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_檀传宝第四章_德育的对象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思考与讨论•1.哪些人需要进行道德教育?•2.对这些人进行道德教育有效果吗?为什么?道德现状=f(道德规范+客观现实+理想人格)2前言“传统型”德育往往只重视约束性的教育,忽略学生在自身道德成长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要培养有中国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必须从时代的高度,深入考察学生个性发展。3三、个性实际与道德教育一、道德教育的可能性二、关于道德发展的几种理论第四章(1)德育的对象4一、道德教育的可能性(一)品德的结构思考: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有善的灵魂就不会做出不道德的事情。你同意他的观点吗?5美德可教吗?——美德是可教的知识;——美德可教但无需专门教师;——美德可以通过榜样示范和批判性指导下的训练来教;——美德可学不可教;——美德可间接教不可直接教。6中华民族自古具有善良心性。生意人秤杆上的三颗尾星分别叫做“福星”、“禄星”、“寿星”。它们是时刻提醒生意人:如果缺斤少两,那是要遭报应的:少一两损福,少二两损禄,少三两折寿。7为买苹果“土豪金”,95后女大学生在网上招嫖•东南网12月25日讯,95后女生何某是福州某大学学生,最近因为手机的缘故她十分郁闷。原来最近,她同宿舍的舍友们都接连换了新款的苹果5S手机。但是对于家境一般的何某,想拥有一部“土豪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天晚上,她进入一个激情聊天室聊天,突发奇想的将签名改成“缺金、缺金买手机。”在聊天室里,她与男生胡某越聊投机,双方在网上谈好“三天渐进式”陪伴条件,胡某给何某买一部苹果5S。第一天,两人进行约会,培养感情;第二天,两人可以进行亲热,但不发生关系;第三天,双方发生关系后,男生送一部苹果5S手机给女生。•12月25日圣诞节中午,双方依约在软件园某宾馆见面。见面后,两人感情迅速升温,但当胡某想进一步发生关系时,何某却不同意。何某提出下午先去买手机,胡某不同意,认为如果现在就去买手机,何某可能会拿了手机就不理睬他了。而何某认为刚才亲热的行为自己吃亏了,如果胡某不买手机就是诈骗,双方因互不信任产生纠纷,都拿出手机报警,分别称被人侮辱和被人讹诈。•民警接到报警后,将二人带回所里进行调查,了解情况后,民警对此二人进行教育,告知他们的行为已经涉嫌卖淫嫖娼,两人将面临行政处罚的后果8品德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品德的结构我国心理学界比较流行的是品德的四要素说,即认为品德是以下成分构成:(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也可称为道德观念,即是一种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与道德信念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行为,对人或对事做出符合自己认识水平的道德评价。(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不仅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也要受到道德认识的支配,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4)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只有学生具有良好道德行为才使学校的品德教育具有社会价值。9(二)如何理解“教”?道德教育之“教”如果可以理解为:直接的道德教育与间接的道德教育的统一,教授、学习与实践的统一,道德之知、情、意学习的统一,则道德是可以“教”的。10如果道德如苏格拉底所言是一种知识或知识体系,那就是可以传授的。但道德不仅仅是知识,还是情感、意志与行动,需要道德主体的践行和觉悟。所以,单靠讲授与听讲是不能完成道德学习的全部任务的。11(三)“新性善论”的探讨是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解释的性善论。许多心理学理论的证实:儿童具有先天的道德禀赋。人类个体已经先天地拥有社会性心理文化结构的遗传,这种社会性遗传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可能性,道德教育要发掘、发扬光大这一禀赋。12二、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一)几种关于道德发展的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2、社会学习理论3、道德认知发展理论13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关注的主要是情感方面。这一理论的突出之处在于强调父母对儿童的感情影响,以父母为榜样意味着继承父母的道德情感。所以幼时父母的行为方式、赏罚方式会极大地制约儿童的人格和道德发展。14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指原始的自己,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15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它的主要观点是,儿童只需通过观察学习,就可获得大部分的新行为,儿童可以通过替代强化去习得道德行为。环境、社会文化、成人榜样直接影响儿童的道德形成和发展。16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这一理论以皮亚杰、科尔伯格为代表。皮亚杰在认知发展理论上有两大贡献,一是智力发展阶段论,二是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决定着儿童道德发展的水平,智慧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17皮亚杰的德育理论•让·保罗·皮亚杰(Teanpaulpiaget,瑞士,1896一1980)是当代著名的发生认识论者。为了解决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这一重大的哲学问题,他深入地研究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尽管皮亚杰本人很少专门论述教育间题,但是他发现的关于儿童思维发展和道德发展的规律,无论对于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还是教育实践,都起到一种启发作用。•皮亚杰一生著作丰富,但涉及儿童道德发展的则是《儿童的道德判断》(1930年)。18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的观点•皮亚杰对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集中在儿童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方面,即儿童尊敬情感、责任感、对规则的态度、对于正确和错误的判断以及对于“公正”的评价等方面。•综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研究成果,有:•(一)道德发展是儿童积极思维的产物;(认知经历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一2岁);前运算阶段(2一7岁);具体运算阶段(7一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一15岁))19•(二)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有阶段性的连续发展的过程,逻辑思维的发展是其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是伴随着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而获得的,道德发展均必要条件是逻辑思维的发展。同逻辑思维的发展一样,道德判断经历的这四个阶段相互联接。•其特点表现为:•发展顺序不可更改,不能逾越;前者是后者的准备,并被后者所取代;各个阶段之间存在着质的差异;前一个阶段和后一个阶段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和重叠。20•(三)他律和自律是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两种基本类型,从他律到自律代表了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皮亚杰从游戏实践和游戏意识两个方面着手对儿童打弹子游戏的规则进行了研究。发现他律和自律是儿童道德发展进程中的两种基本类型。•皮亚杰借助故事和谈话对儿童“公正”观念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发现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从他律过渡到自律的规律。•他认为,儿童公正观念的发展经历了服从、平等和公道三个阶段。21•在前运算阶段,由于儿童的道德实在论,他们的公正感是以最原始的形式—服从表现出来的。对于幼童来说,服从是最好的道德观念。服从成人的意志就是公正。•随着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协作和互相尊敬情感的发展,公正感的发展进入以平等观念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对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来说,平等是至高无上的原则,在平等与服从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赞成平等。•形式运算阶段,儿童能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对一些道德问题作出判断,绝大多数儿童逐渐放弃了前一阶段那种平等的态度,开始把公道的原则作为他们道德判断的内在基础。在公正感的这三个发展阶段中,在道德类型上表现出的是他律向自律的过渡,代表了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22•(四)活动特别是协作活动是儿童道德发展尤其是自律道德发展的根本动力•皮亚杰认为主体道德的发展主要受两方面原因的影响:认知的原因和社会的原因。•认知结构的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认知结构的直接源泉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主体通过自己的动作来实现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因而自发性的活动是主体发展的动力。•在社会关系上,成人的约束和单方面的尊敬造成他律,只有协作才能使儿童发展平等互惠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达到自律。•对自律道德而言,协作活动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23二、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一)发展道德思维,提高道德认识•(二)利用并发展儿童的道德情感•情感的发展在道德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皮亚杰认为:“情感构成行为模式的动力状态,而行为模式的认识方面则单独与结构有关,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24•(三)积极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民主管理•(四)合理奖惩•皮亚杰对于JL童惩罚观的研究表明,前运算阶段儿童认为抵罪的惩罚是合理的,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逐渐放弃抵罪的惩罚而赞成回报的惩罚。这说明,在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过渡中,惩罚可以在他们身上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惩罚并不总是有效的。•对于儿童来说,应该多采用适当的奖励,当有必要惩罚儿童时,这种惩罚最好是建立在相关性原则而不是抵过原则之上。例如,对于拒绝清理自己房间的儿童,可以用剥夺他未清理的东西的办法来对付他;对于打骂别人的儿童,则可以禁止他和其他儿童来往,以此来惩罚他,等等。25(二)理论来源和依据•他的认知理论是在吸收杜威关于道德的三种发展水平的分类概念和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型,创立了道德认知发展教育理论体系。•科尔伯格继承皮亚杰传统研究。他以人的道德判断力为出发点,进行大量的实验分析,提出了超过皮亚杰原有公式的道德发展阶段论。26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一)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采用纵向法,连续测量记录72个10-26岁男孩对道德两难问题“海因茨难题”故事做出道德判断并陈述自己判断的理由,研究时间长达10年之久。•还曾对我国台湾地区、墨西哥、土耳其、英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地进行跨文化研究。1968年发表了《儿童作为道德哲学家》一文。•此后又将研究结果推广到世界各国去验证。最后于1969年提出了他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具有向上、顺序、无跳跃、不可逆的特征。27第一水平:前习俗水平。•大约出现在学前至小学低中年级阶段。•这一阶段对于是非的判断取决于行为的结果或权威人士的意见。•此水平又分两个阶段。•第1阶段:惩罚和服从的取向•根据行动的有形的结果判定行动的好坏,凡不受到惩罚的和顺从权威的行动都被看作是对的。•第2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取向。•正确的行动就是能够满足本人需要的行为。虽然发生了互惠关系,但主要表现为实用主义方式。28第二水平:习俗水平•大约自小学高年级开始。•此阶段判断是非注意家庭与社会期望。此水平又分两个阶段。•第3阶段:好孩子的取向•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扬的行为。•十分重视顺从和做“好”孩子。•第4阶段:法律和秩序取向•注意中心是权威或规则。•所谓正确即指完成个人职责、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的秩序。29第三水平:后习俗水平•大约自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时开始。发展出一套独立的超越社会团体的道德标准。此水平又分两个阶段。•第5阶段:社会契约的取向•这个阶段有一种功利主义的、墨守法规的情调。正确的行为是按社会所同意的标准来规定的。重要的是意识到个人主义的相对性以及需要与舆论一致。•第6阶段: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取向•道德被解释为一种良心的决断。•道德

1 / 6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