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考试说明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人物形象、意象人物形象包括:(一)诗人自我形象。在抒情诗中,诗人是通过直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绪,来完成对自我形象的塑造。(二)作品中塑造的客观人物。在叙事诗中,诗人是通过笔下的人物形象,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性格、志气、情感或思想观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三、四两句塑造了诗人怎样的艺术形象?诗人久久伫立江边,目送朋友征帆远去,直到帆影在天边消失,仍然极力远眺的依依不舍的形象。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锈罗襦,双双金鹧鸪。这首词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这首词刻画了深闺独处,多愁善感的美丽女性的形象。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注意点二: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分析人物形象注意点一: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表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例1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的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刻画的。特点:聪明(机灵),天真可爱;“蓬头”“侧坐”等表面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例2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陈与义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选自《陈与义集校笺》)【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3分)寻踪探迹诗卷、杏花(环境、爱好)忽忆、寻(心理、动作)纶巾鹤氅(穿着)???诗人的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鉴赏指导【题型】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变式提问: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方法点拨: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2、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3、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拔高。在此基础上明确人物形象及其特征、典型意义。4、人物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5、常见艺术形象举隅(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性格+身份);(2)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情感)。分析形象的技巧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例3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高洁不俗、洒脱放达的高人隐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概括特点分析依据指出意义(情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我们来做做。。。。。。嘴上说来终是浅绝知此事要笔行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玉阶怨谢眺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注:玉阶怨,属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从所存歌辞看,主要是写“宫怨”的。谢眺的《玉阶怨》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参考答案:本诗刻画了一个哀怨的思妇形象。(身份)萤虫飞回休息,说明夜已经很深了,主人公借着缝制衣服来打发时光,表现对爱人的思念。(具体分析)诗人借思妇这样一个形象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意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寄李儋元锡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请结合诗中五、六句谈谈诗人塑造了怎样的自我形象?参考答案:诗中五、六句塑造了一个正直的地方官吏面对现实处境而无可奈何的形象。(总说)第五句既申述了自己的多病羸弱,又表达了归隐田园之意向;第六句表达了身为地方官吏却不能解除人们疾苦的惶愧之情。(具体说明)其表现出的封建官员进退两难、有志无奈的矛盾苦闷真实、动人。(表达效果)1、了解了诗歌的形象含义及分类2、掌握人物形象鉴赏题规范答题的技巧答题三步骤:(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性格+身份);(2)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情感)。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2)——意境解析题解题指导意境: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境是这两者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回归课文有关“意境”的表述词雄浑辽阔壮阔苍莽苍凉高远深远明净绚丽热烈繁华淳朴喧闹活泼宏阔:细腻:凄迷幽静幽美宁谧婉转缠绵朦胧繁复:清冷:暗淡渺茫荒凉萧条寥落孤寂低沉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从景与情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3.诗中某几句写了哪几个事物,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模式化答题类型二:分析意境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表达式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营造了……的氛围/特点(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表达了……得感情。(绘景——析境——悟情)雨过山村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问:诗歌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山村怎样的景物特点?(请描绘前两句中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参考:1细雨蒙蒙,几家鸡鸣,小路曲折,溪水潺潺,板桥简朴;2这些都写出了山村景物幽静与和谐优美的特点;3表达了作者对这样的山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提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茂密的草、涧水、芳树、花、鸟。(步骤一)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现出了山的宁静。(步骤二)景中含情,情景交融,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宁夹口三首(其三)宋·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这首诗的首句用了“月黄昏”三个字,请问,借“月黄昏”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答案:首句中描写了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些意象,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步骤一)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步骤二)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步骤三)(09琼宁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5分)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①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叙述。(5分)答案: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的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景)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境)表达了作者热爱田园生活,以及解官归居后鄙弃官场的情感。(情)蝶恋花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比一比(黄冈模拟卷)双调·清江引张司久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问:作者抓住那些景物点染出怎样的画面?“芭蕉雨声”烘托出怎样的情思?抒发了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愁情。(1)找出诗中的意象(2)展开想像,用优美语言再现画面(不能脱离原诗)(3)这些意象所营造的氛围(4)意象的作用,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这首诗取西风、雁、红叶、黄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渲染出一种浓深的秋意;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6分)答: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意象抽象的主观“意”:诗人主观的审美思想与审美感情具体的客观的“象”:作为审美客体的现实生活的景物、事象与场景意象总之,意象是浸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和场景。①这首诗为什么都写到某个事物?意象解析型:提问方式:提问变体:②诗句用了某些意象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些景象?作用是什么?解题方法:要素及步骤①解释意象②意象作用③表达情感流畅通顺抓特征、释义一个术语(用来干什么)统一、具体课堂小结1、仔细审题,怎么问怎么答。2、要素、步骤要齐全。3、书写要规范、清楚。4、平时要记忆、积累。重点掌握古诗词常用意象。课堂练习阅读此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答: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课外练习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参考答案(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