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语能力下的学术英语教学蔡基刚caijigang@fudan.edu.cn•新的教学目标•大学英语是以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教学对象的公共基础课程,课程定位是为上海高校本科学生专业学习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总目标服务。•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学术英语交流技能,使他们能用英语直接从事自己的专业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在自己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在提高学术交流能力和学术素质修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修养,提升他们跨文化交流、沟通和合作,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以适应上海市和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大学英语课程构成三种不同意见•文秋芳(2014)归纳了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意见提出学术英语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主导地位作用,通用英语应逐渐边缘化,并逐渐被替代;•第二种意见恰恰相反,认为通用英语是主导性的,学术英语只能在一小部分:•第三种意见则持折中立场,认为学术英语和通用英语可以互补并存。•反对意见:•(1)大学生英语水平低,难以有效开展学术英语的教学;•(2)学术英语和普通英语没有多大区别,无非是句子比较复杂些。只要把基础打好了,就完全能胜任专业的学习;•(3)学术英语就是过去的专业英语,实践证明是失败的;•(4)学术英语是研究型大学如985或211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我国绝大多数本科生毕业后不会从事学术研究甚至自己自专业的工作;•(5)ESP过分强调工具性,不利于大学生的学术人文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匿名信(2013.12)•。。。市教委自我纠正或否定了去年春天颁发的有关要求在上海的2013级大学新生中开展以学术英语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或改革的文件精神。一个决策的制定,推出并要求下面实施执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夭折,这是短命的,但这个结果却是必然的,因为它不符合上海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大学生进校还未进入专业学习,学术方面更是空白,怎么就让他们去学习学术英语呢?且不论有多少大学毕业生今后会从事自己的专业,即便那些从事自己专业的又有多少今后会用英语在国内外的有关场合去进行学术交流呢?•学术英语更多的带有研究性,大学新生已经进入了研究英语的阶段了吗?另外,从外语学习的规律来看,只要学生的听说读写基础夯实,用英语作为工具再进入专业学习包括学术上的学习或研究是比较容易的。因此学术英语课程的开设可以是在学生的后几个学期的,可以是选修课的,而并非是在大学新生中就要全面铺开的。所以当市教委去年发出所谓的学术英语教学这一文件时,就遭到了上海高校广大大学英语教师的反对,即使在上海的复旦和交大也得不到师生们的认同,因为它既不符合上海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情况,也违背外语学习之规律。“学术英语的春天”•--2014年4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举办“学术英语研修班”,吸引了全国近300名教师参加;•--5月和11月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2014全国学术英语教学研讨会和学术英语公开课吸引了来自全国57所高校近300名大学英语教师。•--4月下旬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与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千人“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学术英语却令人意外地成为了本次研讨会最热议的话题。•外语科研网(2014)总结的:“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学术英语已成为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语境中的一个‘高频词’”问题思考•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大学外语教学是独立的学科吗?•大学外语教学存在的理据是什么?•学术英语的内函是什么?•学术英语和国家的外语政策是什么关系?国家外语能力定义:一个国家运用外语以确保国家安全和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国际竞争力的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培养“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教育部(2007)在《关于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更是提出高校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开展学术英语教学是满足这些要求的最佳手段•ESP----EAP&EOP--“在ESP发展历史大部分时期,是由学术英语,特别是科技英语所主导”,并“将会继续在国际上占主导地位”EAP----EGAP&ESAP•EGAP:主要训练跨学科的学术口语交流能力和学术书面交流能力的课程,如学术写作(包括规范引用和参考文献)、听讲座、做记笔记、口头陈述和参加学术讨论等•ESAP:是以某一学科领域为内容的英语教学如有金融英语、软件英语、科技英语、工程英语,医学英语、生物英语等等课程,但还是偏重这些学科的表达方式和交际能力。学术英语内涵•学术技能•(1)听讲座讲课,记笔记(2)阅读学术文献(3)撰写文献综述、论文、摘要(4)宣读论文,参加学术讨论•学术素养•(1)运用网络和图书资源搜索信息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2)分析和综合从各个渠道搜索来的信息,并对此评价、提出问题,形成自己观点的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交流沟通,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开展基于项目的学术研究对工具与人文素质的思考•---把大学英语教学看成•1)语言能力的提高;•2)人文素质的提高;•3)中国文化的传承(教育部,2014)•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不可分割•大学英语教材,无论是人文主题还是科学主题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人文性,“接触大量以外语为媒介的专业或文化书籍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精神和素养的过程”(束定芳,2013:92)。•“人文性不能简单理解为开英美文学、英美诗歌、莎士比亚等文学课程”,“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突显对人的尊重。学医的学生要培育爱心,懂得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学工程的学生要有社会责任感”(王守仁2013:11)•人文素质不在于教材内容上,不在于课文所提供的是文科或理工科信息,“重要的是教师对此要有强烈的意识,善于抓住有利的教学时机,见缝插针,将其渗透在课堂活动中”(文秋芳,2014:5)。培生《通用学术英语》交大《综合学术英语教程》第一册第一印象、生活网络、压力与健康、民间故事、绿色化学、艺术历史、营销学、非语言交际地球变暖、城市化、电子商务、跨文化交际、性格与血型、现代艺术第二册普通感冒、信息传播方式、空间碰撞、想象力、情感、财富效应、文学家、水循环跨学科教育、科学方法、中国的科学贡献、科学家责任、科学发明、学术造假第三册人脑与性别、价格机制、从众心理、美学、交通控制、艺术与手工艺、基因测试、商务谈判知识与技术、能源与环境、食品与卫生、临终关怀、人工智能、人口发展第四册城市安全、领袖行为、森林火灾、艺术立体派、创新力、纳米技术、传染性疾病、儿童文学科研报告、母乳喂养调查、校园作弊、转基因食品、医学造假,认知耐饿实验目标类型大学英语通用英语学术英语(文秋芳,2014:xx)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产出能力提高思辨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养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中外文化的交流能力提高思辨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用英语从事学习与工作的能力;培养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提高思辨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术素养与职业道德工具性目标人文性目标•素质:人文素质和学术素养,后者正是我们所缺少的。•与日本和欧美大学生的差距。•学术素养都是当今大学毕业生不可缺少的,无论他们继续深造还是开始工作,无论从事技术开发的,还是在政府服务部门工作的,或在公司销售部门的,因为这些能力是各行各业的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即使在今后工作他们用不到英语,这种学术能力也应当是当今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养。•“学术素养是人们可以带到任何地方去的本领,是可以帮助他们应付出现的任何新情况”。对大学英语属性的思考•高校人才培养首先是专业培养。学生的毕业证书代表其所学习的一个学科和专业的知识和能力,而其中包括外语能力。•大学英语不是一个专业,不是公共课程,而是一门专业配套课程,大学英语不服务于专业需求,而是关起门来打基础,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新东方等社会培训机构和日益普遍的网络课程完全可替代它。•我们要培养学生用英语从事学习和工作的生存能力(survivalEnglish),而不是一般日常生活的生存能力。•我们要培养大学生汲取专业信息和交流专业信息的能力,而不是英语水平的高级再高级。•没有这种专业/行业的英语能力,大学生就无法在现代的专业学习或今后的工作中生存;•不传授这种技能就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大失败。•杨惠中(2010)指出的“多次大规模社会调查需求分析的结果都确认:我国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通过英语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表达自己的专业思想,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在性质上就是专门用途英语”。结语与期望•许国璋(1978a)批评的,“大学的公共外语,效果很不理想。过去我们没有提出向外国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的口号,而大学科技专业也并不以阅读外文科技资料列为强制性规定,难怪公共外语作用不大”。•新形势“给我们外语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这一新的任务是不是可以这样概括:以外语为工具,学习世界上科学文化知识”,“为各行各业既通外语又通本行业务,能够用外语直接汲取我们所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材。”。•大学外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应该服从国家利益,从国家利益去考虑外语教学方针,考虑外语教学培养目标与教学方法”,•凡“涉及国家民族利益的大事。我们决不可因为过去是怎样做的,因循守旧,不思改革,而应该急赶直追,把外语教学应担当的首要任务——培养各行各业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科学文化大军——担当起来,在未来的五年内,做到在重点大学内学生入学时的外语水平就能看专业外语书刊,在毕业时做到读听说写俱会,真正能够使用外语作为研究与国际交流的工具”(许国璋1978b)•在未来的五年内,我们能否做到让大学生的外语水平看懂本专业文献,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学术素养?•这是对我们搞外语教学人的挑战•这是我们搞学术英语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