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及造血系统用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内容促凝血药与抗凝血药抗纤维蛋白溶解药与抑制药抗血小板药作用于造血系统的药物抗贫血药血容量扩充药血液凝固性与流动性的调节血液凝固系统与抗凝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和抗纤溶系统血液凝固系统内源性激活通路完全靠血管内的凝血因子逐步使因子X激活,从而发生凝血的通路。一般从因子Ⅻ的激活开始外源性激活通路被损伤的血管外组织释放因子III所发动的凝血通路。由因子Ⅶ与因子Ⅲ组成复合物,在有Ca2+存在的情况下,激活因子X生成Xa共同通路从受内或外通路激活的因子X开始,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抗凝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纤溶酶原,血浆素原)纤维蛋白溶解酶(纤溶酶,血浆素)纤溶原激活物纤溶抑制物纤溶的基本过程纤溶酶原的激活与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促凝血药(coagulants)定义用于治疗凝血因子缺乏、纤溶功能过强或血小板减少等原因所致凝血功能障碍的一类药物药物影响凝血过程药维生素K(vitamineK)凝血因子制剂或血浆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氨甲苯酸(P-aminomethylbenzoicacid,PAMBA)氨甲环酸(tranexamicacid)维生素K(vitamineK)分类脂溶性维生素KK1存在于绿色植物中K2由肠道细菌产生水溶性维生素KK3(menadionesodiumbisulfate,亚硫酸氢钠甲萘醌)、K4(menadiol,甲萘氢醌)维生素K(vitamineK)作用及机制肝脏首先合成凝血因子II、IIV、IX、X前体物质氢醌型维生素K参与该凝血因子的羧化而变为成熟的凝血因子成熟的凝血因子与Ca2+结合而具有凝血活性经过羧化反应,氢醌型维生素K转变为环氧型维生素K,后者又可经环氧还原酶的作用还原为氢醌型,继续参与羧化反应维生素K(vitamineK)临床应用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梗阻性黄疽、胆瘘新生儿因维生素K产生不足所致出血广谱抗生素引起的出血口服抗凝血药过量的解救胆道蛔虫症抗凝血药定义能通过干扰机体生理性凝血的某些环节而阻止血液系统凝固的药物主要用于防止血栓的形成和已形成血栓的进一步发展分类体内、体外抗凝药肝素体内抗凝药香豆素类体外抗凝药枸橼酸钠肝素(heparin)来源哺乳动物的许多脏器中,以肺和肠粘膜的含量最多,药用肝素多自猪肠粘膜和猪、牛肺脏中提得分子量为3~15KD,平均分子量约12KD带有大量负电荷,呈酸性肝素(heparin)体内过程大分子,不易通过生物膜,口服不被吸收,静脉给药活性半衰期与给药剂量有关,随剂量的增加而延长肝素(heparin)药理作用抗凝作用体内、体外抗凝,作用迅速抗动粥作用调节血脂作用TG↓、CM↓、VLDL↓、HLD↑保护动脉内皮作用抗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其他降低血液粘度抗炎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肝素(heparin)抗凝机制增强抗凝血酶III活性ATⅢ是丝氨酸蛋白酶的抑制剂作用于以丝氨酸为活性中心的凝血因子Ⅱa、Ⅶa、Ⅸa、Ⅹa、Ⅺa、和Ⅻa等,使之失活而产生抗凝作用肝素带大量负电荷,可与带正电荷的ATⅢ形成可逆性复合物,使ATⅢ发生构型的改变,更充分地暴露出其活性中心,从而加速ATⅢ对凝血因子Ⅱa、Ⅶa、Ⅸa、Ⅹa、Ⅺa、和Ⅻa等的灭活肝素(heparin)抗凝机制激活肝素辅助因子II(HCII)高浓度肝素与肝素辅助因子II(HCII)结合,激活HCII可提高对凝血酶抑制速率达100倍以上肝素与HCII的亲和力要比与ATIII亲和力小促进纤溶系统激活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内源性组织因子通路抑制物(TFPI)t-PA可激活纤溶系统TFPI可抑制组织因子(TF)肝素(heparin)临床应用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血栓形成和扩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应用缺血性心脏病体外抗凝肝素(heparin)不良反应出血严重出血以硫酸鱼精蛋白(protaminesulfate)解救,1mg硫酸鱼精蛋白约中和1mg的肝素,每次不能超过50mg血小板减少症用药后1~4d一过性用药后7~10d与免疫反应有关,引起血小板聚集和新血栓形成,停药,改用水蛭素其它禁忌症肝肾功能不全、出血倾向、溃疡病等低分子量肝素(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LMWH)来源分子量低于7KD的肝素,从普通肝素中分离或由普通肝素降解后再分离而得特点抗因子Xa/IIa活性比值明显增加,抗血栓作用强而抗凝血作用弱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较长,体内不易被清除分子量小,较少受PF4的抑制,不易引起血小板减少肝素与低分子量肝素作用比较香豆素类抗凝剂(coumarinanticoagulants)定义含有4-羟基香豆素基本结构的药物,为口服抗凝血药常用药物华法林(warfarin)双香豆素(dicoumarol)醋硝香豆素(acenocoumarol)华法林药理作用与机制竞争性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II、VII、IX、X前体的功能活性抑制VitK循环中相关的还原酶系,阻断VitK以辅因子形式参与羧化酶的催化反应,抑制了凝血因子II、VII、IX、X的功能活性,从而产生抗凝作用华法林体内过程无体外抗凝作用,体内抗凝作用缓慢而持久口服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达100%,97%与血浆蛋白结合,能透过胎盘口服后一般需8~12h发挥作用,1~3d达血药峰浓度高峰,停药后作用可持续数天经肝脏代谢,可经胆汁排入肠道再吸收,最终从尿中排出半衰期约10~60h华法林临床应用心房纤颤和心脏瓣膜病所致血栓栓塞髋关节手术患者预防复发性血栓栓塞性疾病肺栓塞、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用肝素或溶栓药后,常规用华法林维持3~6个月本药起效慢,对需快速抗凝者应先选用肝素,再应用香豆素类进行长期抗凝不良反应出血发生率为9%~10%,可累及机体的所有脏器。轻度出血减量或停药即可缓解,但中度或严重出血者,应给予维生素K对抗其他胃肠道反应、粒细胞增多等,华法林可能引起肝脏损害,并有致畸作用纤维蛋白溶解药(thrombolyticdrugs)药物链激酶(streptokinase,SK)尿激酶(urokinase,U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t-PA)阿尼普酶(anistreplase)重组葡激酶(recombinantstaphylokinaser-SAK)作用使血管内新鲜血栓溶解链激酶(streptokinase,SK)药理作用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内新形成的血栓均有溶解作用选择性差,呈现全身纤溶状态机制与纤溶酶原结合,形成SK-纤溶酶原复合物,引起纤溶酶原的构型改变,使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发挥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临床应用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疗不良反应全身性纤维蛋白溶解反应而引起出血,可用抗纤溶药对抗。过敏反应,可出现发热、寒战、头痛等过敏反应症状尿激酶(urokinase,UK)作用直接作用于凝血块表面的纤溶酶原,使纤溶酶原分子中的精氨酸-缬氨酸肽键断裂,形成纤溶酶,产生纤溶作用临床应用同SK,但UK不具有抗原性、不引起过敏反应不良反应出血、呕吐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t-PA天然存在于机体的血管壁、心脏等组织中的物质t-PA(或rt-PA)能选择性地与血栓中的纤溶酶原结合并激活为纤溶酶,溶解血栓。t-PA对血浆中游离的纤溶酶原以及纤维蛋白的作用很弱。所以,t-PA的溶栓作用较强,对血栓具有选择性,作用出现迅速,再灌注率高。引起出血的副作用较小主要用于心肌梗死、肺栓塞等抗纤维蛋白溶解药(antifibrinolytics)药物氨甲苯酸(P-aminomethylbenzoicacid,PAMBA)氨甲环酸(tranexamicacid)作用减少纤维蛋白的降解而产生止血作用低剂量时阻止纤溶酶原的活化高剂量时直接抑制纤溶酶的活性临床应用纤溶亢进引起的出血对抗促纤溶药物过量抗血小板药(antiplateletdrugs)定义能抑制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释放功能,阻止血栓的形成,用于防治心脏或脑缺血性疾病、外周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药物分类抑制血小板代谢酶的药物环氧化酶抑制剂:阿司匹林TXA2合成酶抑制剂及受体阻断剂:利多格雷腺苷酸环化酶活化剂:前列环素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双嘧达莫特异性抑制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的药物: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血小板GPIIb/IIIa受体阻断药:阿昔单抗血小板活化聚集血小板细胞膜磷脂磷脂酶A2花生四烯酸脂氧酶环氧酶阿司匹林类LTSPGG2PGH2PGI2合成酶TXA2合成酶PGI2TXA2血管扩张收缩血管血小板解聚血小板聚集花生四烯酸的代谢途径(cAMP↑)(cAMP↓)利多格雷双嘧达莫ADP抑制剂GPIIb/IIIa受体阻断药阿昔单抗作用于造血系统的药物造血细胞生长因子骨髓细胞生长因子红细胞生成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血小板生成素抗贫血药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药物:铁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药物:叶酸、维生素B12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治疗:激素、输血等。血容量扩充剂又称血浆代用品,用于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充有效循环血量。分类淀粉/多糖类: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蛋白/明胶类:人血白蛋白、琥珀酰明胶其他:聚维酮、缩合葡萄糖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