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一阶逻辑的基本概念24.1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在一阶逻辑中,个体词、谓词、量词是命题符号化的三个基本要素。3个体词是独立存在的客体,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例如:小王、玫瑰花、黑板、自然数、3、思想、定理等都可以作为个体词。个体词个体常项:表示具体的或特定的个体的词用小写的英文字母a,b,c…表示个体变项:表示抽象的或泛指的个体的词用小写的英文字母x,y,z…表示4个体域(也称论域):个体变项的取值范围个体域可以是有限事物的集合,如{1,2,3}、{a,b,c}、{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等也可以是无限事物的集合,如整数集合、实数集合等。特别的,当无特殊声明时,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的集合作为个体域,称为全总个体域。个体词5谓词是用来刻画个体词的性质或个体词之间关系的词语。例如:指出下面四个陈述中的个体词和谓词(1)π是无理数。(2)王明是程序员。(3)小王与小李同岁。(4)x与y具有关系L。个体词:“π”,“王明”,“小王”,“小李”,“x”,“y”谓词:“…是无理数”,“…是程序员”“…与…同岁”,“…与…具有关系L”谓词个体词的性质个体词之间关系6谓词的分类(1)谓词常项:表示具体性质或关系的谓词用大写英文字母F,G,H,…表示例如:“…是无理数”,“…是程序员”,“…与…同岁”是谓词常项,可以用F表示“…是无理数”,G表示“…是程序员”,H表示“…与…同岁”(2)谓词变项:表示抽象的或泛指的谓词也用大写英文字母F,G,H,…表示,F,G,H,…表示的是谓词常项还是谓词变项要根据上下文而定例如:“…与…具有关系L”是谓词变项7谓词应符号化成个体词和谓词的联合体的形式如F(a)、F(x)、F(a,b)、F(x,y)等F(a)表示个体常项a具有性质F;F(x)表示个体变项x具有性质F;F(a,b)表示个体常项a,b具有关系F;F(x,y)表示个体变项x,y具有关系F。例:(1)π是无理数。(2)小王与小李同岁。令F(x):x是无理数H(x,y):x与y同岁8谓词的元一个谓词中所包含的个体变项的数目称为该谓词的元数。含有n(n≥1)个体变项的谓词称为n元谓词。常用P(x1,x2,…,xn)表示n元谓词。一元谓词通常表示个体变项具有性质P;n(n≥2)元谓词通常表示个体变项之间具有关系P。不带个体变项的谓词称为0元谓词。例如:F(a),G(a,b),P(a1,a2,…,an)都是0元谓词。9解:(1)令F(x):x是素数,a:2,b:4则命题符号化为:F(b)→F(a)(2)令G(x,y):x大于y。a:4,b:5,c:6则命题符号化为:G(b,a)→G(a,c)例将下面命题用0元谓词符号化。(1)只有2是素数,4才是素数(2)如果5大于4,则4大于6命题的谓词符号化步骤:(a)找出谓词、个体词常项(b)符号化谓词和个体词常项(c)使用符号化了的谓词和个体词以及逻辑运算符对命题符号化10有些命题除了个体词和谓词之外,还有表示数量的词。例如:(1)所有的人都呼吸。(2)有的人用左手写字。11量词是表示个体常项或变项之间数量关系的词。量词分为两种:(1)全称量词:对应日常语言中的“一切”,“所有的”,“任意的”,“每一个”等等,用符号“”表示。用x表示对个体域里的所有个体,xF(x)表示个体域里的所有个体都有性质F。xyG(x,y)表示个体域里的任意两个个体都有关系G。量词(2)存在量词:对应日常语言中的“存在”,“有一个”,“有的”,“至少有一个”等词,用符号“”表示。用x表示个体域里有的个体,xF(x)表示个体域里存在个体具有性质F。xyG(x,y)表示个体域里存在两个个体具有关系G。12例在个体分别限制为(a)和(b)条件时,将下面两个命题符号化:(1)所有的人都呼吸。(2)有的人用左手写字。其中:(a)个体域D1为人类集合(b)个体域D2为全总个体域解:(a)个体域为人类集合令F(x):x呼吸;G(x):x用左手写字(1)命题符号化为:xF(x)(2)命题符号化为:xG(x)个体词“人”需不需要进行符号化?13(b)现在假设个体域D2是全总个体域这时,xF(x)和xG(x)不能表示原命题的意义了,因为(1)所有的人都呼吸。所有的个体都呼吸。(2)有的人用左手写字。有的个体用左手写字。所以个体域是全总个体域时,命题应转述为:(1)对于任意的个体,如果它是人,则它是要呼吸的。需要引进一种新的谓词(特性谓词)将人与其它事物区分开来令M(x):x是人。使用特性谓词M(x),所给命题就可以符号化为:(2)存在着个体,它是人并且用左手写字。(1)x(M(x)→F(x))(2)x(M(x)∧G(x))14例在个体域限制为(a)和(b)条件时,将下列命题符号化:(1)对于任意的数x,均有x2-3x+2=(x-1)(x-2)(2)存在数x,使得x+5=3其中:(a)个体域D1=N(自然数集合)(b)个体域D2=R(实数集合)解:令F(x):x2-3x+2=(x-1)(x-2);G(x):x+5=3命题(1)的符号化均为:xF(x)命题(2)的符号化均为:xG(x)个体域为(a)时,(1)为真命题,(2)为假命题在个体域限制为(a)和(b)条件时个体域为(b)时,(1)为真命题,(2)为真命题15使用量词时的注意点(1)在不同的个体域中,命题符号化的形式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2)在引入特性谓词后,使用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符号化的形式是不同的(3)同一个命题,在不同的个体域中的真值可能不一样(4)如果事先没有给出个体域,都应以全总个体域为个体域16例将下列命题符号化。(1)所有的人都长着黑头发。(2)有的人登上过月球。(3)没有人登上木星。(4)在美国留学的学生未必都是亚洲人。解:本题未给出个体域,因而以全总个体域为个体域令M(x):x为人(1)令F(x):x长着黑头发可将命题转述为:对所有个体而言,如果它是人,那么它就长着黑头发。命题符号化为:x(M(x)→F(x))17(2)有的人登上过月球。令G(x):x登上过月球可将命题转述为:存在着个体,它是人并且登上过月球。命题符号化为:x(M(x)∧G(x))(3)没有人登上木星。令H(x):x登上过木星命题可看成:“有人登上木星”的否定。命题符号化为:┐x(M(x)∧H(x))命题也可看成:所有人都没登上木星命题符号化为:x(M(x)→┐H(x))18(4)在美国留学的学生未必都是亚洲人。命题可看成“存在在美国留学的学生不是亚洲人”。令F(x):x是在美国留学的学生;G(x):x是亚洲人命题符号化为:x(F(x)∧┐G(x))或者命题可看成“在美国留学的任意学生都是亚洲人”的否定。命题符号化为:┐x(F(x)→G(x))1920例使用多元谓词将下列命题符号化。(1)兔子比乌龟跑得快。(2)有的兔子比所有的乌龟跑得快。(3)并不是所有的兔子都比乌龟跑的快。(4)不存在跑的同样快的两只兔子。解:本题未给出个体域,因而以全总个体域为个体域令F(x):x是兔子;G(y):y是乌龟;H(x,y):x比y跑的快;L(x,y):x和y跑得同样快(1)兔子比乌龟跑得快。可将命题转述为:对于任意的两个个体x和y,如果x是兔子,并且y是乌龟,那么x比y跑得快。命题可以符号化为:xy(F(x)∧G(y)→H(x,y))21(2)有的兔子比所有的乌龟跑得快。可将命题转述为:存在着个体x,x是兔子,并且对于所有的个体y,如果y是乌龟,那么x比y跑得快。命题可以符号化为:x(F(x)∧y(G(y)→H(x,y)))可以写成:xy(F(x)∧(G(y)→H(x,y)))(3)并不是所有的兔子都比乌龟跑得快。命题可看成“兔子比乌龟跑得快”的否定命题可以符号化为:┐xy(F(x)∧G(y)→H(x,y))命题也可看成“存在着兔子和乌龟,兔子跑得不比乌龟快”则命题可转述为:存在两个个体x和y,x是兔子,y是乌龟,并且x跑得不比y快。则命题也可以符号化为:xy(F(x)∧G(y)∧┐H(x,y))22(4)不存在跑的同样快的两只兔子。命题可看成“存在跑的同样快的两只兔子”的否定命题可以符号化为:┐xy(F(x)∧F(y)∧L(x,y))命题也可看成“任意的两只兔子跑的不一样快”命题也可以符号化为:xy(F(x)∧F(y)→┐L(x,y))23使用多元谓词符号化命题时的注意点:(1)使用n元谓词符号化命题需要n个量词。(2)有些命题的符号化形式可以不止一种。(3)多个量词同时出现,不能随意颠倒它们的顺序,颠倒后会改变命题的含义。例如:考虑个体域为实数集,H(x,y)表示“x+y=10”。则命题“对于任意的x,都存在y,使得x+y=10”的符号化为:xyH(x,y),命题为真命题。颠倒顺序后,得yxH(x,y),这表示“存在y,对任意的x有x+y=10”,显然是假命题。24思考:符号化命题:张三的父亲是校长。解一:令F(x):x是校长,a:张三的父亲命题符号化为F(a)解三:令F(x):x是校长,G(x,y):x是y的父亲M(x):x是人,a:张三命题符号化为x(M(x)∧G(x,a)∧F(x))解四:设F(x):x是校长,f(x):x的父亲,a:张三命题符号化为:F(f(a)))谓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函数则是一个短语解二:令F(x):x的父亲是校长,a:张三命题符号化为F(a)25例:符号化下列命题。(1)所有实数的平方是非负的。(2)对于任意的实数x与y,总存在实数z,使得x+y=z。解:(1)设F(x):x是实数,f(x):x的平方,G(x):x非负命题符号化为:x(F(x)→G(f(x)))(2)设F(x):x是实数,G(x,y,z):x+y=z命题符号化为:xy(F(x)∧F(y)→z(F(z)∧G(x,y,z)))或设F(x):x是实数,f(x,y):x+y,H(x,y):x=y命题符号化为:xy(F(x)∧F(y)→z(F(z)∧H(f(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