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史上的今天——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状元实业家张謇•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萌芽和艰难发展→“黄金时代”→再度受挫•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1、时间短暂,过程曲折•2、地区、产业不平衡•3、总体水平落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头顶乌云密布,脚下困难重重考考你•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是•A、故宫博物院B、南京博物馆•C、南通博物苑D、西安博物馆考考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出现在•A、鸦片战争之后•B、甲午战争之后•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考考你•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开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哪个行业中•A、重工业B、轻工业•C、农业D、服务业考考你•以下不属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是•A、时间短暂,过程曲折•B、地区间发展不平衡•C、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D、总体水平较高小组挑战:连连看ABCD:张謇、大生纱厂、“实业救国”、状元:“黄金时代”、一战、辛亥革命、国货运动:短暂、艰难、不平衡、落后:“面粉大王”、荣氏兄弟、九•一八、七七事变家乡江苏的近代民族工业•最早的近代民族工业:张謇:南通大生纱厂(1899)、广生榨油厂(1902)荣氏兄弟:无锡保兴面粉厂(1902)•辛亥革命后:继续发展,逐渐成为中心。•民国时期:第一大行业——棉纺业:无锡业勤纱厂、常州大成染织厂,南通大生纱厂等等;第二大行业——面粉业:南通大兴面粉厂、无锡悦德油饼厂等。1933年全国五大碾米中心,江苏占两个(无锡、镇江)•日军侵华时期:遭受严重掠夺和破坏,甚至毁灭。共同努力建设科技新江苏捷报贵府少大老爷张謇恭应殿试一甲第一名赐进士及第钦点翰林院修撰江苏南通人,16岁中秀才,32岁中举人,41岁中状元。张謇第一份简介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中国近代早期的民族资本企业创办人之一。第二份简介张謇兴办的大生纱厂张謇于1905年创办的中国最早的博物馆父:实业母:教育实业教育大生一厂通州师范学院大生二厂农业学校大生三厂纺织专门学校通海垦牧公司等医学专门学校等张謇创办的事业时期阶段萌芽和艰难发展“黄金时代”凋谢萎缩原因1、外商企业的刺激;2、洋务运动的推动口头完成: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图表1、辛亥革命的作用;2、一战中,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3、国货运动的推动。一战期间一战后1、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卷土重来;2、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3、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洋务运动到清末荣毅仁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隆重举行。荣毅仁1916年,出生于江苏无锡荣氏家族1949年,决定留在大陆1956年,将自己的商业帝国上交给政府1979年,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993年—1998年,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卓越的国家领导人荣氏兄弟:荣宗敬、荣德生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1902年,二人创办无锡保兴面粉厂,后改名茂新。1912年,兄弟合资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面粉紧俏,荣氏兄弟获得厚利,把面粉厂扩大到六家。经过不断扩充,到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1/3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191419151916191719181919一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看图说话生产关系的萌芽:明朝中后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近代时期)外国企业洋务企业民族工业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18401860188019001920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萌芽和艰难发展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再度受挫凋谢萎缩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其他1912年我国的经济结构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其他1919年我国的经济结构看图说话: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同步练习•1.下表反映了1911-1919年我国面粉业生产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②“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③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④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近代实业第一人》中写道: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是()•A.林则徐B.魏源C.张謇D.严复时间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资本(万元)日产量(万袋)1911年10约6004.31919年120约450018.8AC•3.“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这段话反映了张謇()•A.赞成商务立国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主张学习西方教育思想D.提倡实业救国•4.1914年,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饬(通令),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茌维持之列。此后,农工商部又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材料表明()•A.欧洲列强减少了对华商品输出B.“实业救国”主张出现•C.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D.南京国民政府重视发展工商业[来•5.状元实业家张謇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的情况下,历经艰辛创办了大生纱厂。该厂的创办体现的主张是()•A.变法图强B.民主共和C.民主科学D.实业救国•6.面对民族危机,张謇的救国方案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实业救国”D.“民主共和”DCDC•7.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在“实业救国”的口号下,创办了()•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汉阳铁厂D.大生纱厂•8.在百度搜索中输入下列关键词“状元、实业救国、大生纱厂”。你可以得到以下哪个历史人物的相关资料()•A.邓世昌B.张謇C.李鸿章D.詹天佑•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未能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三座大山长期挤压B.海外华侨缺乏投资热情•C.投资商人不善经营D.投资过于集中在轻工业•10.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A.创办学堂B.编练新军C.兴办实业D.自强求富DBAC•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如果把1913年进口洋纱数量指数定为100,那么,1914—1916年则降到95.3,1917—1919年更降为59.2。这一时期,中国的出口值却保持着增长的良好势头,1919年中国的出口值比1913年净增了56%。在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工厂41.3家,1916-1920年达到年均124.6家。•——高中历史必修二•以上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试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说明1913-1920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出现“短暂的春天”。辛亥革命的鼓舞(答“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推动”或“民众与社会的支持”亦可);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