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什么是寓言?1.概念: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2.篇幅:大都简短。3.主题:言在故事,意在道理,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4.写法: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5.起源: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6.外国寓言作品中,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和《伊索寓言》: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用这些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汇编成《伊索寓言》。明代传入中国。《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狼与小羊》《狮子与野驴》《乌龟与兔》《牧人与野山羊》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自学:这两篇分别讲了什么故事?寄托什么道理?批注在书上。故事:(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经过结果如何)。道理:(一句话概括)。探究:体会寓言的讽刺性和哲理性特点品读下面3个句子,可否进行如下改动?为什么?1.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是否受到尊重。2.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赫尔墨斯又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3.赫尔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赫尔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于是问道。讽刺?哲理?——赫尔墨斯爱慕虚荣、狂妄自大、自命不凡——爱慕虚荣、狂妄自大的人往往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应用:体会寓言的讽刺性和哲理性特点品读:《蚊子与狮子》,挑选一个你觉得最能体现人物形象的句子,谈谈其中的讽刺性和哲理性。建议你这样说:我找的是某某句子,从其中的某某词我能读出作者讽刺了谁的什么性格特点,从中明白道理。测评:仿照《伊索寓言》的结构,给下面的寓言补充一个结尾。苍蝇与蜜房里有蜜漏流出来,许多苍蝇便飞去饱餐起来。蜂蜜太甜美了,他们舍不得走。然而,就在这时他们的脚被蜜粘住,再也飞不起来了。他们后悔不已,嗡嗡乱叫:“我们真不幸,因贪图一时的享受而丧了命。”。对于许多人来说,贪婪是许多灾祸的根源作业•预习《穿井得一人》和《杞人忧天》,移注释,并翻译第一篇。《吕氏春秋》杂家代表著作。由战国末秦相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先秦吕不韦预习检测:先解释红色词,再翻译句子。*译句法:直、补、调穿井得一人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2.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3.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4.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国有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浇田,经常要有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挖了一口水井后,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说这件事就传播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中的人相互讲述这件事,使宋国国君听到了这件事。预习检测:先解释红色词,再翻译句子。*译句法:直、补、调5.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6.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7.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丁氏回答道:“(家里打了井,不必派人到外打水)得到一个人的使唤(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没听到。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自学:《穿井得一人》这篇寓言讲了什么故事?寄托什么道理?故事:(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经过、结果如何。道理:(一句话概括)。探究:体会寓言的讽刺性和哲理性特点品读《穿井得一人》,挑选一个你觉得最能体现人物形象的句子,谈谈其中的讽刺性和哲理性。人物提示:丁氏、闻而传之者、国人建议你这样说:我找的是某某句子,从其中的某某词我能读出作者讽刺了谁的什么性格特点,从中明白道理。道理:丁氏——说话要防止歧义。闻而传之者、国人——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查的话,不要轻信流言蜚语国君(非讽刺)——对待传闻应审慎,要调查研究,去伪存真。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列子》是道教经典之一,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净无为。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其中很多故事都写得很生动,有较高的文学和思想价值。杞人忧天列子中伤()星宿()中:宿:中间()宿舍()躇()步跐()蹈zhòngzhōngxiùsùchúcǐ杞人()qǐ舍然()宿舍()shìshè充塞()sè预习检测:先解释红色词,再翻译句子。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2.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3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又有个人为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为何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人说:“天如果真是积聚的气体,那日、月、星辰就不会掉下来吗?”预习检测:先解释红色词,再翻译句子。4.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5.其人曰:“奈地坏何?”6.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7.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积聚的气体中能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那人又说:“地陷下去怎么办?”那个杞国人放心了,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说:“地,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各方的虚空之处,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为何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自学:《杞人忧天》这篇寓言讲了什么故事?寄托什么道理?批注在书上。故事:(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经过、结果如何)。道理:(一句话概括)。探究:体会寓言的讽刺性和哲理性特点品读《杞人忧天》,挑选一个你觉得最能体现人物形象的句子,谈谈其中的讽刺性和哲理性。人物提示:杞人建议你这样说:我找的是某某句子,从其中的某某词我能读出作者讽刺了谁的什么性格特点,从中明白道理。道理:杞人——讽刺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要消除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1晓之者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2晓之者曰:日月星辰,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3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根据自已掌握的自然知识,小组合作探讨,看看文中“晓之者”的话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是不科学的?小知识:1.日月星辰有的是气体团,有的是固体团,它们都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它们有的发光,有的不发光。2.九大行星=太阳系;太阳系+及其他恒星=银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茫茫宇宙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在当时看起来是“傻子”的杞人,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认知的扩大,现在看来他却是多么有远见的人;如今的地球已经有很多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气温升高……让我们为今天的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