霰粒肿的手术治疗刘雯霰粒肿(chalazion)是一种睑板腺的慢性炎症肉芽肿(lipogranuloma)。是在睑板腺排出管的管道上阻塞和脂性分泌物潴留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病因由于慢性结膜炎,皮脂腺和汗腺分泌物功能旺盛或睑缘炎所引起的慢性炎症刺激。是一种含有巨细胞的肉芽肿性炎症,最初是腺管上皮细胞增生,其周围的淋巴细胞,巨细胞和大量纤维性组织因受压而形成囊壁,中央部组织逐渐退化形成胶样物质,甚至液化。临床表现儿童及成年人均可罹患。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无大痛苦,不影响视力,有自愈倾向,预后良好。病程缓慢,眼睑表面皮肤隆起可触及硬结,硬块大小不等,大如樱桃,小如绿豆,与皮肤无粘连,无压痛,相应睑结膜面呈紫红或灰红色隆起。多发生在上睑,也可上、下睑并发,可单个亦可多个同时或先后发生。小型者可自行吸收,较大的很难吸收,一般结节长期不变,偶可自行破溃,排出胶样内容物后在结膜面上形成肉芽组织。临床表现病程缓慢,一般并无明显症状,无疼痛有时仅有沉重感,可因有肿块压迫引起暂时性散光,或肿块压迫眼球而引起异物感翻转眼睑在肿块在结膜面,可见紫红色或灰红色局限隆起。如有继发感染,可演变成麦粒肿,则在形成上与内麦粒肿很难区别。临床表现小型肿块可自行完全吸收,或自行穿破结膜面,排出胶样内容物,形成蕈状肉芽状增殖,这种肉芽组织亦可通过睑板腺的排出管道,而在睑缘表面形成乳头状的增殖。当有继发感发生时,即可形成内麦粒肿。老年患者,特别是术后反复发作,应将切除的标本送病理检验,以排除睑板腺癌的可能。治疗原则病因治疗症状明显者可选手术刮除继发感染者抗生素治疗治疗措施早期较小的霰粒肿,可通过热敷或者理疗按摩疗法,促进消散吸收。中医多从痰湿内聚,痰热阻结论治处方,但疗程长、收效慢、效果差,病人也难以坚持,故目前较少以内服中药治疗者。在囊肿周围或囊肿内注射强的松龙0.3~0.5ml,可以促进吸收,获到良好的效果。临床常作霰粒肿切开刮除术,有立竿见影之效。由于切口在结膜面,术后无瘢痕,安全。无碍美观,易于被人接受。治疗措施霰粒肿继发感染时,应按麦粒肿处理,炎症消退后,最好做手术切除。手术治疗:小的囊肿,无需治疗,大的霰粒肿,可作手术摘除。术中一定要将囊壁摘净,以防复发,切口于睑结膜面,取垂直方向,肉芽组织突出于结膜面时,应同时剪除。手术治疗霰粒肿的手术治疗,许多患儿和家长往往难以接受,患儿因对手术的恐惧而哭闹不止,家长担心麻醉引起意外,害怕影响视力,留下疤痕,有碍美观。这些心理因素都会延长病程拖延手术时间而引起囊肿溃破于皮肤,排出脂肪样组织,在结膜面形成肉芽肿。因此,一定要主动与患儿及家长交流,耐心解释,为其提供相关疾病知识指导,告之手术不会影响视力,结膜面囊肿不会影响美观,以及如何防止伤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等情况,消除患儿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并给予理解与安慰,嘱其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防止术后留下更多的并发症。手术步骤患儿平卧于治疗台,固定头部和四肢,确定霰粒肿的部位及数量患眼滴入1%的卡因,常规消毒手术部位,于囊肿部的睑下及相应部位的穹隆结膜注入利多卡因注射液将睑板腺囊肿夹的环状面伸入结膜囊内,旋紧及固定,根据霰粒肿的位置、囊肿是否突出表面,遵循(内直外横)的手术切口原则切开黏膜或皮肤面,切口大小适宜用小锐匙刮出其内容物,反复刮除、破坏囊壁组织,避免术后复发,在手术中应当将囊腔内容物刮净,囊壁较厚者要用剪刀沿切口周围将结膜与囊壁分离后,提起囊壁切除。睑结膜小切口不用缝合,皮肤面的切口可根据情况缝合数针。手术完毕,取下睑板腺囊肿夹,覆盖纱布,左手鱼际肌按压切口处约3分钟。术眼滴入抗生素眼液、伤口涂抗生素眼膏,覆盖眼科敷料,嘱患儿稍呆片刻,以便观察至完全止血后方可回家休息。术后护理术后30分钟内一定要观察患儿伤口有无渗血,敷料是否干燥,无渗出后方可让患儿回家;叮嘱患儿家长术后24h可撕去敷贴,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以便及时报告并处理;术后每日滴抗生素眼液4次,切口处临睡前涂抗生素眼膏,连续1周;清洁眼部时,注意不要污染皮肤面切口愈合后若有结痂,告知患儿不要用手抓去,让其自然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