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内容1.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困惑2.施工企业信息化道路3.施工企业信息化与企业战略4.施工企业信息化需求5.施工企业信息化咨询6.施工企业信息化实施7.施工企业信息化重在应用一、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困惑1.企业规模不同2.企业主营业务(行业)不同3.企业产权结构不同(国有/民营)4.项目管理/承包模式不同5.企业文化不同6.地区特点不同7.企业领导/员工素质差异二、施工企业信息化道路1.直接购买与量身订做2.循序渐进与一步到位3.先咨询、后开发与边咨询、边开发4.一体化咨询与开发5.自行开发6.合作开发(施工企业主导)7.观望或暂时过渡三、施工企业信息化的风险1.得花多少钱2.能中看又中用吗?3.原来的软件接口怎么办?4.将来系统升级与管理升级后怎么办?5.企业改制\重组怎么办?6.选择软件公司的风险四、软件公司与施工企业的反差施工企业适应软件(休克疗法)软件适应施工企业(系统不是相对最优)软件公司不懂施工企业管理(几个月调研)施工企业不懂系统开发(期望值过高/质疑)找不到合适的产品/软件公司五、国内外软件公司产品理念技术派(技术人员用)重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派(管理人员用)重流程重工作重任务数据派与流程派通用派与个性派洋派与本土派六、信息化难点一把手问题观念问题人才问题权力/利益重新分配问题投资与效果的不确定性短期效果与长期目标问题七、一家之言(一)--信息化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信息系统不在于多先进\而在于多适用--信息系统不光要技术人员能用更要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者能用--信息化主要用来克服时间与空间问题实时监控、远程管理、敏捷反应、资源共享提高效率、提升水平、增强竞争能力--信息化是权力的重新划分(集权与分权)一家之言(二)信息化要提高企业的控制能力、执行能力、服务能力信息化要能实现管理克隆信息化要反映企业个性需求信息化要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知识资源、核心技术、市场资源、设备资源、渠道资源的共享一家之言(三)企业领导人不能被数据所淹没,数据要变成信息、报表不等于信息每个角色掌握几个核心关键数据(KPI)--合同+人、财、物、产、供、销董事会对管理层=利润+增长+资产保值企业对项目=目标管理+绩效考评+分配项目部=安全+质量+成本+进度一家之言(四)体现角色、任务、活动责任不可推卸、业绩可以考核打造任务驱动型企业打造实时在线型企业、协同商务型企业实现可视化管理、流程化管理工具软件—系统集成—应用集成信息化的好处-国内的经验实践证明实现信息化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根据原国家经贸委对全国570户重点企业的调查,结果表明信息化每投入1元产生1.64元的效益。又如:中建总公司所属有关单位使用“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系统”后,可以节省工程总成本6.4%。我国中央大型企业信息化内容从资金投向看,中央企业的信息化投资重点投向ERP、财务管理、CIMS和OA等应用领域。根据2003年调查,在9个主要信息化应用领域中,中央企业及下属企业共有293个投资超过500万元的信息化应用项目。其中,ERP有72个,财务管理69个,CIMS(含CAD、CAM、CAPP等)65个,OA有39个,合计为245个,占83.6%。我国大型企业集团信息化投入根据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集团企业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到2003年6月底,在2232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一级企业中,信息化累计投入总额为2581亿元,平均为1.8亿元。150家重点企业中,共有136家企业报送了2003年的信息化经费总投入,合计99151.36万元,平均为729.05万元。2004年信息化经费预算总额合计121099.34万元,平均预算为976.61万元,同比增长33.96%。项目管理信息化2003年,全国建筑企业单位工程施工个数(在建)984490个,比上年增加7.9%。其中:新开工的单位工程645864个,比上年增长1.8%;投标承包工程535924个,比上年增长11.3%,占全部施工工程个数的54.4%。如果新开工项目的30%实现信息化管理,我国每年将新增约20万个项目终端。一个平台、二大系统对于施工总承包类企业包括特级资质企业应围绕核心业务,实现整体管理过程的信息化,逐步建立和完善网络平台和应用体系。重点建设“一个平台(网络平台)、二大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和经营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平台网络平台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和支撑,建立以企业总部为核心的网络与通信系统,为项目管理提供协同工作平台,实现业主、监理、承包商、分包商、材料供应商对项目信息的共享和使用,达到项目的动态控制。逐步建立采购电子商务系统,包括材料交易平台,信誉认证平台,电子支付平台等,实现承包商与业主及项目分包商有效的沟通,优化材料供销过程。管理支持、技术支持、门户支持规范作业流程,降低管理成本,有效控制质量;通过对进度与费用综合检测,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开发与应用智能化施工技术,利用可视化技术,以专家库、知识库为支撑,构造一个智能化的施工环境,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企业门户网站、逐步应用电子商务,整合内外网络信息资源,实现企业完整的信息化建设。(1)网络平台(一)为项目提供Email、FTP、数据库、www、视频会议、文件共享及外部设备共享、特殊应用等服务,使参与项目的各方都能够迅速方便地交换和共享信息。(1)网络平台(二)公司局域网与广域网建设提高本部与分部、施工现场、合作伙伴的远程通信能力,以满足国际合作、异地办公、异地协同设计及多媒体应用的需求。服务中心和数据中心建设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建设(2)经营管理信息系统(OA)提升企业法人对项目的控制能力;建立企业资源库(客户资源库、市场信息库、合同数据库、知识库等),有效整合企业的供应链、优选材料及设备供应商、劳务分包商、专业分包商,提高企业资源的整合能力与水平。跟踪市场变化,强化营销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3)单项目管理系统建立项目现场管理系统;建立项目成本核算系统;依据企业定额生成施工任务单、限额领料单及工时、材料、机械日报表建立项目电子图档管理系统;规范项目管理工作流程;(4)多项目管理系统统一用工、统一采购主材、建立材料比价系统、合格供应商管理系统、完善企业分包体系、建立和完善项目材料采购、实现材料进销存信息化。同时,建立采购电子商务系统,优化材料供销过程。(5)企业级项目管理系统建设企业信息门户,依托ERP系统实现企业人财物产供销的集成化管理;建立完善的企业经营、计划、技术系统;建立企业企业定额及快速报价系统;建立企业及项目理财系统;建立以合同管理为主线以资金流、物资流、工作流、信息流为核心的企业级多项目综合管理系统。施工企业的困扰:处于“微利时代”。企业难以清楚项目真实成本需要提高投标工作的效率和中标率。难以确定企业定额/计划成本规范管理与多元化管理的矛盾体制与机制的矛盾分权与利益,集权与活力的矛盾成本失控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流于形式。进度控制与成本控制业务之间脱节“材料费”经常超标、失控材料和设备在关键时刻供应不力实际超计划,结算超预期消耗量不准,价格不实,价差不能把握管理失控希望有一套详细的工程成本记录可供分析需要准确地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不能有效控制分包商进度、变更、付款。需要及时了解工程变更情况。需要及时准确、全过程地进行合同管理。希望建立企业知识库、信息库施工企业为什么要实施信息化1.建设项目大型化、复杂化2.外部竞争的压力3.政府及发包方的要求4.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内在动力1.建设项目大型化、复杂化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时期,近年来投资建设了一大批举世瞩目的特大型建设项目。总投资2000亿元以上的就有长江三峡、南水北调工程,还有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国家大剧院、奥运场馆、大型购物中心(ShoppingMall)、中央商务区(CBD)等,使中国的建筑项目进入了大型化、复杂化的发展阶段。仅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了264亿美元的建筑机会。这些项目的开发建设,给施工企业带来的新的挑战。2.外部竞争的压力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是信誉、品牌、人才的竞争,是成本、进度、质量的竞争,是技术、资金、管理的竞争。如何及时有效捕捉各类项目信息,迅速对项目信息作出反应,充分、准确掌握在建项目的计划、进度、质量控制和资源配置使用状况,实现远程实时全方位监督和控制,对提高工程承包施工企业整体项目管理水平,降低项目成本,提高企业竞争能力,预防和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具有现实和重大的意义。3.政府及发包方的要求现在新的工程项目投资和建设管理模式使投资方和业主对工程建设的工期、质量、造价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有的甚至是比较苛刻的要求。当前国家各行政主管部门(商务部、建设部、工商、海关、税务等)积极推行办公自动化和行政管理信息化。另外,随着电子政务的兴起,如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所有项目都要求在互联网上运行,如果工程承包企业的信息化没有跟上,就会被市场的淘汰。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内在动力1.建筑企业仍属微利行业2.施工企业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3.由施工企业自身特点所决定4.提高决策能力与沟通效率的需要5.施工企业存在大量信息不对称6.提高企业法人管项目能力的要求7.来自项目资源整合的要求8.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9.建筑企业遭遇成长天花板1.建筑企业仍属微利行业中国建筑业是美国建筑业从业人员的4.5倍。然而,年产值却只相当于美国建筑业20%,其劳动生产率相当于日本建筑业的1.25%。在中国国内,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按总产值计)还不到工业及电力业的三分之一。从未脱离过低收益产业行列。我国上市公司中建筑业板块的毛利率从2000年到2002年一直在11%左右徘徊,三年的净利率分别为2.68%、1.39%和1.67%,还不及全社会平均水平的20%。从总体上看,建筑类上市公司目前的生存状态是令人担忧的。2.施工企业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仅中建某公司,2003年公司土建、安装共有在建项目222个,总施工面积达693万平方米。这些项目广泛分布在全国三个直辖市、十三个省三十九个市、地区约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而且很多大型项目的工期要求十分苛刻。这种现状就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3.由施工企业自身特点所决定建筑行业具有分散的性质,点多面广,流动性强。建筑行业的大型公司都是集团化运作,诸多的分公司、子公司,多元化的业务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也会有大量的需求。面对横跨多国、多地区的建筑市场,在短时间内切换于不同的工程领域,大部分工程都要在远离集团总部的异地进行生产活动,成本、价格、质量难以控制,而且又具有复杂的物流,这些特点决定了建筑业比其他行业更加需要信息化管理。4.提高决策能力与沟通效率的需要企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是影响企业决策与经营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工程承包企业的决策层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项目的必要信息和相关数据,难以及时准确地作出决策,难以及时对市场及现场迅速做出反应,信息化为企业及项目的信息资源管理及企业内外部的沟通与协调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从而提高企业运营的整体效能。5.施工企业存在大量信息不对称企业法人与项目经理之间信息不对称,项目上报信息不实与领导政令中畅并存;财务部门会计帐属事后的实际成本,对项目成本不能实施事先或事中的有效计划与考核;经营部门对企业成本水平心中无底,导致中标项目亏损面居高不下;材料采购缺乏比价系统,进销存管理混乱导致材料成本失控;集团与项目供需信息不对称,企业不能对项目实施最优资源配置。信息不对称的后果非对称信息可能会导致企业与项目资源配置偏离最优状态。即项目非对称信息的存在使总公司的技术资源、市场资源、材料设备资源很难能够以一种最有效率的方式来配置,以至很难为项目提供充分有效的支持。非对称信息可能导致产生道德风险。由于信息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