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Ⅰ标跨经五路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号:版本号:发放编号:编制:复核:审核:批准:有效状态: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Ⅰ标项目部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I标跨经五路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I目录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I标跨经五路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跨经五路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编织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1《跨经五路特大桥施工图》(沪宁城际施(桥)-W4)、(沪宁城际施(桥)-W4(补))、《跨经五路特大桥门式墩部分施工图》(沪宁城际施(桥)-W4-II);1.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1.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1.4《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验规程》(TB10426-2004)1.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1.6《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文)1.7《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运[2006]177号)1.8《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下册》(TB10401.1-2003、TB10402.1-2003)1.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10沪宁城际铁路指导性施组。1.11经五路特大桥施工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1.12GB/T19001--2000质量标准体系、GB/T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7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标准。1.2编制原则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I标跨经五路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以满足Ⅰ标段总工期对本单位工程要求为前提,突出重点分部工程和关键工序,整个工程统筹组织,超前计划,合理安排工序衔接。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质量创优、安全无事故,执行GB/T19001标准,确保质量第一,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健康安全。确保水土保持、地下管线完好,尽量减少扰民、影响公共交通,切实维护建设单位及地方群众利益的原则,文明施工,珍惜土地。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新建沪宁城际铁路跨经五路特大桥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与栖霞区交界处,主要为跨越经五路互通立交和既有线沪宁铁路而设,孔跨为(3-32m+1-24m+1-32m)简支梁+(40m+56m+40m)连续梁+(1-32m+2-24m+1-32m)简支梁+(32m+40m+32m)连续梁+(5-32m+1-24m+6-32m+2-24m+19-32m+3-24m)简支梁+(40m+72m+40m)连续梁+(7-32m+8-24m+13-32m)简支梁,南京台台尾里程DK1+942.370,上海台台尾里程DK4+603.675,中心里程DK3+273.023,全长2661.305m。本桥共82跨,分2个桥台、81个桥墩,其中(40m+72m+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挂蓝悬灌施工、62#~68#墩7-24.6m门式墩跨越沪宁铁路施工为本桥的重点和难点。本桥设计采用矩形空心台、收坡矩形桥墩,墩台基础全部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本桥混凝土施工严格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及《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I标跨经五路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3-(TB10424-2003)执行。全桥承台和基础采用C35及C40耐久性钢筋混凝土,桥台与墩身采用C35耐久性钢筋混凝土,门式墩采用C40耐久性钢筋混凝土,连续梁采用C50预应力混凝土。2.2主要技术指标铁路等级: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正线数目:双线;基础设施速度目标值:250km/h及以上;正线线间距:4.8m;最小曲线半径:20000m;最大坡度:20‰;牵引种类:电力;列车运行方式:自动控制;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2.3地质特征2.3.1地形地貌桥址所处地区位于长江及其支流河谷阶地、剥蚀低山丘陵区。长江及其支流一级阶地地形平坦、开阔,地面高程在5~10m;高阶地呈垄岗地貌,波状起伏,地面高程10~40m,“梳状”坳沟发育,坳沟深4~20m;低山、丘陵山顶高程在50~200m之间,地势起伏大,山坡自然坡度25°~40°,地表植被发育,基岩多有出露。2.3.2地质条件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地层可分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下伏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I标跨经五路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4-基岩为燕山晚期岩浆岩(Y):闪长岩、花岗岩。各地层情况分述如下:a.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al)(1)-1人工填土:杂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碎石、红砖、粉质粘土等组成。b.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2)-1粉质黏土:黄色,灰黄色,软塑~硬塑,含铁锰质锈斑。σO=160KPa;(3)-1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含腐植质。σO=80KPa;(3)-2粉质黏土:黄色,灰绿色,软塑,土质均匀。σO=130KPa;(3)-3角砾土:黄褐色,潮湿,中密~密室.σO=250KPa;c.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4)粉质黏土:褐黄色、褐灰色、软塑,含铁锰结核。σO=180KPa;(4)-1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含铁锰质氧化物及高龄土条纹。σO=200KPa;d.燕山晚期岩浆岩(Y)(5)-1闪长岩(Y):黄褐色、褐黄色、黄绿色、灰绿色,全风化,岩石结构已破坏,岩芯呈砂状。σO=250KPa;(5)-2闪长岩(Y):青灰色、灰黑色,强风化,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份为角闪石、长石、黑云母等,岩石裂隙稍发育岩芯呈碎块状。σO=400KPa;(5)-3闪长岩(Y):青灰色、灰黑色,强风化,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份为角闪石、长石、黑云母等,岩石裂隙稍发育,见方解石脉充填,岩芯呈柱状,节长约50-450MM。σO=800KPa;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I标跨经五路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5-(6)-1花岗岩(Y):黄白色、黄褐色、全风化,岩芯呈砂状。σO=250KPa;(6)-2花岗岩(Y):黄白色、强风化、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等,裂隙稍发育,岩芯呈柱状,较完整,节长150-600MM。σO=500KPa;(6)-3花岗岩(Y):黄白色间肉红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份为长石、英石、角闪石、黑云母等,裂隙稍发育,岩芯呈柱状,较完整,节长150-600MM。σO=1000KPa;(8)-1粉砂岩(T):浅黄色,全风化,岩芯呈砂土状,手掰易碎,σO=220KPa;(8)-2粉砂岩(T):浅黄色、灰色、灰白色,强风化,岩芯呈碎块状,σO=400KPa;(8)-3粉砂岩(T):浅黄色、灰色、灰白色,弱风化,岩芯呈柱状,裂隙较发育,σO=600KPa;(9)-1闪长岩(r):浅黄色,全风化,岩芯呈砂土状,手掰易碎,σO=250KPa;(9)-2闪长岩(r):浅黄色,强风化,岩芯破碎呈碎块状,σO=450KPa;(9)-3闪长岩(r):青灰色,弱风化,岩芯呈块状夹短柱状及少量柱状,σO=800KPa;2.3.3地质构造及不良地质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跨经五路特大桥址位于南京复向斜之II级褶皱迈皋桥向斜,受蒋王庙岩体侵入,下伏地层均匀为闪长岩及花岗岩。根据区域资料及钻孔资料揭露,桥址区范围内未发现断裂构造。桥址区内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I标跨经五路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6-无岩溶、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2.3.4水文地质特征及评价桥址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侵蚀性为:DK1+964.19~DK2+500段具二氧化碳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为H2,根据氯离子含量判定,无氯盐侵蚀性;DK2+500-DK3+650段具二氧化碳及酸性侵蚀,环境作用等级均匀H1,根据氯离子含量判定,无氯盐侵蚀性;DK3+650~DK4+407.64段无侵蚀性。桥址区地表水对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侵蚀性为:DK1+964.19~DK3+000段无氯化学侵蚀性及氯盐侵蚀性;DK3+000~DK3+650段无侵蚀性,根据氯离子含量判定,该段水氯盐环境作用等级为L1;DK3+650~DK4+407.64段具二氧化碳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为H1。2.4气象特征本工程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本段所经地区处于亚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寒暑变化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湿润温和,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1400mm,年最大降水量1600mm左右,年最小降水量约为570mm,降雨量多集中在6~9月份,多雨日为110~130天;多年平均气温15~16℃,全年无霜期230天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8.8~34.6℃,极端最低气温-9.8~-4.1℃,年最大温差48℃左右。一般7~9月份气温较高,1~2月份气温最低;年蒸发量1286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最高相对湿度90%,最低相对湿度出现在冬季,为12~20%;本区主导风向为夏季东南风,风速最大,冬季西北风较多,亦较强,年最大风速为20m/s,最大风日数约27天,台风一般出现在7~9月,风力可达12级,平均每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I标跨经五路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7-年出现1.7次,最多达4次,全年西南风最少。2.5主要工程数量桩基与承台C35耐久性钢筋混凝土17411.1m3、C40耐久性钢筋混凝土4013.1m3、墩台身C35耐久性钢筋混凝土13803.59m3、桥梁下部结构钢筋数量合计2021.5t。其中φ1.0m钻孔桩共10247延米,φ1.25m钻孔桩共2968延米,φ1.5m钻孔桩共412.5延米,其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4。表2-1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表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量1基坑开挖及回填P50旧钢轨基坑防护t4602基坑开挖m3281973抽水m3281974C20混凝土桥台基坑回填m311545回填土m3183486钻孔桩基础φ=1.0m有圬工m102477φ=1.0m无圬工m14798φ=1.25m有圬工m29689φ=1.25m无圬工m22010φ=1.5m有圬工m412.511φ=1.5m无圬工m4012钻孔桩钢筋及混凝土C35及C40耐久性混凝土m312419.513钢筋kg818032.314钢护筒t259.915碎石垫层地基承台下垫层m3487.816钻孔桩承台C35及C40耐久性混凝土m39517.617钢筋kg454702.618声测管内径50mm,壁厚3mm无缝钢管kg21262419钢筋混凝土台身C35耐久混凝土m3525.5220钢筋kg23893.221钢筋混凝土台顶、挡碴墙C35耐久混凝土m3116.623钢筋kg9383.422收坡矩形墩身C35耐久混凝土m35842.823钢筋kg15319.724城际铁路无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孔73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I标跨经五路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8-3临时工程规划及总平面布置3.1施工便道新修纵向便道在沿线路左侧设置分段贯通便道,便道宽6m,便道结构为30cm石灰土+30cm泥结碎石,横向向外侧设4%横坡,外侧设排水沟。便道沿路基坡脚外侧修建,每隔200m修筑10m长的会车道,在红线范围外布置,需征地宽度约4m左右。3.2生产生活区布置根据工期安排,跨经五路特大桥施工分4个作业队,钻孔桩及墩台作业队2个、连续梁悬灌施工作业队1个,跨营业线墩、盖梁施工作业队1个,作业队驻地采用临时租地方式,每处2亩左右,主要用于机械停放、钢筋加工、各类周转料堆放及职工办公生活等。作业队驻地采用租用当地民房和临时租地相结合的方式,临时租地每处约2亩,主要用于机械停放、钢筋加工、各类周转料堆放及职工办公生活等。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一标第一项目队队部设在南京市玄武大道旁的南京铁路体育馆内(约DK2+600处右侧约150m),采用租用原有学生宿舍楼的方式,然后进行装修改造以满足日常办公、住宿的需求。在DK1+980、DK3+155、DK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