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意境概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三)——鉴赏诗歌的意境所谓“意”,指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在理解、认识现实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典型感受,是“情化的理”,又是“蕴理的情”;所谓“境”是诗人所描写的具体景物,即鲜明的生活图画,是从大量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富有特性的艺术形象。“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诗歌的意境,是诗美的集中体现,是诗歌突出的艺术特征。意象和意境的区别: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一些砖石。高考这类题型常用以下提问方式:1.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2.本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例1](2011·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琅玡溪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琊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译文•寂寥的空旷深山中,山顶的积雪融化,渐渐汇成小溪,不断上涨。游客们有的在溪水中悠闲的泛舟,有的在一旁漫步于横跨着溪水的简易木桥到达彼岸。不知道这溪水的源头(在哪里),离这是远是近,只看见那山中的落花从水上流出。•琅琊山历史上亦有“溪山”之称。此诗开头两句描绘了琅琊溪冬去春来,雪融水涨的画面,并状写了游人们为欣赏这美丽的山水而渡溪过桥的情景,反映了琅琊溪景色之美以及作者对此美景的喜爱。结尾两句从溪水飘流落花来写溪流之源头,因见有山中落花从水上流出,源头当在山中无疑,有暗示美景更在深山幽境之意。这两句实写山花随流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以实喻虚,充分引发了读者的想象。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与意境创造的理解,全诗仅四句,很显然一、二、四三句,共创造了四个场景,即四幅画面。只要用简短的话概括画面内容即可。感情主要是对山水的喜爱并乐在其中。可联系初中学过的《醉翁亭记》来帮助理解。不能只看注释中“被贬滁州”就联想到“悲伤”、“壮志难酬”之类的,切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答:(1)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玡山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句进行解析•【解析】本题是诗歌表达技巧的考查。“虚实结合”关键是要区分哪是虚,哪是实;随流水流出的花是“实”,由此而产生的猜想都是“虚”。《桃花源记》里“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借到这里,就是最好的想象中的美景。要求是“解析”,其表达作用是必须要回答的。•答案:实写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考点落实在意境上。意境,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之间高度契合而达到的艺术境界。它除了具有意象的情景交融外,又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能够引发人们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的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对应到此作品中,考生可以找到桥、水、村、岸、浮萍、藕花等一组散发着乡村气息的景物。把这些景物联系起来,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活图景。[答案]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藕花、人家、庭院等景物。[例2](2011·湖北高考)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登城刘敞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望湖楼晚景苏轼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答:[解析](1)解答此题需要根据题干要求,从题干中可以看出答案需要概括雨的特点,并且是四字短语,刘诗中首句写秋日“细雨”,一个“映”字,十分贴切地抓住了自然景物的特征。如果是春日微雨,它弥漫一片,有如云雾,那是不可能与天空相“映”的;而初夏烟雨,无边无际,将远处的一切都裹了起来,就更谈不上与天空相“映”了。只有在秋天,这“无点亦无声”的仿佛透明的濛濛雨丝,才具备这个特点。因此,从“雨映寒空”入手,再用“半有无”加以细致描写,就细致真切地传达了秋日细雨之神。(2)从题干要求看“刘诗优美,苏诗壮美”,可以明确本题是欣赏两首诗不同的意境之美,所以只要从诗歌中找出体现“优美”“壮美”的相关语句,并分析即可。刘诗首句“雨映寒空半有无”写出了秋雨的特点,在这个背景下诗人纵目野望“浅深山色高低树”。天高气清,列岫千重,或近或远,或苍或黛,各有“浅深”而山上树木则颇为混茫,无可分辨,但见层层树丛,“高低”不等而已。“浅深”“高低”,写出了秋山的淡远之境。展现在眼前的这“浅深山色高低树”,诗人想象成“一片江南水墨图”。它空灵清逸,萧疏淡远,只有水墨画才有这种优美意境。苏诗开头时气势很猛,“横风吹雨”,中间“雨过潮平”似乎与壮美无关,这也正是“壮美”手笔之一,因为后文又把意境拓宽,“电光时掣”不时闪出电光,在天空里划着,就像时隐时现的紫金蛇。四句诗,却跌宕起伏,更显其壮观。[答案](1)濛濛细雨(2)刘诗用“雨映寒空半有无”作为背景,用“浅深山色高低树”作为主景,虚实结合,浓淡配置,相互映衬,描绘出“一片江南水墨图”的优美画面。苏诗描绘的是由疾风、骤雨、雷电所构成的壮美景观,“横风吹雨”“电光时掣”先后出现,中间插入“雨过潮平”的短暂平静,跌宕起伏,更凸显其壮观。(一)把握四种切入角度1.借“意象”探求灵魂意象是作者主体心灵的创造性想象的产物,是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意象是意境的灵魂。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会,是进入诗的意境,洞察作者心迹的关键。如对张继的《风桥夜泊》的鉴赏就可以先从把握意象入手,诗开篇就用到了“月落”“乌啼”“霜满天”,三个连缀意象为我们绘制了一种寒意凄清、迷惘朦胧的意境;接着第二句又用“江枫”“渔火”“愁眠”的意象加重了这种萧疏凄清的意境;而“夜半钟声”的烘托又进一步揭示了夜的深寂和清寥。通过对这种意境的解读,我们领悟到作者半夜难寐、静夜卧听寺钟的孤孑清寥和羁旅愁思。2.借“诗眼”拓开思路诗眼是诗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开拓意旨的关键语句,是足以使全诗生辉聚光焦点。古人常以精心构思巧设诗眼,将自己的“立言之本意”昭示给读者。因此我们可从分析诗眼入手拓开思路,进而探知作者的心灵。如对王维《过香积寺》一诗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一句的鉴赏,我们可以从诗眼“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的表达效果中感悟到诗中描绘的幽静孤寂的意境,而这种意境恰好与作者内心幽冷孤寂的禅境巧妙契合。3.借“联想、想象”构建情景想象是诗的翅膀,是由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有声有色的画面的桥梁,再加上诗的语言具有跳跃性,因此,在鉴赏古代诗词时,可以从解读语句出发,联想生活实况,借助再造想象构建即时情景,进入并感悟诗的意境。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可以想象诗人塑造的奇特雄伟的画面,在画面中捕捉李白的内心情感。4.借“知人”洞察意境层次“诗而有境有情,则自有人在其中。”(《围炉诗话》)一个成熟的伟大诗人,其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就是其人格的自我写照。“诗品出于人品。”诗的品评在意境的高下,而意境的高下又取决于人的品格的高下。因此我们通过“知人”(主要指作者的形象和性格)可以洞察诗歌意境的层次。如富有浪漫气质、飘逸才情的李白,他的诗歌之境往往体现在疏宕、豪迈、宏阔;而饱经忧患、严谨老成的杜甫,他的诗笔创造的多是深沉、苍凉的意境。毛泽东和陆游同写《咏梅》,境界却大不相同。毛泽东借梅自喻,创造出了时代先驱者的崇高意境;而陆游虽表现了遇挫而不屈的品质,但含有封建士大夫的哀怨牢骚、顾影自怜,流露出的是伤感、脆弱。因此,作者所处的时代、所站的立场、心胸气度、品格修养、审美标准等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诗歌作品的意境。(二)明确意境的三种创设方式中国古典诗歌最常用的艺术手法就是通过塑造形象来抒发感情。某种形象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实现了与诗人感情的化合,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感情服务,从而使诗歌产生意境。意境的创设主要有三种方式:1.缘境生情此种方式的诗一般先写景绘境,后抒情述志。如高适的《别董大》:前四句写天气的骤变(景)——“千里黄云”,北风狂舞,大雪纷纷,象征董大处境的恶劣。(境)后两句为诗人安慰友人之语(情)——不要为前途发愁,天下认识你的人多得很呢!看似平常之语,却表达了诗人与董大的深厚情谊。2、缘情造境此种方式的诗先抒情述志,后写景绘境。如韦应物《登楼寄王卿》:“踏歌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诗歌开门见山以“恨不同”与“思无穷”将离愁别恨和盘托出。第三句从听觉,用传统的表述离情的意象“砧杵”之声来表达难耐的孤寂之感和思念之情。第四句从视觉上写极目远眺所见到的景象,点染了一幅荆榛苍苍、烟雨茫茫的画面,渲染出诗人内心深处由离情别恨引发的无边的惆怅和迷惘。3.情景互生句句写景,却句句是情。如杜牧《江南春绝句》。诗人以春莺、春花、春草、春山、春风等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和声、色、动、静的有机结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春色图。这种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和广阔深邃迷离,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喜爱。(三)遵循合理的思维流程要做到对诗歌意境的把握,应该遵循合理的思维流程。一般来说,诗的基础是意象,意象构成意境,意境表情达意。因此对诗歌意境的鉴赏应遵循意象(诗的基础)→意境(诗的画面)→诗情(诗的内涵)的思维流程进行。(四)明确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具体:这首诗(或哪几句)描绘……的景物,描摹(展现)了一幅……的图景,营造(渲染)了……的意境(氛围),寄寓(抒发)了诗人……的感情。一、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清溪行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1.在诗的结尾,你认为作者创设了一种怎样的境界?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中作者创造了一个情调凄凉的清寂境界。诗人离开混浊的帝京,来到这水清如镜的清溪畔,固然感到“清心”,可是这对于胸怀济世之志的诗人来说,终不免有一种心灵上的孤寂。所以“向晚”时猩猩的一声声啼叫,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在为自己远游他乡而悲切,流露出诗人内心一种落寞抑郁的情绪。2.请以“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这两句为例,简要分析诗人是怎样描写清溪的清澈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正面描写清溪的清澈。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飞过,倒影在清溪之中。这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使人如身临其境。(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3.此诗无一“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