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毛泽东关于词的常识词这种文学样式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又名“长短句”、“诗余”等。最初的词都是配乐歌唱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沁园春长沙》。其中“沁园春”为词牌,“长沙为标题。词的分类按字数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结构分为:单调→只一片(阕)双调→两片三叠→三片四叠→四片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这首词大概是毛泽东离开长沙时所作。整体感知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听录音:注意以下字的读音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知诗人所表现出的变革社会、改造自然地雄心壮志。上片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有谁来主宰的问题;下片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舸(gě)寥廓(liáokuò)峥嵘(zhēngróng)遒(qiú)文章赏析朗读上阕,把握层次。1、第一层(前3句):①交代时间、地点、环境。②学生思考:在诗人的笔下,“秋”常常与“悲”“愁”联系在一起,这首次有没有“悲秋”的愁情呢?明确:没有。时间虽然是寒秋,但在作者看来,不仅没有“悲愁”之情,而作者看到的却是一副万物蓬勃旺盛的景象,表现了作者豪迈的气概。“独立”一词不仅表明站在橘子洲头的是一个人,而且能让读者联想到诗人面对湘江滚滚北区时表现出勇为中流砥柱的英雄气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文章赏析2、第二层(中7句):展示湘江秋景图。远望→“万山红遍”(静)“层林尽染”(静)[群山]近望→“漫江碧透”(静)“百舸争流”(动)[江水]仰视→“鹰击长空”(动)[长空]俯视→“鱼翔浅底”(动)[水面]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文章赏析体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万:→山之多;遍:→红之广;层:→林之密;尽:→染之透;漫:→水之盛;透:→水之清;争:→争先恐后的场面;击:→飞之矫健;翔:→游之轻快;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沁园春·长沙》意象赏析“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术语,它包括“意”和“象”两方面的内容。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气势磅礴,画面壮阔,意象壮美,意境高远。如果从意象美的角度去赏析这首词,对准确把握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也许能另辟一径。“意象”简释意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象作品中的客观物象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形成意象意境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沁园春长沙》的意象一、意象美来自景物的选取从空间:山上的“层林”,江中的“百舸”,空中的雄鹰,水底的游鱼从状态:静态的火红的枫林,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竞相向上、生机勃勃与毛泽东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立意契合。以壮景抒豪情文章赏析3、第三层(后3句):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无疑而问,从而引起思绪,过渡到下阕。)朗读下阕,注意读出感情。1、第一层(前两句):忆往昔峥嵘岁月。“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词结构中起什么作用?明确:起承接、过渡作用。旧地重游,自然引起词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同时,“携来百侣曾游”与上阕“独立寒秋”形成对比。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2、第二层(中7句)①“忆”的内容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句子中?由哪个字统领?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明确:“忆”的是往昔“峥嵘岁月”(即对往日不平凡战斗生活的形象概括);具体表现在中间7句;由“恰”字统领。这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年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精神,表现了毛泽东及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②阅读点拨:注意“峥嵘”、“风华”、“意气”、“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等词的语境意义,理解“指点江山”、“万户侯”的借代手法和“粪土”的名词意动用法。③词的下阕中所回忆的往昔生活,突出了什么人的活动?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明确:突出了包括诗人在内的年轻革命者奋发向上、敢作敢为的精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气勃勃的“少年学子图”,间接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文章赏析文章赏析3、第三层(后3句):中流击水图最后三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明确:以设问结尾,采用了象征手法,运用了大胆的夸张和神奇的想象,含蓄巧妙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表达了立誓振兴中华的豪情,表现了革命家的英雄气概。小结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借景抒情,情景合一。上片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下片以叙事为主,着重抒发革命豪情,艺术上回答了上片的问题。其中,情中也不乏写景。全词由景入情,由实到虚,有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逐层推进,步步深入,情感得到了酣畅淋漓的表达。词人一扫古代文人笔下秋天冷清、惨淡的景象和悲秋的主题,选择壮美的事物,描绘壮丽的图景,这种境界正表现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和崇高理想,“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气魄正表现出革命家的英雄气概。毛泽东课外词选读赠父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