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杯”第十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细则一.竞赛题目不等跨双车道桥梁结构模型设计二.竞赛内容竞赛内容包括:理论方案设计、结构模型制作、作品介绍与答辩、模型加载试验。三.竞赛要求1.参赛要求每个参赛队由3~5名学生组成,提倡参赛学生跨专业组队。每位参赛者只允许参加一个参赛队,各参赛队应独立设计、制作。每个参赛队只能提交一份作品,并给作品命名。2.理论方案要求(1)理论方案的内容应包括:设计说明书、方案图和计算书。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对方案的构思、造型和结构体系及其他有特色方面的说明;方案图应包括结构整体布置图、主要构件详图和方案效果图;计算书应包括结构选型、计算简图、荷载分析、内力分析、承载能力估算等。(2)正文按设计说明书、方案图和计算书的顺序编排。理论方案要求用A4纸打印,一式三份于规定时间内交到竞赛组委会。3.设计制作要求(1)模型制作材料与工具模型制作材料为组委会统一提供的白卡纸、腊线、白乳胶,不得使用组委会指定以外的其它任何材料,否则将直接取消其参赛资格。模型制作工具包括美工刀、直尺、图板等,请参赛者自备。(2)模型尺寸要求模型的长度区间在(1200mm-1300mm),模型的外轮廓横向最大宽度不得大于300mm,桥面设置两个车道,每个车道宽不得小于100mm,因两车道之间设有行车导索,所以车道之间不能有立柱、拉索一类的构件。桥面以下的模型高度不得大于150mm,桥面高差不得大于20mm。模型要按照实际桥梁设置桥面以便小车顺利通过。为保证小车能够顺利通过,模型应根据加载小车的尺寸,预留足够的通行空间,并能够满足给定的加载装置,请参赛队注意加载装置给定的条件。在长跨跨中为竖向挠度量测点,最大挠度不能大于10mm。(3)支座条件加载装置设置三个支座,位于一条直线上,外侧两个支座的中心距为1200mm,中间支座中心距外侧两个支座中心的距离分别为800mm、400mm。支座沿顺桥方向宽度为25mm,支座沿横桥方向长度为300mm。三个支座均可为模型提供竖向支承,不提供水平作用力和转动约束。4.加载试验要求(1)模型加载试验采用两辆重量相同的小车加载,分别行驶在同方向的不同的车道上。当第一辆车匀速行驶到离出发点为600mm时,第二辆车开始启动。每当小车到达模型较大跨跨中时,小车必须停止10秒钟,同时测量跨中的竖向挠度,然后再继续匀速缓慢通行。整个加载过程的总时间不得多于150秒,小车由参赛选手牵引。(2)车辆重量为预加载荷载,不计入承载重量。提供大、小两种规格铁块置于小车上。大铁块长、宽、高约分别为12cm、6cm与3.2cm,重量为1800g。小铁块的长、宽、高约分别为6.0cm、4.5cm与3.2cm,重量为675g。其中大铁块4个,小铁块8个。参赛队可根据铁块数量搭配配重,原则上可自由组合,但要求两辆小车配重相同。参赛队只有两次加载机会,赛前需预报第一次加载重量级别,第二次加载重量级别各队可视第一次加载情况现场决定。(3)加载小车外轮廓最大尺寸为长200mm,宽90mm,高150mm,小车有前后两个车轮,车轮中心轴距离为120mm,前后轮均为圆柱体,圆柱长度为80mm,车体底平面距离地面15mm(详见示意图),另外,制作模型时要考虑加载配重后小车和配重的最终尺寸,以保证小车能顺利通过桥面。四.评分规则总分为100分,包括结构造型与体系、理论分析、模型制作、叙述答辩和加载试验5个方面。(1)结构造型与体系(10分)按模型结构的构思、造型和结构体系的合理性、实用性和创新性评分。(2)理论分析(10分)按设计说明书、方案图和计算书内容的完整性、正确性评分。(3)模型制作(10分)按模型制作工艺情况评分。以上3项均在加载前评毕。模型尺寸及材料使用不符合设计制作要求的,或参赛过程中有其他违规现象的将直接淘汰,不进入加载试验阶段。(4)叙述答辩(10分)按现场叙述和答辩情况,由评委当场给分。(5)加载试验(60分)加载过程中,如果出现下列任一情况,将视为加载失败,退出加载试验:a.模型长跨跨中的最大竖向位移越过规定的限值;b.因模型主要构件出现失稳、结构变形过大和破坏等本身原因,使小车滑落。完成加载试验的模型,按以下方法计分:先按荷重比(F=Q/W)计算出各模型的相对分,其中Q代表模型所承受的最大移动荷载(N),W代表模型自重(N);再将F值为最大(记Fmax)的模型定为满分(60分),其余模型的分数按(满分×F/Fmax)计算。附件1:加载试验程序及操作步骤1、由参赛队员自行将模型安置在试验装置上,在安置模型的同时,由一名参赛队员向评委和观众介绍参赛作品,然后回答评委提问,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2、由参赛队员在模型一端放置第一次加载重量的小车,并开始牵引小车匀速缓慢通行,当第一辆车行驶到离出发点为600米时,第二辆车开始启动。每当小车到达模型较大跨跨中时,小车停止10秒钟,量测位移,然后再继续匀速缓慢通行。3、若第一次加载成功,参赛队可选择第二次加载重量,并以同样方式完成第二次加载试验。整个加载过程的总时间不得多于150秒。最后以通过的最大加载重量计分。加载装置立面示意图小车行驶俯视图加载小车示意图小学少先队组织机构少先队组织由少先队大队部及各中队组成,其成员包括少先队辅导员、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少先队员,为了健全完善我校少先队组织,特制定以下方案:一、成员的确定1、大队长由纪律部门、卫生部门、升旗手、鼓号队四个组织各推荐一名优秀学生担任(共四名),该部门就主要由大队长负责部门内的纪律。2、中、小队长由各班中队公开、公平选举产生,中队长各班一名(共11名),一般由班长担任,也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另行选举。小队长各班各小组先选举出一名(共8个小组,就8名小队长)然后各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小队长几名。3、在进行班级选举中、小队长时应注意,必须把卫生、纪律部门的检查学生先选举在中、小队长之内,剩余的中、小队长名额由班级其他优秀学生担任。4、在班级公开、公平选举出中、小队长之后,由班主任老师授予中、小队长标志,大队长由少先队大队部授予大队长标志。二、成员的职责及任免1、大、中、小队长属于学校少先队组织,各队长不管是遇见该班的、外班的,不管是否在值勤,只要发现任何人在学校内出现说脏话、乱扔果皮纸屑、追逐打闹、攀爬栏杆、乱写乱画等等一些违纪现象,都可以站出来制止或者报告老师。2、班主任在各中队要对中、小队长提出具体的责任,如设置管卫生的小队长,管纪律的小队长,管文明礼貌的、管服装整洁的等等,根据你班的需要自行定出若干相应职责,让各位队长清楚自己的职权,有具体可操作的事情去管理,让各位队长成为班主任真正的助手,让学生管理学生。各中队长可以负责全班的任何违纪现象,并负责每天早上检查红领巾与校牌及各小队长标志的佩戴情况。3、大、中、小队长标志要求各队长必须每天佩戴,以身作则,不得违纪,如有违纪现象,班主任可根据中、小队长的表现撤消该同学中、小队长的职务,另行选举,大队长由纪律、卫生部门及少先队大队部撤消,另行选举。4、各班中、小队长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负责,表现优秀,期末评为少先队部门优秀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