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曹雪芹家谱:曹锡远——曹振彦——曹玺——曹寅——曹颙、曹頫——曹雪芹身胖,头广而色黑。赠曹雪芹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衡门僻巷愁今雨,废馆颓楼梦旧家。司业青钱留客醉,步兵白眼向人斜。何人肯与猪肝食?日望西山餐暮霞。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唇如朱砂者,令妻。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眉头常蹙,主早年克伤见孤单。不哭常泪,必主伤克,晚景孤单,一双流泪眼,只会送人亡。——《神相全编寡宿格》第一点,天资聪颖但思想庸俗。论才情,宝钗堪与黛玉比肩,黛玉是“仙才”,宝钗是“全才”。经史子集全通,而且对画论也有见解,医学药理知之甚笃,甚至参禅论道也颇有见地。如此才情卓著,为她的“动人”凭添了优雅智性的神韵。而另一方面,宝钗秉持世俗的理教,谨守封建妇德,几乎放弃个人的感情和追求,尽心尽力地维持着封建时代贵族女子正统风范,一步一步实现她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人生理想。她劝宝玉“讲仕途经济”、劝黛玉“不要看《西厢记》杂书分心,要专心女红”等故事情节都充分证明宝钗的思想庸俗。宝钗的所有人情练达都因这个最终理想而带了明显的功利色彩,将纯情少女本该有的朝气和灵性完全掩盖了。第二点,热情宽厚和冷酷无情并存。正如脂砚斋所评:“待人接物不亲不疏,不远不近,可厌之人末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她理解湘云的苦衷,代她出资筹办螃蟹宴,还体贴入微地怕损伤了她的自尊心。她保护着“平生遭际实堪伤”的香菱,使香菱免遭第二次被卖的悲惨命运。即便对人人厌恶的赵姨娘,宝钗也不歧视。邢岫烟的冬衣当掉了,处境窘迫,她命莺儿瞒住众人取了回来。如此等等,宝钗都给予了及时的援助,不但如此,她非常小心不把这些事张扬,给当事人留足体面。同时,宝钗又是冷酷无情的,金钏跳井事件。第一点,自尊与自卑并存。出身名门,父亲林如海“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而且官居巡盐御史。黛玉从小聪明清秀,绝丽无双,气质脱俗,淡雅若仙。但是,自家道中落后,黛玉孤苦无依,寄人篱下,过的是一种繁华中的苍凉生活。她没有真正贴心依靠的人,也没有什么属于自已的财产,绝顶的聪明和满腹的才华害了她,成就了她多思多虑,多愁善感的个性。同时孱弱的身体加剧了她对生命的幻灭感,缥渺无望的爱情煎熬着她易伤的心。在色欲与物欲横流的贾府她是个弱者,是个无关紧要的寄食者,她的心理无法承受这样的事实,只有用清高孤傲来防卫自已,所以表现得日益尖刻与小心眼。那不是林家的人。林家的人都死绝了,没人来接她的,你只放心吧。那些顽话都是我编的,林家实没了人口,纵有也是极远的。族中也都不在苏州,各省流寓不定。纵有人来接,老太太必也不放去的。第二点,小心眼和坦诚并存。比如周瑞家的送宫花、宝玉探宝钗等情节反映出黛玉的小心眼。但是,黛玉的小心眼正是她坦诚的表现,她不会在人前遮遮掩掩,完全是真性情的流露,比如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这一回,她向宝钗说的一番话,就如一篇深刻的自我反省。在这里,我们看到这位少女自尊得有点偏执的内心世界,又变得虚怀若谷、率真坦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