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第七章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本章专题:国民党统治迅速崩溃与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1945.8——1949.9】本专题的重点:1、正确理解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及国民党统治崩溃的原因。2、正确把握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而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一、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争取和平民主的?二、内战一年后,国民党统治危机形成的原因和标志三、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再次合作四、中国革命最后是如何走向胜利的一、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争取和平民主和进行自卫战争的?(一)力争和平民主的实现抗战胜利后,从国内外局势和各派实力对比等相关因素看,当时中国有促成和平、民主的因素。战后,影响中国政局发展的主要国际因素是美国和苏联的对华政策。●从战后的国际形势看:⊙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长期和基本的目标是:推动中国建立一个统一的亲美政府;短期目标是:避免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战后美国政府在对华问题上,有三种选择:第一、撒手不管中国的事情-----它舍不得,因为它已经在蒋介石身上投了很多钱;第二、全面干涉中国内政,甚至介入中国内战-----它不敢,因为怕遭到舆论谴责;第三、调停国共关系,遏制中国内战,以保住蒋介石的执政地位是最好选择。1945年12月,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被任为总统特使,前往中国调停国共关系。⊙苏联政府对华政策的长期目标是:帮助共产党发展并最终夺取政权;短期目标是:拉住蒋介石政府,不让它成为美国对付苏联的工具。为此,8月14日苏联政府与国民党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战后的国内局势:抗战胜利时,影响中国走向和平民主的最大障碍是蒋介石政府的独裁政策。但是他要发动全面内战还有许多困难。⊙国际国内舆论均反对内战;⊙蒋介石的军队都在西南、西北地区,运送这些部队到内战前线也需要时间。⊙人民革命力量有了很大的发展。杜鲁门回忆说:蒋介石的权力只及于西南一隅,华南和华东仍被日军占领着,长江以北则连任何一种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事实上,蒋介石甚至连任和再占领华南都有极大的困难。要拿到华北,他就必须同共产党人达成协议,如果他不同共产党人及俄国人达成协议,他就休想进入东北。——《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蒋介石打出了对付共产党的第一张牌——和谈:从8月14日日本投降的这天开始,蒋介石连续给毛泽东发了三份电报,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其目的有两个——赢得调兵的时间;把内战的罪名强加于中国共产党。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蒋中正未寒(8月14日)(选自1945年8月16日重庆《中央日报》)8月16日,毛泽东电复蒋介石:“朱德总司令本日曾有一电给你陈述鄙方意见,待你表示意见后,我将考虑和你会见的问题。”(选自1945年8月21日重庆《新华日报》)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查此次受降办法,系由盟军总部所规定,分行各战区,均予依照办理,中国战区亦然,自未便以朱总司令之一电破坏我对盟军共同之信守。朱总司令对于执行命令,往往未能贯彻,……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特再驰电奉邀,务恳惠诺为感”。蒋中正哿(选自1945年8月21日重庆《中央日报》)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二日重庆蒋委员长勋鉴:从中央社新闻电中,得读先生复电,兹为团结大计,特先派周恩来同志前来进谒,希予接洽,为恳。毛泽东未养(选自1945年8月24日重庆《新华日报》8月23日,毛泽东召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研究判断当前国内形势。毛泽东认为:当前内战的威胁是存在着的,但国民党有很大困难,所以暂时和平是可能的,这时,毛泽东已经决定亲自出去,还形象地说,我们是钻进去给蒋介石“洗脸”,而不是“砍头”。8月23日,蒋介石第三次致电延安: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未养电诵悉,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蒋中正梗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选自1945年8月25日重庆《中央日报》)8月24日,毛泽东同志给蒋介石的第三封复电特急,重庆蒋介石先生勋鉴:梗电诵悉。甚感盛意。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之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晤教有期,特此奉复。毛泽东敬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四日(选自1945年8月26日重庆《大公报》)2、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决定北上和谈,从而赢得了政治斗争的重大胜利。8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毛泽东等七个政治局委员连夜同王若飞磋商。会上,毛泽东明确地表示:“可以去,必须去”,“这样可以取得全部主动权”。●1945年8月28日下午3:37,毛泽东、周恩来和王若飞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从延安飞抵重庆。毛泽东在机场向记者发表书面谈话,表明中共的主张和立场:“现在抗日战争已经胜利结束,中国即将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当前时机极为重要。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大公报》记者子冈作了这样的报道:“昨天去九龙坡机场迎接毛泽东是一种新的体验,没有口号,没有鲜花,没有仪仗队,几百个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却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毛泽东亲自去重庆谈判,就使中国共产党由被动开始转向了主动。毛泽东来到重庆,在社会上激起了巨大的反响。例如,《新华日报》上发表了胡其瑞等四人的来信说:“毛泽东先生应蒋主席的邀请,毅然来渝,使我们过去所听到的对中国共产党的一切诬词和误解,完全粉碎了。毛先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这的确反映和代表了我们老百姓的要求。”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收获(六项成果):●并赢得了民心。●坚持有原则的让步,捍卫了人民革命胜利的成果,也获得了各方理解。两党要商谈的主要问题的提案是由中共代表提出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和平建国方针,承认各党各派的合法平等地位,承认解放区政权及抗日部队,结束国民党的党治等,并表示拥护蒋介石的领导地位。9月4日国共两党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谈判的焦点是:军队和解放区政权问题。由于国民党处心积虑地要取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结果,军队和解放区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在重庆谈判期间: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1945年8月下旬,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秉承蒋介石旨意,率部入侵晋西南。太行、太岳、冀南三个解放区主力发起上党战役,并取得重大胜利,有力地配合了谈判。1945年10月12日刘邓大军取得上党大捷在上党战役胜利的同时,毛泽东一再强调用和平方式解决两党的争端。并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出发,主动让出了南方的八块根据地,表示了对谈判的诚意,赢得了民心。●10月10日,国共双方共同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双十协定》就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政治民主化、国民大会、党派合作、军队国家化、解放区地方政府等12个问题阐明了国共双方的见解。它有利于和平民主。●保证了毛泽东的安全。10月11日,毛泽东在张治中的陪同下飞回延安。周恩来、王若飞仍留重庆与国民党继续商谈尚未取得协定的问题。●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共38人。经过各方的反复讨论和协商,会议通过了五项议案,分别为《政府组织案》、《国民大会案》、《和平建国纲领》、《军事问题案》和《宪法草案》。《双十协定》和政协协议没能阻止蒋介石政府的内战准备,它仍一意孤行地向各个解放区周围增兵,内战一触即发。1、内战爆发: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关闭了和平谈判的大门。国民党军队向中原中共军队辖区疾速推进(二)蒋介石发动内战,人民军队粉碎蒋介石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内战爆发时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类别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总兵力127万430万所占有的地区面积230万平方公里730万平方公里所拥有的人口1.36亿3.39亿军队装备步兵武器大量美式装备基本态势解放区被分割、包围控制几乎所有大城市和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2、中国共产党打败蒋介石的方针中国共产党指出: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因为这是一场危及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反革命战争。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因为蒋介石的军事力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战争的性质和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在政治上,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在军事上,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3、人民军队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6年6月下旬至1947年2月,解放军歼敌70.8万人。挫败了蒋介石所谓“速战速决”的全面进攻战略。1947年3月,国民党军被迫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改为对陕北、山东两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947年3月17日国民党进攻延安。党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西北野战军以“蘑菇战术”取得了一系列战役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1947年3月,国民党军集中了约45万人,进犯我山东解放区。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取得孟良崮战役的重大胜利,击毙国民党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我军全歼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被击毙,有力地配合了陕北和其他战场的作战。1947年3月至6月,人民解放军打退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并在东北、热河、冀东、豫南等地开始局部反攻,先后收复和解放了153座城市,歼敌40余万人。战局越来越朝着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方向发展。二、国民党统治危机四伏,陷入全民的包围之中。(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1、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1947.7—1948.7)敌我兵力对比:国民党总兵力由430万人减至373万人,正规军200万人减至150万;共产党的总兵力由127万上升为195万,正规军为100万人。●中共中央及时实行战略转变,做出战略进攻的部署。将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并将战略进攻的方向确定为地处中原的大别山地区。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区。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约12万人发起鲁西南战役,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人民军队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这样战略的壮举,第一,有民众的支持;第二,军队能够形成密切配合;刘、邓大军与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主力、陈赓、谢富治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三路大军在外线布成“品”字形阵势,此外,许世友、谭震林指挥华东野战军四个纵队,由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分别在山东和陕北战场钳制敌人,以策应三支南进大军中央突破的行动。第三,从战略上看,是非常合理和高明的。主力插入大别山,调动了敌人主力回援,这样,就减轻了内线的压力,不仅策应了内线作战。而且造成了内线反攻的时机,结果内外牵制,调动敌人两头相顾,在运动中歼灭。●各地仍在内线作战的人民解放军,也渐次转入反攻。各个战场的攻势作战,构成了人民解放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形势。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1947年的“十二会议”制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军事上,坚持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核心的10大军事原则;政治上,联合工农商学兵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它爱国分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等。(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1、在全面内战爆发前夕,为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中国共产党及时调整土地政策。于1946年5月4日,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五四指示)决定,将党的

1 / 1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