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商贸物流地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七章商贸物流地理学习目标1.了解商业的产生;掌握商业布局原则、影响因素。2.了解商业中心概念及发展史;理解影响其形成主要的因素。3.掌握商业中心的基本特征与基本作用;熟悉我国的主要商业中心城市。4.一般了解我国商品对外贸易。5.理解并掌握物流与商业的关系。重点难点1.重点商业布局原则、影响因素;影响商业中心形成的因素。2.难点如何理解物流与商业的关系。【案例导入】上海南京路南京路,素有“十里南京路,一个步行街”的称号,同时也是亚洲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它宛若一条昼夜璀璨的卧龙,头枕于黄浦江外滩,尾施于千年古刹静安寺。南京路步行街不仅集“购物、旅游、休闲、商务、展示”等五大功能于一体,还具有“万国商品博览会、繁荣繁华不夜城、购物天堂欢乐游、两个文明大窗口”的四大特点,并集聚了数十个中华老字号旗舰店,享有“中华商业第一街”的美誉。100多年以前,南京路还是一条小路,后来殖民者为了扩大租界范围修建跑马场,强占了80多亩地皮,建成了内是花园外是跑马场的娱乐场所。南京路起源于1851年的派克弄(ParkLane),延筑至浙江路、俗称大马路。1862年再次向西延伸至西藏路。1865年后,殖民者在扩建该路的同时正式命名为南京路,以后南京路由东向西不断延伸扩展,马路两旁的商业街也随之不断兴建,商业就此开始繁荣起来。1908年3月,通行有轨电车。1945年南京路更名为南京东路。1953年南京东路拆除原有轨电车而铺设的路面,改铺混凝土路面,并保留部分无轨电车作为观光车使用。2000年起,南京路东起河南中路,西至西藏中路,建造了南京路步行街,沿着南京路最后走到底就是外滩了。南京路上成千上万的商店夹道林立,观光购物者终年熙熙攘攘。20世纪初,沿路陆续有英资开设福利公司、惠罗公司、泰兴公司(今连卡佛)和汇司公司,合称为前四大公司或老四大公司;而侨资开设的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新新公司和大新公司则合称后四大公司。此外还有宝大祥、老介福、亨达利钟表、恒源祥、张小泉、老凤祥等专业特色店铺进驻。南京路成为上海最繁华的街道之首。这里是万商云集的寸金宝地是上海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国内外购物者的天堂。步行街上的老字号美食用一双手基本上是数不完的。泰康的零卖饼干、新雅的粤菜和广式点心、燕云楼的片皮鸭、真老大房的熏鱼和鲜肉月饼、沈大成的糕、三阳和邵万生的南货、第一食品公司商品一应俱全,很多店至今还是上海人自己办年货的必选,这里也是旅游人士美食爱好者的天堂。南京路是上海最繁华的一条旅游步行街,也是上海市内主要商业中心之一。第一节商业布局概述一、商业的产生商业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专门组织或从事商品交换的一种经济行业。商业不是从来就有的社会现象,而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下面介绍商业产生的基本条件(或商品经济产生的基础)。商品经济是在原始社会中后期,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上出现的。其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分工,即不同的生产者分别从事不同的产品生产;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不同所有者所有。由于生产的社会分工,使得任何生产者都不可能只依靠自己的劳动来满足自己的全部需要,他们必须设法取得别人生产的产品。但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不同的所有者所有,又使各个生产者相互分离,谁也不能无偿地占有别人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因此,相互间的需要只能通过商品交换来满足。商品交换成了沟通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经济联系的唯一可以被接受的形式。商业是商品交换的一种发达的形式,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既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也是商业产生的基本条件。商业分为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两部分,商业活动主要包括收购、销售、调运、储存4个环节。商品收购是商品流通的起点;通过商品调运、储存实现商品由货源地向消费地的转移;商品销售是商品流通的终点,它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得以实现。因此,商业活动是连接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桥梁和纽带。二、商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商业布局是指商品流通网络的地域分布和地域组合。商业布局也是社会生产力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工农业产品能否顺利进入消费领域及能否提高广大消费者需求的满意程度。合理的商业布局,必须有利于扩大商品流通,提高商品流动的经济利益;有利于建立合理的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发展市场经济,适应改革的需要。影响商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一)自然地理因素自然地理因素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和地形3个方面。1.地理位置根据确定地理位置的参照物不同,地理位置可分为经纬位置、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其中地理位置是指地球上某一事物处在地球表面的什么空间区域。①经纬位置:以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交的坐标点表示的空间位置。②自然地理位置:以地球表面山川、河流等自然界的事物表示相互的空间关系叫自然地理位置。如天津位于渤海湾西岸、华北平原东北部。③经济地理位置:以地球表面具有经济意义的地理事物表示的空间关系。如郑州位于京广、陇海铁路的交汇处。④政治地理位置: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空间关系。如蒙古位于中国和俄罗斯两国之间。我国的地理位置,背靠欧亚大陆,面临太平洋,既具备了发展丰富多样的商品生产的条件,又便于引进技术发展商品生产。2.气候气候不仅影响商品的产量和质量,也影响到商业布局。①世界气候类型的多样性、空间分布的地域性和时间变化的季节性,使世界各地农作物的生产也具有了多样性、地域性和季节性的地点,从而影响了国际贸易中大宗农产品的构成和流向。例如,咖啡、可可、油棕、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主要适宜种植在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区,因此,巴西、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加纳等国,就成为这些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而小麦、玉米、棉花适宜种植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所以美国、加拿大、中国、乌克兰、法国等位于温带中纬度的国家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而俄罗斯、加拿大由于有大而积的亚寒带气候区,森林茂密,则是世界上重要的木材及木制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②气候差异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从而影响了国际贸易中农产品的价格。我国气候,自南向北有5个温度带,自东向西干湿度呈明显变化,对各地农作物的生产和分布影响明显。例如,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种植农作物,由于温差大,光照充足,所以农作物的子实饱满,瓜果含糖分多,品质好,在国际市场上售价高。气候的季节性规律使我国许多农副产品的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从而产生商品的季节性收购与全年均衡供应的矛盾。③气候的差异,影响了居民的消费习惯,因此影响了消费品的种类与数量。寒冷地区与温暖地区,湿润地区与干旱地区,它不仅使生物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而且使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不同,消费习惯不同,导致商品销售出现差异。例如,生活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的居民,多需要富含脂肪和热量的食品和羽绒、裘皮等服装,而生活在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居民,多需要清淡食品、防暑食品和降温空调等设备。④灾难性的气候,如水、旱、风灾,常常使农业减产、交通中断,从而影响国际贸易中工农业产品的供应数量、价格和履约时间。⑤气候影响对外贸易中商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例如,商品运往冬季气候寒冷的国家或地区,在储存、包装、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冻,而易腐烂、霉变的商品在运往气温高、降水多的国家时,则要注意防腐、防霉和防雨。⑥适宜的气候也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例如,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属于地中海气候,其气候主要特点是春夏气温高,阳光明媚,而瑞典、挪威等国的居民,在经过漫长阴冷的冬季之后,多去地中海沿岸各国旅游,以充分享受温暖的阳光。3.地形我国地形多种多样,有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有内陆与沿海地区,既形成了商品生产、流通的差异(平原、沿江沿海地带生产条件优越,商业中心较多,山区、内陆则少一些),又沟通了各地间商品交换,有利于农、林、牧、渔全面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商品品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为我国商业活动的繁荣兴旺奠定了雄厚的资源基础。(二)生产布局因素生产布局对商业布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产布局的地区差异对商品购进的地区差异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当地的商品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时,商业部门主要在当地收购商品。但客观上,各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随着商品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劳动地域的分工越来越细,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任何地区的商品都不可能自给自足,因此,各地商业部门需要互通有无,弥补差异来满足当地消费。一般情况下,商品生产的地域性越强,专业化程度也就越高,则商品流动的可能性就越大,流向越多。(三)人口因素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因素主要包括人口数量、密度、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地区分布,它们是影响商业布局的重要因素。从生产者的角度看,人口数量多、密度大的地区,为商品生产提供的劳动力较多,该地区需要的商品种类多;而人口数量少、密度低的地区,情况恰恰相反。人口的文化素质高、劳动技能强也是促进商业经济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年龄、性别、民族的不同,对商品的需求也不同,如年轻人喜欢色彩鲜艳的商品、中老年人喜欢传统实用的商品、各少数民族对商品的有特殊需要等。从城乡分布来看,我国农村人口多,消费品多,消费品的需求量大,需要合理设置商业购销网点,以加快城乡物资交流。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东部人口多、密度高,所以东部地带商业活动发达,网点稠密;而西部人口稀少,对商品需求量少,商品流量及网点分布也就较少。(四)交通因素交通因素是商品购进和销售得以实现,并以此影响购进和销售数量的重要因素。交通线路的分布决定了商品调运和商品流向,决定了商业企业的布局。不同级别的交通枢纽、交通干道往往分布有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商业企业。在运输线路畅通的东部地区,铁路四通八达,公路密布如网,河流纵横交错,使该地区商品流通活动繁忙,并使沿线地带的商业网点、大规模的商业中心逐渐形成;而西部地区由于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运输线路少,很多地区无铁路相通,外地商品进不来,本地土特产品又不能及时外运,于是出现商业网点稀少、规模小,商业企业生产、销售落后的局面,影响了市场供应和商业企业的合理布局,也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三、商业布局的原则(一)商业布局原则:1.商业布局要有利于扩大商品流通衡量商业布局合理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商业布局是否保证商业流通渠道的畅通无阻,要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按照经济区域组织商品流通,根据商业经济区域来安排商业网点和商业中心的布局以及商业流通网络的地域组合。2.商业布局要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经营有利、经济合理商品流通作为联系生产和消费的环节,其布局要充分体现出为生产、消费服务的特性,一方面要有利于生产的产品销售;另一方面要满足各种消费者的需要。采购网点是直接为生产服务的,应尽量接近生产地;批发网点要便于商品的集散调用,一般要设在交通方便的地方;零售网点是直接为广大居民服务的,应按人口数量、密度和购买力水平来设置,使之接近消费者。3.商业布局要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商业网点的布局、商品调拨运输线路的选择与安排要以最合理的流转线路、最少的环节、最短的距离、最快的速度进入消费领域,以减少商品消耗,降低成本,最大限度节约支出,增加盈利。同时还要兼顾区域商业网点的总体布局,做到集中和分散相结合,专业性和综合性相结合,大、中、小型相结合,多种所有制形式相结合。(二)批发商业网的布局原则1.工业品批发网点布局的原则①工业品批发企业的区位设置应保证商品货源充足,流向合理,地理位置优越。②工业品批发企业的设置,应按级别类型分别设置在商业经济中心、交通城市、商品集散地。③工业品批发企业的设置,应按企业规模、等级大小来选择区位,按各级企业经营商品的种类、构成、流通额的大小、供应对象等协调布局,做到方便生产单位交货、零售企业进货,避免在同一城市、同一行业多层次相互重复设置的现象出现。2.农产品收购及批发网点布局的原则①农产品收购企业应按经济区域设置,以便于合理组织商品流通。②农产品基层收购企业要紧靠产地,以适应农产品生产的地域性、分散性和季节性。③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生产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