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全国卷3课件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8高考语文全国卷三•1.B•[解析]此题考查对观点的理解。•A项错误,原文第二段陈述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选项武断地表述为“缺乏有机统一”;•B项正确,见原文第三段;•C项错误,原文第四段是“具体的意义共同性”,而不是选项的“抽象的意义共同性”;•D项错误,原文第五段说这些“是意义重大的”,而不是选项说的“根本原因”。•2.C•[解析]此题考查论证,这种题型从2017年全国卷开始出现。•A项正确,是对原文第二段“目前”现状的转述,是“目前”现状,当然就“有其现实的指向”;•B项正确,文章从三个不同层面谈城市文明弹性问题,区分了层面,文章第三段谈到城市发展的周期和阶段问题;•C项错误,以偏概全,选文在论证文明弹性的三个概念时,“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只在制度弹性有体现;•D项正确,原文就是通过文明弹性的概念来论证“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问题,第五段“保持……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建构……”是对途径的总结。•3.A•3.A•[解析]此题考查根据原文进行推论。•A项错误,“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是不同的三个方面,三者不具有交叉关系、层进关系、条件关系,推断无依据;•B项正确,见原文第三段;•C项正确,见原文第四段;•D项有疑问,选项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原文找不到依据,估计选文进入试题后,对原文进行了删节,原文有这样的论述,有这样的观点。(第四段第二、三行有一点论述)4.B考查对文本内容理解的理解错误错在“这形象来自先行者的大脑信号”,选文第段说“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幕上”。•5.•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6.•①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是“幻想”的基础。本文情节的基本框案,即地球灾难及文明重生,就是在宇宙科学基础上演绎的;而文中细节如宇宙飞船的星际航行、虚拟游戏、视频眼镜等,都已是或部分是科学事实。•②科幻小说中的“幻想”虽然立足于“科学”,但更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人文关怀与科学意识融汇在一起。本文幻想出来的“宏纪元”与“微纪元”,有一定科学因素,主旨则是对人类文明的思考。•7.D•A项正确,综合图1图2设题,命题重在读懂图意,题目简单答案明显。•B项正确,只针对图1设题,命题重在读懂图意,题目简单答案明显。•C项正确,只针对图2设题,命题重在读懂图意,题目简单答案明显。•D项错误,只针对图1设题,但命题方向变为考查根据图意进行推论,错误点就在“其市场码洋规模与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的推论是不存在的。•8.A•A项正确,原文见材料一第二段。•B项错误,原文见材料一第一段,“其业态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系无中生有。•C项错误,原文见材料一第二段,“借助已有的数字出版部门”属于混淆已然与未然。•D项错误,此项需注意“带来新的增值”,从材料三看,带来新的增值不包含“电子图书的销售”,且“图书作为传播平台”也错,原文表述的是“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台”。•9.•①开始数字化转型,并与新兴媒体融合;•②营销模式多元化,赢利模式多样化;•③图书的传播速度加快,信息获取方式也发生转变。•答案分散在材料一三中,要注意的是必须进行归纳概括,而不是简单抄出原文句子。原文可以找到5点,从内容传播途径、营销模式赢利模式、信息获取方式改变三个方面归纳概括成为3点。•10.D•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以对文言进行正确断句的能力,试题为常规题。•“永昭陵”是北宋帝陵名称,“京西转运使”是官名,“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明显讲不通,A项错误,同时判断C项错误。•“以”是凭借的意思,“荫”是庇荫的意思,“以父仲淹荫”即凭着父亲范仲淹的庇荫,讲解通顺,判断BC项两项错误,由此得出答案D。•11.C•A项属于宫室建筑类,判断点难点在“陵墓建成后,还需……”,此处可依据常理判断为正确。•B项属于典章制度类,一看便知正确。•C项属于职官沿革类,判断点一是“指开封府前任府尹”,从原文“方务去前之苛”可判断此处表述正确;二是“‘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此处出现错误。“令尹”是春秋战国时楚国执政官名,相当于宰相,此处混淆了“令尹”与“尹”这两个不同时期、不同职权的职官名。三是“是知府的简称”。“知府”是明朝才正式有的官职名,宋朝时府的地方长官叫“知府事”。因此,把“知府”说成是“尹”的简称,混淆了古代职官的朝代。•D项属于姓名字号类,三句话三个判断点,均为正确。•12.D•A项对应原文是“永昭陵建……琦是其对”,选项表述正确。•B项对应原文是“出知遂州……命释其株连者”,选项表述正确。•C项对应原文是“知开封府……徽宗从之”,选项表述正确。•D项对应原文是“纯礼沉毅刚正……提举崇福宫”,选项中“王即借纯礼宴请辽使事”表述错误。从“诜馆辽使”看,宴请辽使的人是王诜,范纯礼只是“主宴(主持宴会)”。?•13.•(1)正尽力去除先前的苛责,尚且担心做得不够,哪有宽松成为祸患的呢。•“方务”“犹虑”“岂有”•13•(2)愚人粗鲁无知,如果以叛逆定罪,恐怕会辜负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蔽罪”“辜”“好生”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14.A•A项重点考查修辞手法,表述错误。判断点有二,一是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感,二是提问的方式。从全诗看,作者并未对精卫填海感到困惑,要不怎么会表达对精卫的崇敬呢?从句意看,作者使用的是反问开篇,而不是提问(提问也就是设问,命题人换了一个说法而已)。•B项、C项考查诗句内容的理解,表述正确。•D项考查诗歌语言特点,链接到初中课文,体现高考与教材的对接。该项表述正确。•15.•观点一:同意。•①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②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15.观点二:不同意。•①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②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16.•(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3)小楼昨夜又东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7.B•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结合“迁徙盛举”看,此句重在表达声势雄壮,使用正确。•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声威”是声势威风,多用于人,使用对象错误。•随遇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也有拘守陈规,不敢变易的意思。•句中的对象是“驻地”,也就是动物生存的环境,使用正确。•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多用于人,含贬义,本句不含有贬义,感情色彩错误。•宵衣旰食: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对象错误。•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使用正确。•引人入胜: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句中说“故事”,使用正确。•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对象错误。•17.•做这样的题有一个小技巧,在根据语境难以判断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排除法.•方法是先从自己最熟悉的成语、自己最有把握判断的句子开始排除,•比如从“随波逐流”开始排除AD两项,进入四选二;再继续在BC两项中排除,比如排除“宵衣旰食”,答案就出来了。•一般说来,命题人会在试题中设置最明显的错误、不太明显的错误、最不明显的错误、没有错误等不同类型的选项,排除法是可以运用的。•18.B•原文句子属于搭配不当的错误,•一是“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中“通过”与“作为参照”搭配不当;•二是“获得”与“方向”搭配不当。•“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正确表述应该是“通过海岸线等参照物”或“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获得方向”正确表述应该是“辨别方向”,当然“辨明方向”“辨识方向”似乎也可以,但“辨析方向”似乎肯定不行,因为“辨析”是辨别分析,应该是人特有的思维,用在动物身上似乎不当。A项两处错误均有,B项正确,C项第二处错误,D项第一处错误。•19.C•此题重点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命题人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让答题者选择其中最恰当的一句。•解答此题,应特别注意上文的叙述主体和句式特点,还要注意同下文的衔接是否顺畅。从叙述主体看,括号前讲的是“迁徙的方向感”,它理应成为主语,因此可首先排除BD两项。然后比较剩下的AC两项,不难发现A项“被遗传”说法的错误。•20解析:此题重点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语体色彩与表达对象。题干指出这是“一封信”,暗示应为书面语体,信一开头使用的“获悉”一词,再次明确是书面语体。由“隆重庆贺先生”可知,这是一封写给尊长的信,暗示我们应对尊长使用敬词,对自己使用谦辞。“教书”是口语,同前面书面色彩较浓的“获悉”语体色彩不搭配,应改为书面语色彩较浓的“从教”。“光临”是敬词,用在表述对对方的尊重,不能用于自己,应改为“前往”或“参加”。“惠赠”是敬词,不能用于自己,应改为表示尊敬的“敬赠”或“奉上”。“先睹为快”不能用于对方,可改为敬词“斧正”或“指正”。“快来了”口语色彩较浓,可改为书面语体的“将至”或“将临”。•20.示例:•①“教书”改为“从教”;•②“光临”政为“前往”或“参加”;•③“惠赠”改为“奉上”“奉送”或“敬赠”;•④“先睹为快”改为“指正”或“斧正”;•⑤“快来了”改为“将至”或“将临”。•21.解析:•[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框架图内容。读图应该从左往右。•左图圆圈中的“拒绝”照应题干中的“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一语,而四个方框内写的则是四种反应的具体内容,因此答案必须将四种反应完整的写进去,•同时注意词语准确,表达清晰,符合字数要求。•21.示例:•面对拒绝,有人会说“算了”,然后结束这件事,另作打算;•有人会说“好吧”,心中闷闷不乐,感觉被挫败;•有人会问“凭什么”,随后不断怀疑、批判;•有入会问“为什么”,接着分析原因,再作尝试。•22.•题目要求考生关注时代发展的鲜明主题、战略安排、价值追求和历史使命,在纵向把握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标语背后的内涵和方向,理解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内涵,深刻领会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与挑战,不忘初心,砥砺奋进。•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三条标语浓缩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历程,是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任务与时代精神的缩影。三条标语,代表三个时代的任务,三句标语的核心内涵,在于体现出“新时代、新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发展本身的要求也不断深化。•第一条关键信息是抓好“时间”和“效率”谋发展,•第二条提取出关键的信息是“生态与发展”,•第三条提取的关键信息是“雄安”和“长征路”。•标语是一个时代的切面,在历史的发展中,找好不同时期的定位,阶段任务不同,发展是核心命题。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