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题:2017年全国Ⅰ卷历史第42试题安徽省太和中学张祖良tel:15155824164qq:714216171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表4时间中国外国14~15世纪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废除丞相制度。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16世纪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17世纪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茶叶大量输往欧洲。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郑成功收复台湾。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一、试题考点分析1、考点体现:此题主要考查14---17世纪的明代通史与世界通史之间的关系,突出中外关联知识的考查。2、热点体现:树立宏观的大历史观,从全球的角度看明代的历史,准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积淀,增强中华文化自信,较好地体现了家国情怀与世界意识。3、能力体现:“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的能力。二、试题学情分析1、能力要求:此题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考查中外历史对比,能力要求高,体现了教育部考纲中的4大能力12目标。2、学情滞后:高中学生通史知识薄弱,中外关联知识更薄弱。而这些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很多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的,更难的是,要求找到相互关联的事件并提炼出主题。3、教学策略:•A、要整合教材形成通史思维。•B、加大中外关联试题的训练。要求目标ⅠⅡⅢ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实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论证和探讨问题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表4时间中国外国14~15世纪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废除丞相制度。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16世纪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17世纪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茶叶大量输往欧洲。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郑成功收复台湾。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试题答案拓展方法与技巧第一:审题。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第二:论题。中外对比,提取中外历史信息,写出论题。(可微观论题,也可宏观论题)第三:阐述。论题、阐述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可微观论题,也可宏观论题)论题:1、新航路开辟给明代的影响2、全球化有利于文明的交流3、文明在碰撞、交融中发展4、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路的差异性5、明代朝贡贸易与殖民贸易的差异性6、明代传统科技与近代科技的差异性7、明代东西方人文主义作品的差异性8、1500----东西方社会发展的分水岭9、14-17世纪东西方两大文明的相似性10、14-17世纪东西方两大文明的差异性。。。。。。。。。。。。。论题:1、新航路开辟给明代的影响阐述: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新航路的开辟后,中国的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一条鞭法改革,推行货币地租,征收统一的银两;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国人口的增值;欧洲传教士东来,客观上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也把中国文化带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的进步。欧洲殖民者的东来,占据澳门、台湾,威胁着封建统治,损害了国家主权。总之,新航路开辟既给中国带来了积极影响,又给中国带来殖民侵略的威胁。论题:2、全球化有利于文明的交流阐述: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文明的交流。新航路的开辟后,中国的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国人口的增值。欧洲传教士东来,传播了天主教,也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传教士也把中国文化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的进步。总之,新航路开启了全球化进程,加速了人类不同文明间的交流,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论题:•3.古登堡——人类走向光明的使者•古登堡印刷机的使用使大量的印刷成为可能,从而奠定了人类文化加快传播的技术基础。在西方,因为有了印刷机文化的产生于传播加速了进程,使西方社会顺利走出中世纪走向了近代的历史进程。首先是文艺复兴在人文领域掀起巨浪,莎士比亚戏剧搬上舞台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精神领域;继而影响了自然科学革命,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动摇上帝存在的物质基础。•在东方,印刷机传入中国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1596年《本草纲目》刊刻成功;后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也得到刊刻发行;朱子学东传日本成为显学。传统中华文明进入鼎盛和总结时期。因此,古登堡的印刷机也为传统中华经典的保存和传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古登堡印刷机对东西方文明影响看,古登堡堪称人类光明的使者。论题:•4.交流与融合是人类文明多样化的重要途径•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发现”了新世界,“真正意义的世界历史成为可能”。继而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地球是圆的”有了实证的地理学基础。伴随着殖民者的世界贸易活动,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中国的优质手工产品受到世界各族人民的青睐,于是茶叶大量输往欧洲,丝绸、瓷器等输往世界各地。让世界各国见识了传统的“中国制造”的风采,当然,也使得大量的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一同进来的还有解决中国人温饱问题的美洲玉米、番薯、土豆和花生。中国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人口激增,清代社会进入繁荣时期。•新航路开辟之后,文明交流与融合的加快使得东西方沿着自己固有的模式加快发展。因此,各地各国民族性加强了,文明的多样性也得到巩固。论题:•5.大国崛起的机遇与祖国统一的启迪•1600年,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建立,开始了英国人以国家武力为背景的对外扩张与殖民掠夺的历史。1620年,“五月花号”船载着一百多英国人到达美洲。这些宗教徒和殖民者订立了“五月花号公约”,开始了建立“理想社会”的实践。进入十七世纪下半叶,英国人打败荷兰,荷兰走向衰落。从此,英国人开始征服整个世界建立“日不落”帝国的征程。在这样的背景下,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统治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政权结束。台湾回到中国人怀抱,开始了开发与建设的新历史时期。•英联邦帝国的崛起是国家武力支持下的商业殖民活动的产物,英国的崛起的重要历史机遇是荷兰商业模式的衰落。英国凭借军事胜利乘机要求荷兰接受利于他的《航海条例》,从而占据海上航行霸权。后来经过与法国的长期争夺,五大洲各地均有殖民地的的“日不落帝国”形成,开始了长达两百多年的英国时代。•郑成功收复台湾,赢得了民族英雄的美誉。后来清朝康熙年间设立台湾府,台湾回归中央政府管理,成为清朝时期祖国统一的重要的一环。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台湾的地理空间决定了它的不独立性,孤悬海外期间必定会寻找大国靠山。这可以为今天的祖国统一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的历史启示:清朝时期因荷兰衰败而回归,今天解决台湾问题更需巧妙运作,一是坚持在外交上台湾问题是国际建交的原则问题,二是在美国衰落或者外交困境时乘机而为。2、试题改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据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等。此图表为17~19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时间中国外国17世纪1644年清军入关。康熙平定三藩之乱。1684年设台湾府。1689年《尼布楚条约》。南书房。文字狱。活跃儒家思想家黄宗羲。1640英国议会召开。1651《航海条例》。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8世纪1727年雍正军机处设立。推行摊丁入亩。地方商帮,江浙市镇的出现。《红楼梦》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乾隆时编写的《四库全书》保存了文化遗产。广州十三行贸易。1792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来华。法国伏尔泰小说《波斯人的信札》。1763年日不落帝国确立。1765年工业革命。1776年《国富论》。1776年《独立宣言》。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9世纪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中国处于出超。鸦片走私,1839年禁烟运动。1842年《南京条约》签定。1842年《海国图志》出版。1840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世界工厂。19世纪中期,法美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论题:•1、工业革命-----清政府的机遇与挑战•2、科技创新是大国兴的关键•3、制度创新是大国兴的关键•4、思想解放是大国兴的关键论题:科技创新是大国兴的关键阐述:近代英国重视科技创新。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标志着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1765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的使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英国进入蒸汽时代;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工厂制,促进了城市化;火车、轮船的发明,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840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工厂。此时,清政府不重视科技创新。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实行八股取士,文字狱,知识分子脱离实际,不利于科技创新;对外奉行天朝上国,闭关自守,拒绝了英国特使马戛尔尼来华的正当要求,不利于学习英国先进的科技,中国逐渐落后于英国,进而导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由此可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大国兴的关键因素。四、试题预测分析1、试题回顾:2015一卷世界近现代:科技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科技革命与生产工具改进、生产关系调整)2015二卷中国现代:改革开放后传统假日增多(思考习俗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2016一卷世界史: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016二卷中国史:玄奘西行鉴真东渡,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三卷中国史:提取一个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2017一卷中国与世界史: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