请的权力至今已召开过六届部长会议新加坡部长级会议1996.12.9-13呼吁重视:-多边贸易体制与地区贸易协定的关系-发展中国家与最不发达国家的贸易发展-最不发达国家边缘化问题提出新议题并取得进展:-核心劳动标准问题-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的透明度、信息技术产品的贸易自由化日内瓦部长级会议:1998.5.18-20强调指出,解决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等混乱的关键是按照WTO的章程实施自由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产生一个具体协议-电子商务西雅图部长级会议:1999.11.30-12.3中国以观察员身份出席既定议题-农产品与服务贸易进一步开放;新议题-竞争政策、贸易便利、电子商务、政府采购本次部长级会议共有世贸组织135个成员和36个观察员的代表以及一些国际组织近7500名代表出席。在开幕式上,神情严峻的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对开幕式未能按时举行表示遗憾。他说,西雅图经历了“痛苦的一天”,尽管示威是美国的传统之一,但暴力和破坏性的行为绝不是解决分歧的合适方式。他呼吁示威者在未来几天的会议期间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尊重其他国家人民应有的权利,因为本次部长级会议是各成员部长代表他们各自人民,表达其愿望、行使其权利的机会。一些劳工、环境与动物保护组织和利益集团组织了近3万多名示威者,抗议世贸组织倡导的全球自由贸易给环境、动物和工人所带来的危害,指责世贸组织只“关注利润,忽视人类”。他们身着保护动物的标志,打着“保护环境,不要世贸组织”的标语。游行人群不但封锁了高速公路的进出口,而且还在会议中心外阻挠代表进入会场。由于示威者还计划举行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西雅图市市长当晚宣布该市会议中心附近地区在世贸组织会议期间进入“紧急状态”,并在晚上7时至次日早上8时间实施“宵禁”。多哈部长级会议:2001.11.9-14审议通过中国和台湾加入WTO的决定,并决定2003年启动新一轮的贸易谈判(多哈回合)多哈回合谈判六大分歧:-乌拉圭回合贸易协定的执行-农产品补贴问题-知识产权与公共健康-环境与贸易-反倾销与反补贴-投资与竞争政策谈判平衡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和要求:发达国家-贸易与环境问题、贸易与竞争政策、劳工标准等;发展中国家-贸易与技术转让、贸易与债务、知识产权与公众健康等;坎昆部长级会议:2003.9.10-14坎昆:世界第7大海滩度假胜地。农业补贴问题的分歧;投资与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和贸易便利化等问题--穷国与富国意见的不统一;“非农业市场准入”问题--工业品削减关税的分歧;香港部长级会议:2005.12.13-18香港会展中心主要突破在于三点:成员国同意在2013年底前取消所有农产品出口补贴并规范出口政策;2006年发达国家将取消各种形式的棉花出口补助,并大幅修订国内支持政策;2008年前,发达国家将为最不发达国家的所有出口产品提供免关税、免配额的政策。2.总干事世贸组织最高行政领导1)最大限度向各成员施加影响,要求其遵守世贸规则;2)考虑和预见世贸组织的最佳发展方针3)筹划多边谈判的议题议程4)调解成员方的争议5)负责秘书处工作,管理预算和所有成员有关的行政事务6)主持协商和非正式谈判案例介绍:案由:背景条件-乌拉圭回合富士与柯达互为竞争对手,柯达总在寻机击败富士。日本对彩色和黑白胶卷的进口关税承诺降到零,市场准入无可挑剔。为寻找击败富士的突破点,柯达使用了GATT第23条第一款:日本的承诺虽没违背WTO的条款,但其限制流通的措施,鼓励并促进了日本胶卷销售市场体制从多种商标的大商场销售转变到单一商标的专卖销售,从而制约了进口胶卷的销售能力,妨碍了柯达的市场开拓能力。裁决:美国在该案败诉。日本证明该情况在谈判过程中专卖销售体制已存在。点评:该案例说明,即使在零关税下,企业依然需要像柯达那样运用规则争取市场,也需要像富士那样运用规则抵制冲击。思考题:1.如何看待发展中国家呼吁中国发挥领导者作用的问题?如何看待中国的立场?2.WTO从宗旨到规则,到保障机制,均有较完整的、详细的体系,为什么说自由贸易的实现依然还是远景?在现有的多边贸易体系框架下,实现自由贸易或公平贸易的障碍是什么?第二章《WTO协定》的主要原则学习目标1.最惠国待遇原则2.国民待遇原则3.透明度原则4.公平贸易原则《WTO协定》主要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互惠原则自由贸易和市场准入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优惠待遇原则一般例外与国家安全例外实际上,WTO是一系列原则与例外拼凑而成的多边贸易体制。第一节最惠国待遇原则及其例外一、最惠国待遇原则1.含义2.产生及运用情况二、例外情况1.特殊产业纺织及服装产业2.反倾销、反补贴等保障措施在实施对象上的某些例外3.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4.边境贸易安排例外5.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例外6.服务贸易领域对幼稚产业保护的例外等三、案例分析英、法等多国对日本采用“互不适用条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