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一注释1.穆罕穆德:伊斯兰教的伟大先知,伊斯兰教的创始人,(571-632)麦加古莱希部落,哈希姆家族,AD610年创立伊斯兰教,AD631年颁布《麦地那宪章》创造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团体,AD628年使麦加归附伊斯兰教,标志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胜利。2.《古兰经》:“古兰”背诵之意,是伊斯兰教经典之一,是穆罕穆德受天使加百利神启所创!也是后世伊斯兰教法的最初蓝本。3.贾希利耶:蒙昧无知之意,表示伊斯兰教未创造之前阿拉伯半岛的状态。4.五功:穆罕穆德所创造的宗教仪式,分别为,念功,拜功,课功,斋功,朝功。5.希吉拉:迁徙之意,指622年先知出走麦加来到麦地那的事件,是伊斯兰教重要的转折点。6.逊尼派:伊斯兰教第一大教派,也称正统派,其政治主张:坚持哈里发必须经过协商选举产生。但需具备五个方面的条件:(1)古来什族;(2)成年男子;(3)身心健康;(4)公正,有勇气、魄力及有保卫领土所需要的其他性格特点;(5)为穆斯林所爱戴,并举行了臣服仪式。以及主张五大信仰,信先知,信经典,信天使,信使者,信末日审判。宗教经典为六大圣训集六大圣训集是指:布哈里圣训实录,穆斯林圣训实录,艾卜·达乌德圣训集,提尔密济圣训集,奈萨仪圣训集,伊本·马哲圣训集六部圣训集。7.什叶派:伊斯兰教第二大教派,意为少数派,与逊尼派相对,坚持哈希姆家族的阿里为先知的合法继承者,并且尊称阿里的后人为伊玛目。并且信奉伊玛目。经典为四大圣训录。)《宗教学大全》(al-kafifi‘Ilmal-Din),《教法学家不予光顾的人》(ManlaYabduruhual-Faqih),《教法修正》(Tahdhibal-Ahkam))《圣训辨异》(al-IstibsarfimaUkhtulifa—fihiminal-Akhbar)。8.瓦哈立派:阿里继任哈里发不久,拥护阿里的人出现分立,一部分不满阿里的下层穆斯林,组建组件军事民主派,615年暗杀阿里。9.哈里发:阿拉伯语继承者的意思,为逊尼派最高领袖,主要职务①维护穆斯林及阿拉伯领土不受亵渎保护圣城麦加和麦地那。②必要时宣布圣战,③征收赋税管理公共财富④任命官员⑤执行法律⑥讨伐叛你10.伊玛目:意为领拜人,伊斯兰教法学权威,和伊斯兰教高级学者,也是什叶派最高领袖。11.伊斯兰四大法学派:马利克派,罕百里派,哈乃斐派,沙斐仪派1.马利克派:特点法律完备,强调遵循《古兰经》和圣训录规定的法律原则,并且马利克整理圣训中的法律条文概括当时麦地那的诸多公议原则写作《圣训易读》为后世法律大全。2.哈奈斐派:继承库法学派基础,主张实行类比推理的法律原则,是伊斯兰世界最为宽容的教法学派。强调个人价值。其法学思想为伊斯兰法学最高成就。3.沙斐仪派:赋予原有教法概念以崭新含义,加大公议裁决的权利。系统阐述教法渊源,形成比较完备的法学思想。吸收麦地那学派和库法学派的精华兼收《古兰经》和圣训录还有类比推理和公议的原则。4.罕百里派:为教法学派中的保守派,既不承认个人价值,也不承认类比推理。仅仅以《古兰经》作为评判标准。12.苏菲派:苏菲一词原有羊毛之意,早期指伊斯兰教中的苦修派,后来发吸收新柏拉图注意对于精神的阐述发展为神秘主义,拥有独立的道堂和讲师毛拉。家族观念浓厚。13.伊斯玛仪派:伊斯兰教什叶派主要支派之一。亦称七伊玛目派。它是什叶派中的一个极端派别。在中世纪伊斯兰教史上,伊斯玛仪派在思想、政治、军事上均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现在,伊斯玛仪派的信徒约计700多万。14.萨拉菲叶派:什叶派分支这一伊斯,兰教极端派别的价值观和信仰宗旨,就是追随祖辈的遗训,复古怀旧,完全按照伊斯兰最高经典《古兰经》的教诲行事。政治上,萨拉菲派主张以正宗的伊斯兰教义、教规作为基本指南,以此规范国家的政治架构和社会秩序。在日常生活中,萨拉菲派坚决奉行男女“授受不亲”的原则,反对男女一起相处,拒绝同女性握手,反对女子参政和融入当代社会。并且在传播过程中以毛拉讲经为主带有大量的极端主义色彩,成为恐怖主义的温床。15.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原教旨主义者认为必须强制制止别的信仰,用暴力推行自己的‘教旨’。表达对现实的极端不满,决定采用极端方式建立《古兰经》描绘的社会,并借由宗教的外衣行驶恐怖活动。以暴力形式实现信仰,其主要参与者以无产者,和素质地下者和收极端毛拉影响年轻学生。对社会和平发展产生巨大威胁。16.四大苏菲教团:卡迪里教团,苏哈拉瓦迪教团,里法伊教团、沙兹里教团。17.中国五大教派:底木教派、虎非耶教派、哲合林耶教派、格底林耶教派、伊合瓦尼教派。这五个教派的基本信仰都属逊尼派,其教规律法又都崇信逊尼派的哈乃飞学派。二简答题1.贾希利耶政治:部落间争斗不断经济:阶级分化贫富差距大文化:人们愚昧无知,野蛮行为屡禁不止2.伊斯兰教宗旨:强调自由平等,坚持一神论,相信死后复生,通过此生善行为死后进入天堂做准备。相信末日审判。3.《麦地那宪章》的内容及其意义①建立穆斯林公社“乌玛”不分国界的穆斯林团结在一起,所有穆斯林一律平等,禁止相互仇杀。规定穆斯林国家性质即国家政权归所有穆斯林所共有。并且服从穆斯林的领导。②规定《天课》十一税。③对异教徒进行圣战④尊重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并且联合基督教犹太教反对麦加统治者统治。5.苏菲派发展历程总述苏菲派发展一共分为四个阶段①AD7世纪末到8世纪前几原因:倭马亚王朝哈里发的穷奢极欲引起下层穆斯林的不满。表现:此时苏菲派刚刚形成,此时苏菲派主张,禁欲苦行,崇尚节俭,虔诚信仰。②AD8世纪末原因:百年翻译运动的开展,东方引得与西方希腊的的哲学思想的传入。表现:由禁欲苦行逐渐发展为神秘主义,并以宗教理论形式出现,主张,以神秘主义解释教义,提出对安拉的爱的神智论,以及人主合一和思想,带有希腊的泛神论主义思想。③AD9世纪原因:苏菲主义的不断完善,以及苏菲主义神学家的不断完善。表现:提出对安拉的认识来源于人类灵魂的一种神秘的直觉,并且在认识真主的方面,提出人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冥想,全神贯注向往安拉与安拉合一。AD9世纪末原因:逊尼派叫法学家为了维护逊尼派教法的需求表现:用逊尼派的的教法观点来阐述苏菲主义,主张主独一论,提出穆斯林应该遵循教法,从基础方面进行修道。宣布苏菲派为正统派。随后在11世纪末将神秘主义解释为,爱主的直觉和认识论,摒弃了苏菲派不重功课与泛神论主张,成为伊斯兰教义学最终理论形式。伊斯兰教的对外扩张一四大哈里发时期1.四大哈里发: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阿里伯克尔:平定穆斯林内部纷争,解决各教派之间的矛盾,调节各派对立关系入侵叙利亚。欧麦尔:征服萨珊波斯王朝,征服叙利亚,征服埃及,掠夺拜占庭帝国大量土地。奥斯曼:占领呼罗珊地区,北非,以及阿塞拜疆。阿里:暂时停止入侵。二倭马亚王朝时期创立者:阿什维叶1.消灭阿布拉拉剿灭叛乱2.东征:阿富汗印度3.西征:消灭拜占庭帝国在北非的驻军,占领突尼斯马格里布,攻击西班牙,攻击法国于普瓦提埃白鱼查理马特。4.北征:中亚,帕米尔高原,拜占庭帝国5.倭马亚王朝帝国四至东起:印度河,帕米尔高原。西至:大西洋比斯开湾。南至:尼罗河流域。北至:中亚,里海。从阿拉伯王国到阿拉伯帝国Ⅰ倭马亚王朝建立者:阿什维叶,崇尚白色史称白衣大食。政治:1.规定倭马亚家族的阿什维叶继承哈里发,并且废除选举哈里发改为世袭继承哈里发。2.设立行省制,行省长官由哈里发任命,拥有军事,政治大权。3.设立驿站,改善交通环境。经济:1.行省设置税收官员为中央收去赋税2.税收制度:实行阶梯税收,将国内人口按种族和宗教信仰划分为三个等级穆斯林,麦瓦利,迪米。穆斯林只有十一税,麦瓦利除十一税外拥有人头税,迪米凡税必有。3.土地制度①.卡塔伊:哈里发分给贵族的作为收入的的土地,属于私有土地性质。由奴隶和依附农耕种,面积较小。农民也有权利获得卡塔伊,但是作为农民生产资料。②.达伊亚:比卡塔伊更大的土地,私有性质归哈里发或大贵族行省长官拥有。③.瓦克夫:清真寺的土地,用于建造寺庙施行布施,属于国有土地不许买卖。文化:在全国范围内将阿拉伯语作为官方语言。Ⅱ阿拔斯王朝时期简述:AD750年取代倭马亚王朝的统治,迁都巴格达。从此阿拉伯国家进入到了一个新时代,因阿拔斯王朝起源于波斯波斯尚黑所以被称为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的政治制度①废除阿拉伯贵族对官员的垄断,建立起多种形式的官僚体制,允许非阿拉伯人担任官职。②确立哈里发独尊地位,规定哈里发权利有真主授予,神圣不可侵犯。③建立完善的官僚体制。中央设立宰相辅佐皇帝,宰相之下设立各大部门,帮助处理中央事务。地方将地方划为24个行省,施行,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哈里发任命,担任行省长官可以是阿拉伯人,当地人,外地人担任。拥有政治军事大权。但是受到哈里发所派遣检察官监督。④设立常备军:军队由各行省招募,属于哈里发,经过严格训练,拥有强大战斗力。阿拔斯王朝的经济制度①.改革地税,将全国土地划分为两种一种为十一税土地,一种为地税土地,任何人的税收按照其所占土地的类型进行收税。②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产量。③发展手工业,积极发展本国亚麻纺织业,并积极学习中国的丝质技术。④改进航海技术,应用罗盘指南针,并且发明三角帆,促进远洋贸易的发展,促进商业发展,并且建立早期的银行组织。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形成形成原因1.地理原因:阿拉伯帝国地跨欧亚非,并且处于三大洲交汇点,交通方便,可以吸收各文明古国的思想文化成果。2.政治原因:阿拉伯帝国军事力量强大,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稳定的外部环境。3.历史原因:阿拉伯人是一个游牧民族,文化底蕴很浅,并且阿拉伯人热爱学习,并且在真主穆罕默德也重视学问,重视教育。以后历任哈里发都重视教育哈里发马蒙创立智慧宫,扶植文化事业,进行翻译运动,将东西方大量的学术著作引入阿拉伯世界,丰富并发展了阿拉伯文化。4.百年翻译运动:约8世纪中叶到10世纪历时100多年,阿拔斯帝国为了适应社会实在需要,宽展文化视野,所举行的大型翻译运动,主要翻译希腊罗马,波斯,印度,中国的科学,医学,哲学文学方面著作。例如数学方面《几何原本》哲学《亚里士多德全集》《理想国》天文学托勒密的《天文大全》。扩展了阿拉伯人的视野,也促进了阿拉伯文化的繁荣,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形成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形成主要分为两大方面其一是对其他国家的征服中形成的其二是通过百年翻运动形成的。阿拉伯帝国具有极其强大的攻击性在国家建立之初之时就不断向周边进行侵略和扩张通过侵略和扩张,使得其他国家被阿拉伯所征服,但是阿拉伯人除了宗教意外其他一无所有,为了更好的管理被侵略地区阿拉伯人又进一步学习当地文化,所以被侵略地区的文化就并入了阿拉伯文化之中。的文化百年翻译运动,通过对东西方的文华典籍的翻译从而获得营养。通过借鉴东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从而产生自己的文化。通过这两种途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最终形成。阿拉伯文化的特点1.多元性,通过百年翻译运动,吸收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希腊罗马文明,以及中国文明,吸收各种文明的长处融合而成一种新文明。2.宗教性:由于阿拉伯文化是信仰伊斯兰教诸民族共同创造的深受伊斯兰教影响所以被称为伊斯兰——阿拉伯文化。伊斯兰文化的主要成就1..文学艺术方面:以波斯和印度的传统故事《一千个故事》为蓝本整理编辑成了文学巨著《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夜》内容丰富,包括寓言,童话,民间故事,名人轶事表达了阿拉伯人民勤劳勇敢,富于智慧,爱憎分明的良好品德,是阿拉伯文的瑰宝,对欧洲文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2.历史地理学:①泰伯利的《历代先知与帝王史》《古兰经注疏》。前一步是世界编年体通史讲述从真主创世到AD915年为止。以阿拉伯民族为主体旁及各民族历史。后一部则是公认的古兰经注解,保存了大量的有价值的史料。②被誉为“阿拉伯的希罗多德”的马苏迪的《黄金草原》全书共分为四卷,第一卷为西方各国历史概要,后三卷为阿拉伯——伊斯兰帝国通史。设计历史,地理,政治,宗教,风俗,文物和典章制度各方面历史。是一部史地百科全书。是研究阿拉伯帝国不可缺少的文献。3.地理学:花剌子密的《地形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