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作文训练比亚迪撞车•2015年3月5日,东莞中堂大桥一辆大众轿车强行变道,被一辆比亚迪撞翻。比亚迪车主唐锦湘把行车记录仪拍摄记录的车祸过程放到了网上,一些网友把他拉近微信群,吹捧他做得好,赞扬他“干得漂亮啊”“就应该撞他”等,并向他求教经验。此后,交警部门的事故认定书,更近乎为比亚迪车主赢得了“马路侠客”的赞誉。但当唐锦湘在微信群发语音“如果不是全责我一般不会去撞,只要是对方全责我就会去撞”被翻出来之后,有人开始指责唐锦湘故意撞车、涉嫌蓄意谋杀,被大家赞扬的唐锦湘又成了大家批判的对象。最后唐锦湘后悔的并不是当时没有刹车,而是不该把视频发到网上。•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2015年3月5日,东莞中堂大桥一辆大众轿车强行变道,被一辆比亚迪撞翻。比亚迪车主唐锦湘把行车记录仪拍摄记录的车祸过程放到了网上,一些网友把他拉近微信群,吹捧他做得好,赞扬他“干得漂亮啊”“就应该撞他”等,并向他求教经验。此后,交警部门的事故认定书,更近乎为比亚迪车主赢得了“马路侠客”的赞誉。但当唐锦湘在微信群发语音“如果不是全责我一般不会去撞,只要是对方全责我就会去撞”被翻出来之后,有人开始指责唐锦湘故意撞车、涉嫌蓄意谋杀,被大家赞扬的唐锦湘又成了大家批判的对象。最后唐锦湘后悔的并不是当时没有刹车,而是不该把视频发到网上。•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敲定立意•第一个角度:本文材料的核心就是唐先生不应知法犯法、以暴制暴。所以,唐先生角度,从法律去讲,非常切题。从唐先生做法的动机之一和效果看,对生命的漠视,违背了道德良知。这个角度立意也很切题。•从唐先生其他动机立意:彰显正义里掺杂的个人侠义、社会戾气、钻法律的空子等也可以。但是,一定要辩证分析,唐先生主观是反感违背交通规则,希望匡扶正义,但是里面夹杂了个人利益。综合分析到位,也很切题。第二个角度•网友的评论有三个特点:1、任性,带有个人主观发泄成分。2、没有独立思想,随风倒,盲从,转向很快。3、语言暴力,吹捧、赞扬;指责、批判。•但是,网友的评价是基于基本的道德良知、热心社会事务产生的。这一点需要肯定。•如何评价他人需要客观、理性、有思考、有素质的评价。要求网友在及时评论事件时要调动平时的素质和思考,保持客观理性,守住道德良知底线。•第三个角度:交警部门的角度。这一角度不建议学生写。根据我国交通法的规定,大众车主强行变道,比亚迪车主确实是无责。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写出:交警部门应当以法律为准绳,公平执法,法律只看对错,不看强弱等等。或者对交通法的相关规定写出自己的思考。•第四个角度:大众车主的角度。强行变道,导致自己被撞翻,由此可以得出:违规驾驶,害人害己。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其中,一、二两个角度是最佳角度,三、四稍次,但也是符合材料的。•注意:题目要求“就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的表现”,只需要写一个角度。问题聚焦•1.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理解不够•2.忽视写作要求,任务性不强•3.任务驱动型作文逻辑层次性不强•4.随意解读材料•5.任务驱动型作文中素材的使用1.对材料中心事件的理解不够:对唐某行为的理解过于绝对,或认为其是在彰显正义,是网络评论的受害者或认为其是恶人,没有基本道德良知。对网友反应的理解也多是定性为网络暴力,或者不负责任,素质不高。2.忽视写作要求,任务性不强:写作中大家普遍沿用新材料作文的模式,即选择一个角度,提炼一个中心,然后抛空材料大谈“宽容”、“正义”、“法律”、“说话的艺术”、“规则”,引用各种素材论证。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选定任务,并围绕任务全篇布局。写作时,应紧抓任务不放手,就事论事,不宜“见首不见尾”。所以,大家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前三段分析材料,后面就拓展跑了,再也回不到任务上了。3.任务驱动型作文逻辑层次性不强:在文章的手段尽可能引材料,表立场,摆观点。材料的引用需要技巧,并非全部情节完整介绍就是好的引入,而应该针对自己选择的角度有所侧重的去叙述,篇幅不宜过长。大多数同学首段引述材料后就不了了之,或是只表明了立场,却忘记了最重要的中心论点。常用结构模式:•引简洁(简引材料、提出观点、褒贬分明)•议充分(正反对比、假设因果、点面层进)•联紧扣(明析原因、直指危害、阐明意义)•结点题(寻找对策、倡议劝勉、呼吁号召)4.随意解读材料:大众车主受到严重伤害、不断揣测大众车主强行变道可能家有急事、大肆想象唐某撞车前后的心理活动……5.任务驱动型作文中素材的使用任务驱动型作文来了,怎么使用素材,同学也慌了。在使用素材上,大家不能像以前那么任性了——多写、细写,现在要与任务的需求紧密结合,简写,有针对性地写。就事论理的部分也决不能抛空材料,而是围绕中心事件进行说理。例子最好是同类型同性质具有时效性的,别在古人开大会。好题速递19班•《不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王冰•《明辨是非,勿遮双眼》黄炯•《路阻且长,吾心向之》楷雯•《社会欲和谐,道德须先行》晨发•《以善之名作恶》可欣•《狭隘的“英雄主义”》林韵•《有意的风与盲从的人》梓欣20班•《落棋无悔,出言难收》樱琪•《披着“义举”的狼》晓霞•《合乎法理,仍需道德》博宇•《借双慧眼辨清浊》斯婷•《三思而后评》嘉妮•《阴雄》欣欣•《不能承受的舆论之殇》欠佳的标题•《谈道德》•《撞or不撞》•《尊重》•《论XXXX》好的文章•19班芷烨47《每个人心中都停着一辆比亚迪》雪雁46《扭曲的侠客精神之殇》家仪45《人性本善》20班娟华47《变相正义》银虹46《马路侠客or马路杀手》境麒46《评论者们,请冷静些吧》小榕48《法理之外,应有良知道德》嘉琪47《责任面前,别钻空子》少琪47《伸张正义,应依法行事》立场观点【例文】以暴制暴,绝非善道大众轿车强行变道,比亚迪蓄意将其撞翻,欲替“法”行“道”,伸张“正义”,网友大肆吹捧比亚迪车主。(引入简洁扼要)无可置疑的是:大众轿车强行变道有错,理应受到制裁。但比亚迪车主简单粗暴地撞翻以作惩罚一举,可赞与否,需要商榷。我认为,比亚迪车主怀正义之心,应受赞赏;可其所行为“状似正义实非正义”之举,应被指责。(观点+立场)首先,民众不应逾越法律法规,独立行使监管这个社会的权利。作为一名优秀公民,最基本的在于遵法守纪,以契合当代社会呼吁的法制精神。设想一下,若民众皆心怀正义,却无视法规法律,以耿耿正义之心,“误”行非正义之举,如何带来一个法治正义的社会蓝天?(假设句揭示论点)其次,民主不该“代行”政府之职——除恶惩罪。民众须知政府存在,自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那就是让比广大民众更具备理性公平思维的政府人员运用比其自身更客观公正的法律法规处理社会中各类不合理的事务。民众主观意志易改,政府人员理性思维不可变,公平公正的法律不能缺,故而民众不该代行政府之职。更重要的是,简单的以“暴”制“暴”之法,会加剧社会的冷漠化以及对“正义”这一价值观的扭曲化,使现今社会逐渐背离我们希冀渴求的民主法制的美好社会。我曾看过人们对抢劫犯拳打脚踢,曾听说过小偷被殴打入医院,这些屡见不鲜的事情里正义一定是正义吗?难道不是简单地以自我思维,籍道德价值的高度,粗暴地维护正义的反正义反法律的代表吗?违法犯罪行为应该受到也必须受到惩处,但不应也绝不能以简单的“民众形式”去处理。打击违法犯罪,应是一个体系,一个由民众监督、政府执行、法律法规作为保障的周密完善体系。当然,现今的这一体系并不健全,亟待完善。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比亚迪车主以“暴”制“暴”地惩办违法违规者的做法不应赞同,反当否定且拒绝。它不仅不能有效解决社会问题,更不能为我们带来一个美好的蓝天。唯有以“法”制“暴”,树立正确的“法制正义观”,方可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一片澄澈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