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成期先秦至西汉(前11世纪-220年)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20-589)全盛期隋唐(589-960)成熟前期宋元明清初(960-1736)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1736-1911)生成期秦汉时期园林的特点1,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皇家园林功能多样,驳杂,造园极不规范,体现皇家气派。私家园林甚少而且大多是模仿皇家园林的规模和内容。2,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身,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观赏游憩为主。建筑作为一个造园要素,与其他自然三要素似乎并无密切关系。园林总体规划比较粗放,谈不上经营设计。3,由于原始的山川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再加上神仙思想的影响,大自然在人们心目中尚保持着一种浓重的神秘感。儒家的君子比德之说,又导致人们以伦理功利的角度来认识自然之美。园林仅仅是大自然的客观写照,虽本于自然却未必高于自然。商周时期沙丘苑台灵台灵诏灵囿章华台(楚)姑苏台(吴)秦上林苑(阿房宫)宜春苑梁山宫骊山宫林光宫兰池宫西汉皇家园林上林苑(范围辽阔山木环绕,集锦式总体布局,多功能)建章宫(它的园林区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仙苑式皇家园林)兔园(又称梁园)东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园圃(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奢华的私家园林)隐士庄园(张衡,仲长统)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园林特点1.皇家园林的功能已经退化或保留象征意义,主要以有赏活动为其主要功能,并纳入都城总体规划之中。2.私家类型更丰富,庄园别墅得到较大发展,私家园林作为一种独立的类型出现。3.寺观园林出现,形成了三大类型园林并行发展的局面,中国古典园林体系略具雏形。4.造园活动由大入小,园林造景由过多的神异色彩转化为浓郁的自然气息。5.创作手法由写实趋向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6.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以初具形式,园林建筑作为园林的一个建景要素,与其他自然要素协同融合。魏晋南北朝皇家园林特点1.规模小,规划的更趋于精密细致2.有摹拟神仙境界转化为世俗题材,追求皇家气派,但透露自然之美。3.受到民间私家园林影响,皇家园林不断向私家园林汲取养分。4.人工园林造景由写实转向写实写意相结合5.皇家园林的称谓除宫苑外较多的使用园大内御苑的发展纳入更规范的轨道魏晋南北朝私家园林特点1.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分为宅院,游憩园和建在郊外的庄园别墅2.城市私家园林设计精致化,规模小型化。3.庄园别墅代表着南朝私家造园活动的潮流,开启了后世园林别墅的先河。同时培养了隐逸美学趣味,对后世影响深远。皇家园林邺城铜雀园(初具大内御苑的性质)华林园仙都苑洛阳芳林苑华林园(造园艺术成就有一定地位)建康华林园芳乐苑乐游苑私家园林城市私家北魏洛阳诸园为代表庄园别墅金谷园(西晋)潘岳庄园谢氏庄园(会稽)其他园林兰亭(首次于文献记载的公共园林)隋唐时期园林特点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完全形成,在三大园林中的地位更加重要。2.私家园林的艺术性有所升华,因画成景,以诗入园的做法在唐代初见端倪,文人园林兴起。3.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同时也反过来促进了宗教和宗教建筑进一步的世俗化。4.宗教建设与风景建筑在更高层次上相结合,促成了风景名胜尤其是山岳风景名胜区的普遍发展。5.不仅发扬了秦汉的大气磅礴的宏放风度,又在精致艺术精营上取得辉煌成就。6.园林类型丰富,各类园林创作技巧手法更为先进发达,公共园林已多见于文献记载。7.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已有相互渗透的迹象,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三个特点——诗画情趣形成。隋唐时期皇家园林的特点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完全形成,作为皇家园林所独具的特征,不仅表现在规模宏大,而且反映在园林的总体布局和局部设计处理上。皇家气派是皇家园林的内容,它的形成标志着皇权的独尊和封建经济文化的繁荣。2.出现了兴庆宫,九成宫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3.皇家园林不断吸取名家园林所长,尤其是文人园林的诗情画意,呈现出文人化园林风格的倾向。4.就园林性而言,已形成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三个类别。皇家园林1.大内御苑(长安)唐城三大内(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大内三苑(西内苑,东内苑,禁苑)洛阳(洛阳宫)2.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华清宫,九成宫,曲江池(长安)(洛阳)上阳宫西苑(历史上仅次于上林苑的皇家园林,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时期到来)私家园林1.城市私园归仁里宅园(宰相牛僧儒)履道坊园(白居易)2.郊野别墅平泉庄(李德裕)浣花溪草堂(杜甫)[单独建置在离城不远]衡山别业(李泌)庐山草堂(白居易)[单独建置在风景名胜区]辋山别业(王维)嵩山别业(卢鸿一)[依附于庄园而建]隋唐时期园林特点、思想、类型、案例特点: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皇家园林在隋唐三大园林类型中的地位,比魏晋南北朝时期更为重要;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有所升华,因画成景、以诗入园的做法在唐代已见端倪;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同时也反过来促进了宗教和宗教建筑的进一步世俗化。宗教建设与风景建筑咋更高的层次上相结合,促成风景名胜尤其是山岳风景名胜区普遍发展;隋唐园林不仅发扬了秦汉的大气磅礴的宏放风度,又在精致艺经营上取得辉煌成就;园林类型丰富,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及其他园林其创作技巧、手法相较之前时期更为先进、发达,公共园林已多见于文献记载;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已有互相渗透的迹象,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三个特点——诗画的情趣——开始形成。思想:儒道释三家共融,儒学兴盛;贵族文化平民化,宗教文化生活化;类型: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其它园林全盛期两宋时期的园林特点1.皇家园林规模不如从前少有皇家气派,但设计规划更精密细致,性质有所升华2.私家园林艺术性提升,文人远了的极盛时代成为古典园林已经达到成熟境地的标志3.郊邑风景区的开发与寺观园林进一步世俗化4.建筑技术《营造法式》一.皇家园林1、大内御园后苑延福宫辰岳(园林史上一大创举)2、行宫御园东京四院琼林苑玉津苑金明池宜春苑二.私家园林洛阳富郑公园(仁宗神宗宰相富弼)《洛阳名园记》中19座私园文人园林的风格特征(简远,疏朗,雅致,天然)三.奇观园林天王院花园子四.公共园林西湖景观(开放式的天然山水园林西湖十景南宋时已经形成)成熟期元明清初园林特点1.士流园林的全面文人化,文人园林涵盖了民间的造园活动,导致私家园林达到了艺术成熟的高峰。2.江南地区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造园家,建筑叠山观赏植物方面技术趋于完善,专著层出3.文人画盛极一时,相应的巩固了写意创作的主导地位,除了以往的全景山水缩移模拟外,出现了以局部象征总体4.造园出现地方分格,在艺术格调,审美艺术,造园手法上标志着成熟时期的百花争艳局面的到来5.皇家园林规模趋于宏大,皇家气派浓郁6.公共园林普遍一.皇家园林1、元代琼华岛(改名万寿山)2、明代皇家园林重点在于大内御苑御花园慈宁宫万岁山西苑图元东苑行宫御苑南苑上林苑二.私家园林扬州八大名园王洗马园卞园员园贺园冶春园南园郑御史园筱园望族氏园影园休园嘉树园五亩之园苏州狮子林(始建于元)艺圃拙政园留园无锡寄畅园三.理论1、文人画进入明代已完全成熟并且占据画坛主要地位2、《园冶》(计成)《一家言》(李渔)《长物志》(文震亨)《群芳谱》(王象晋)《广群芳谱》《花镜》《素园石谱》(林有麟)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皇家园林的特点1.独具壮观的总体规划(化整为零,集零成整的方式,除了创造了一两个比较开朗的大景观之外其余部分地段规划分为小的,幽僻的景区景点。他们有不同的景观主题建筑形象,功能,功能。作为大园林的有机组成部分,又相对独立完整格局,形成了大园含小园,园中又有园的集锦式规划)2.突出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通过建筑个体的外观,群体的平面和空间组合显示出建筑的建景作用。重视建筑布局的选址,讲究安排,因地制宜,力求建筑与自然彼此谐和)3.全面引进江南园林技艺(把北方和南方皇家与名剑的造园艺术进行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丰富了皇家园林的内容提高了宫廷造园的水平。引进江南园林的造园手法再现江南园林的主题)4.复杂多样的象征寓意(园林借助于造景而表现天人感应皇权至尊纲常伦纪的象征意义,同时大量建置寺观,尤其以佛寺为主,也是一种象征性的造景手法)清中叶,清末私家园林的三大风格各自特点1.江南园林(1)叠山石料品种很多,太湖石黄石为主(2)气候温和湿润树木生长良好种类繁多(3)建筑样式丰富多样,个体形象玲珑轻盈(4)园林空间多样富于变化2、北方园林(1)叠山多用北太湖石,青石表现幽燕沉雄气度(2)水资源匮乏,水池面积较小(3)建筑形象稳重敦实,封闭感强,别具刚健之美(4)规划布局,多用中轴线,对景线,空间划分较少。3.岭南园林(1)叠山常用姿态嶙峋繁密英石包镶,即塑石(2)观赏植物品种繁多(3)建筑意味浓,建筑形象在园林造景上起重要、至关重要的作用,规模较小,多为宅院。(4)小型叠山,石峰与小型水体组合而成水石庭,水局,尺度亲切而婀娜多姿。一.皇家园林大内御苑西苑慈宁宫花园建福宫花园宁春宫花园行宫御园静宜园(香山)静眀园(玉泉山)南苑离宫御园圆明园(东邻和东南邻另建附园长春园绮春园)避暑山庄清漪园(颐和园)二.私家园林江南私园小盘谷个园瘦西湖网师园拙政园留园小莲庄(浙江)北方私园半亩园萃锦园岭南私园可园余荫山房成熟后期的特点、类型、思想特点,皇家园林大起大落,形成集锦式园林,并具有中西合并的特点,私家园林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形成江南北方岭南三足鼎立,园林类型比前期丰富,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园林以赏心悦目游憩为主转变为多功能的园林,造园理论达到巅峰,停滞不前,中西远了文化有所交流。*****************************************************************************************************第一部分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造园特点1.早期的发展(人文主义风格园林)以人文本的自我空间的憧憬别墅花园建造和造园理论研究兴起。在丘陵地上建造台地式花园成为时尚。2.中期的鼎盏(风格注意园林)风格主义的特点是自如运用古典元素和视觉效果,构图为理性或富于戏剧性。风格主义,在园林艺术中的表现不那么强烈,,或者以更低调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和绘画上表现出来尺度夸张比例扭曲的倾向对应的,是在园林中利用机械装置来引起奇异或者惊恐的心理。园林中都有高大对的围墙,围墙,沿着围墙布置着壁龛和雕像、岩洞流水的洞府。3.最辉煌时期(巴洛克时期)受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园林在的内容与形式上有了新变化,主要特征是反对墨守成规的僵化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直至出现一种追新求异、表现手法夸张的倾向。园内建筑物体量很大,占据明显统帅地位。林荫道纵横交错,入口采用城市广场中的三叉式林荫大道的布置方法,与城市相联系。园中大量充斥着装饰小品,随着植物修剪技术的发展,绿色雕刻形象与绿丛植物坛的纹样日益复杂与精细。总之,园林风格由文艺复兴时期的庄重典雅,向巴洛克时期的华丽装饰方向转变。4.末期的衰落造园愈加娇柔造作,大量繁杂的园林小品充斥着整个园林,同时对植物的强行修建作为猎奇求异的手段。问题:巴洛克园林的特征,如何体现特征,象征自由,追求动态和新奇,表现手法夸张,喜好富丽堂皇的装饰,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建筑体量一般很大,占有明显控制全园的地位。意大利台地园特征1.相对选址大都建在郊外的丘陵上,在府邸前有开阔的视野可供眺望。借景手法,扩大空间感,开阔视野。园林顺山势劈出多个太层,营造出稳定均衡的的庭院空间。在连续几层台地格局,形成意大利式园林结构的特点。利用地形的变化,将台地布局与的地形紧密联系2、庄园布局意大利园林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注重使用功能。在布局上,意大利园林采取中轴线对称的方式,显得均衡稳定、变化统一、尺度和谐,体现了古典美学的原则;花园的布局上,往往自下而上地展开逐个景点,由上层台地可以俯视下层台地的景色及顶层台地,所有景色尽收眼底;借景是意大利园林的重要布局手法之一。不仅起到扩大空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