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文化概念的界定文化的意义:文化与经济、政治第二单元为什么是什么中国文化文化一般第三单元第四单元怎么办怎么看文化自身发展的一般过程文化的传承:传播、继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精髓文化认同: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文化选择:当代文化生活[导入新课]文化,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个词汇,那么什么是文化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文化是知识,有知识就是有文化,比如说某某是个文化人;有人认为,文化是音乐、戏剧等艺术。你认为什么是文化?让我们进入新课的学习,一起来探讨什么是文化。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体味文化社区班级家庭学校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文化现象?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一、文化“万花筒”古今文化龙图腾公元前4000多年苏美尔人楔形文字守墓神阿努比在为法老安葬前做法事摩崖石刻中国印2008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时间上)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奥运文化3、文化现象:无处不在(空间上)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旅游文化(《吾国与吾民》)北方的中国人,习惯于简单质朴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身材高大健壮,性格热情豪放,吃大葱,爱开玩笑。他们是自然之子。他们致使中国产生了一代又一代的地方割据王国。在长江以南,人们会看到另一种人。他们习惯于安逸,勤于休养,老于世故,头脑发达,身体退化,喜爱诗歌,喜欢舒适。他们是圆滑但发育不全的男人,苗条但神经衰弱的女人。他们喝燕窝汤,吃莲子。他们是精明的商人,出色的文学家,战场上的胆小鬼。在中国正南的广东,我们看到另一种中国人。他们充满了种族的活力,他们有事业心、无忧无虑,挥霍浪费,好斗,好冒险,图进取,脾气急躁,在表面的中国文化之下是吃蛇的土著居民的传统。由此可知: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国家,文化是不同的。4、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文化生活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阅读思考:(1)人是否天生就有文化?文化是怎么来的?(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某人有文化,某人无文化”,“某人文化程度高,某人文化程度低”。你能说说这里的“文化”与《文化生活》中的“文化”的关系吗?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二、文化是什么重点1、含义: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内容包括(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2)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其实质是精神现象。练习:我们要讲的“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下列属于文化的是()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自然科学③技术④语言、文字⑤选举人大代表⑥企业的信誉和形象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C上面古树土堡是文化吗?将古树土堡开辟成旅游区或拍摄成艺术作品能称得上文化吗?两者有什么区别?请思考古树土堡本身不能称之为文化。将古树土堡开辟成旅游区或拍摄成艺术作品则属于文化。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纯粹自然的东西,而后者是经过人的实践活动,经过人的劳动,渗透了人的精神活动,成为人精神活动的产品,因而成为文化。结论: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相对于自然而言)文化的特点材料一:韩愈在《师说》里写到:“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材料二:如把一个刚刚出生的中国婴儿托付给一个美国白人家庭抚养,他一定是说英语并用刀叉吃饭。如把一个刚刚出生的美国白人婴儿托付给一个普通中国家庭抚养,他一定是说汉语并用筷子吃饭。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什么?结论:作为人的一种文化素养,它不是天生的,而是人类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是需要培养的。文化的特点文物、艺术品、书籍、光盘、互联网中承载着大量的历史和现实中的文化,除此以外,还衍生出了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作为人的一种精神活动和产品,并不是一种“纯”精神活动和“纯”精神产品。结论: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的特点2、文化的特点(深入理解什么是文化)第二,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体验、参与、教育培养出来的。第三,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2.张家界、九寨沟的自然风光3.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4.大汶口文化遗址5.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6.克隆技术7.伦理道德观念8.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9.乡镇企业10.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国家统治机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1)广义的“文化”是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用来区分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活动和人的活动。这种广义的“文化”概念与“文明”的含义相近。(2)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化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3)我们所说的“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3、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三、文化的力量1、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静态形式:思想、理论、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动态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2、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情景导入(3min):视频播放赈灾晚会《爱的奉献》案例一:文化的力量不是抽象和虚无缥缈的,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当汶川地震、举国神伤之时,文化成为灾区军民赖以生存、斗争的精神食粮:一台晚会《爱的奉献》,49个国家和地区争相播放,创造了5.5亿的国内收视纪录,现场募得15.1亿元的善款……案例二:犹太民族亡国近2000年,1948年才立国,2000年的亡国历程中她的民族分散在世界各地。一般而言,一个民族如果亡国2000年,这个民族早就被别的民族同化了,但是犹太民族为什么在亡国2000年后还能复国,还能成立以色列国呢?因为犹太民族虽然国家亡了,但她的什么没有消亡?她的文化、她的信仰没有消亡,他们民族的文化被保留了下来,于是他们就有了凝聚力,有了复国的基础。B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会把人引向歧途。C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不同学科、不同学者在使用“文化”概念时往往不同,《文化生活》中所讲的“文化”是指•A.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B.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C.文学艺术、科学知识、思想道德和人们受教育的程度•D.建筑、道路、文物、工具等一切已经“人化”的自然•根据文化的形式,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文化的是()•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国务院总理向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③学生在教室里学习④农民种植果树⑤为抗议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外交部召开新闻发布会•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⑤D.②③⑤•下列对于文化的理解中,正确的是()•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出来的•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③文化是与自然界同时产生的•④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在都市,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特有的乡土气息。这说明A.不同区域在文化上毫无相通之处•B.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相同的文化环境•C.不同文化环境的差异是可以完全消除•D.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B.物质的活动和精神的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2010广东).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句诗可以体现•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③文化具有继承性•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