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名校试题汇编:专题02 近代中国维权斗争和民主革命(教师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13届高三历史名校试题汇编(第2期)专题02近代中国维权斗争和民主革命(教师版)【专题考点】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一、选择题1.(2013届山东省凤城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电视剧《虎胆雄心》描述的是以江波同志为代表的红色特工长期潜伏敌营,为我党、我军获取大量有价值情报的故事。1939年国民党特务何昆在上海刺杀追随汪精卫的汉奸汪丕夫失败,走投无路,江波给了他一笔资金用于恢复其力量。以下理解正确的有①国共矛盾仍然存在,江波不应资助何昆②何昆做法尽管偏激,但仍属抗日的行为③汪丕夫已成为叛国投敌的大汉奸,该杀④江波贯彻了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精神A.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A【解析】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赴国难。因此①不对,民族矛盾高于阶级矛盾的情况下,应一致对外。2.(2013届山东省凤城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如图,连环画又叫“小人书”,它既是文学历史,又是绘画美术,图文并茂,在文化教育当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以下四本反映民主革命重大斗争题材的连环画中,旨在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答案】C【解析】①是太平天国运动;②是义和团;③是辛亥革命;④是五四运动,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主要矛头是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义和团和五四运动主要是反帝。3.(2013届山东省凤城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答案】C【解析】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等人“开眼看世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李鸿章等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开展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等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C对应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主流,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对应新文化运动,这发生在辛亥革命后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4.(2013届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胡适说:“辛亥革命以后,从前所有一切维系统一的制度都崩坏了。中央政府没有任官权,没有军队,没有赋税权;而各省的督军都自由招兵,自由作战,自由扣留国税,自由任命官吏。到了后来,有力的督军还有干预中央的政治,中央政府就变成了军人的附属品了。离心力的极端发展,造成了一个四分五裂的局面。”由此可见,胡适A.认为辛亥革命导致分裂局面的出现B.意识到发动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C.坚持走社会改良的道路D.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5.(2013届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三元里人民发出《尽忠报国全粤义民申谕英夷告示》,“查尔英夷素习,豺狼成性,抢夺为强,即前明倭寇之党。我天朝曾经将尔诛灭,因大洋各属国,求我皇上准其通商,我皇上体天地好生之德,容尔狗邦通商交易。”对这一文件的看法正确的有①可以作为研究鸦片战争的辅助资料②反映出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情绪③带有天朝上国的封建思想④主要体现了农民阶级的落后性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答案】C【解析】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鸦片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其文件《尽忠报国全粤义民申谕英夷告示》自然可以作为研究鸦片战争的辅助资料;从内容上可以看出明显的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情绪;但是自称天朝,其英国为属国,反映了天朝上国的思想。故①②③正确。也体现了④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但这并不是主要方面。故选C。6.(2013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A.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D.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7.(2013届山东省聊城市东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B.辛亥革命并没有真正完成革命任务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可以看出辛亥革命没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但是群众并不支持帝制,当然也不支持君主立宪;从清帝退位判断出是辛亥革命而非国民革命,故选B8.(2013届山东省聊城市东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在一份政治宣言中,中国共产党宣布:“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这份宣言体现了A.打倒列强,除军阀B.国共合作C.反封建,求统一D.和平建国【答案】B【解析】材料中“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说明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打倒列强,除军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的口号;和平建国使抗战胜利后的口号;反封建,求统一是近代中国人民的一直要求,故选B9.(2013届河北省邯郸一中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4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10.(2013届河北省邯郸一中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当(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秦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B.维护清朝民族利益C.维护国家独立自主D.学习西方技术【答案】A【解析】“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可知董宗远认为南京条约会导致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危及统治。BC不对,很难说作为当时的封建地主官僚有这种国家主权意识和民族意识,这已经超越当时的时代和阶级局限;D不对,题干中无从体现。11.(2013届河北省邯郸一中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来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C.认为自由贸易的原则不可侵犯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12.(2013届河北省邯郸一中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5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B.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C.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D.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樊篱【答案】D【解析】A不对,是对题干的表面阐述;B不对,在对外关系上,关税与驻外使权是同等重要的,免除关税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如何维护国家尊严?C不对,这是偏离原题意,断章取义;D符合题意,注意题干本质上,要从统治者维护统治这一点,结合晚清的天朝上国思想。13.(2013届河北省邯郸一中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1901年,美国公使承认说:“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恶棍、流氓”。他们用来庇护的依据是A.开放通商口岸B.海关管理权C.领事裁判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14.(2013届河北省邯郸一中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外敌的武力入侵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B.说明中国人民惧怕竹枪火炮C.因为吸烟中国人民内部互相仇杀D.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答案】D【解析】“未闻炮声震地”、“不见烟火冲天”可见并非是外敌入侵,因此排除A;并不是因为吸烟就会导致内部互相仇杀,也不是说中国人惧怕竹枪火炮,因此排除B、C;从“竹枪一支”、“铜灯半盏”等可知说得是鸦片,而“妻离子散”、“烧尽田地房廊”等可知是鸦片所带来的后果及危害,因此选D15.(2013届河北省邯郸一中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但结果却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其原因不包括6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B.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数量不多C.条约内容没有得到真正实施D.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购买力低下16.(2013届河北省邯郸一中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答案】B【解析】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发展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侵略中国是必然的,费正清的观点只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抹杀了战争的实质。AC不对,材料中无从体现;D不对,虽然体现了全球史观的角度,但不能说正确,鸦片战争对中国而言毕竟是侵略战争,《南京条约》等跳跃也属于不平等条约。17.(2013届河北省邯郸一中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南京条约》中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A.便利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B.便利英国掠夺中国劳动力办厂C.表明英国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D.表明英国要向中国大量投资【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南京条约》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的条约,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就是打开中国市场,题干信息也证实了这一点。A不对,倾销鸦片也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BD不对,外国在华投资设厂的资本输出要求主要体现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如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18.(2013届河北省邯郸一中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中国共产党在“二大”上提出的最低革命纲领要求: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统一中国为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从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的实践来看,这里所说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就是指A.资产阶级共和国B.社会主义共和国C.新民主主义国家D.实行多党制的国家719.(2013届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第三次教育质量检测)在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际,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致信美国总统杜鲁门:“……中国悠久的文明和她的民主个人主义终于会再显身手,中国终于会摆脱外国的羁绊,对于中国目前和将来一切朝着这个目标的发展,理应得到我们的鼓励。”这段话表明A.美国转变了对中国的根本立场B.美国对中国革命的胜利感到无可奈何C.美国准备笼络新生政权D.美国要帮助蒋介石恢复其在大陆的统治【答案】B【解析】结合两极格局的背景,艾奇逊的信中“民主个人主义”主要是指资本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摆脱外国的羁绊”,并不是指中国取得独立,而是指摆脱苏联的控制。尽管文中也提到“鼓励”之类的话,但并不意味着笼络新生的政权,从材料中也看不出帮助蒋介石的意图。结合所学,美国对中国的根本立场没有变,在两极格局下,美国对中国共产党即将在解放战争中取得胜利,感到无可奈何,但并不想支持新生的政权故选B。20.(2013届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第三次教育质量检测)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要和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