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情节结构(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说考点解析•1、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所以构成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整体把握•1、环境•2、人物•3、情节•4、主旨主题表现形式•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的。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2)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3)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主题挖掘的基本途径:•1、从作者背景看•2、从人物特征看•3、从情节发展看•4、从语言情感色彩看•5、从整体倾向看概括主题的基本术语•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小说情节•情节是什么?•表现人物性格形成与发展变化的一系列的(生活事件),情节结构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命题角度•(1)梳理、概括情节:•(2)情节作用:•(3)分析情节安排特色及效果梳理概括情节:•一般只说出谁、做什么事、结果如何等内容,即采用主谓宾形式,不可叙述细节。•简要概括小说节选部分的情节。(4分)•接受任务——认出暗探——思想斗争——意志坚定(打定主意)•(4分,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情节作用•①情节: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提供依据、埋下伏笔),制造悬念,推动、、、、、情节发展,把情节推向高潮;使、、情节发生转折;与上文某情节相照应。•②人物:表现了、、、、、的思想品质(心理),有助于塑造、、、、的形象。•③主题:揭示(表现、突出)了、、、、,有利于表现主题。•1.作者在文中安排文卡路遇家乡熟人这一情节,其用意是什么?•(1)侧面交代母亲的生活困境;(1分)•(2)引出下文文卡计划工资用度,打算给母亲寄钱的情节;(1分)•(3)将母亲生活困难却寄钱给文卡情节与文卡生活宽裕却不愿寄钱接济母亲情节形成鲜明对比,刻画人物形象,凸显作品主题。(2分)分析情节安排特色及评价•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跌宕起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③就开头来说有•设置法(悬念法、倒叙式)•起到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引起读者的思考、引起下文。•写景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④就结尾来说有•出人意料、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造成波澜,震撼人心;与前文伏笔照应,出人意料又情理之中,留下想象空间或令人回味无穷;与、、、形成对比•喜剧结局;突出主题,表现人物性格,符合人们阅读心理,给人欣慰愉悦之感寄托美好的向往•悲剧结局:令人感动回味思考;深化主题;突出人物性格•2.小说关于拉狄焦夫的情节安排很有特色,请结合相关情节作简要分析。•小说用倒叙的手法写拉狄焦夫(1分),先写他是一个杀人犯却不凶恶,而且爱好音乐,再写他忘情歌唱、坚定护琴、放弃抵抗与哭诉,最后交代他杀人获刑背后一个凄美残酷的爱情故事(2分),这样写使小说情节曲折,有波澜,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2分)。•1小说的结尾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结尾有什么好处?•答:小说结尾借新上来的乘客之口说出那姑娘“是个瞎子”,巧设突转,戛然而止。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小说在高潮中结束全篇,意味深远,让读者思考回味;同时侧面表现出姑娘的乐观美好,表达作者对姑娘的喜爱之情。•2.请简要赏析“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这一结尾。•(1)情节设置出人意料:前文用不少篇幅铺陈以前母亲来信的“千篇一律”,读者以为此信亦然,然而事实却出人意料,这增强了情节的起伏性、小说的可读性(2分);•(2)内容表达含蓄隽水:故事至此戛然而止,文卡对这三卢比的纸币作何感想,作者并未交代。结尾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发人深省(2分);•(3)与文卡有余钱却不寄钱给母亲的行为构成强烈的对比,深刻地反映了两个人物不同的性格,使得人物性格的塑造更为鲜明。(2分)•(以上三点,答上两点即可得满分)•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震撼人心;也有人说,去掉结尾一段更耐人寻味。哪一种结尾更好?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①保留:•a、从情节结构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陡然生出波澜,情节出现撞击心灵的高潮,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C、从表现主题上看,悲剧性的结局凸显出战争对美好人性的摧残,有力地控诉了战争的罪恶,深化了人类呼唤和平幸福生活的主题。•B、从表现手法上看,悲剧性的结尾与前面所描写的美好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造成艺术上强烈的感染力。•②去掉:•a、从情节看,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B、从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C、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总结•小说结尾作用:•1、情节(制造波澜、震撼人心、回味无穷、•2、人物•3、手法(对比)•4、主题•5、读者情感体验(喜剧)小说概念及三要素•1.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2.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散文和小说的主要区别:•1、散文重在抒情,小说主要是叙事;•2、散文一般比较真实,小说多数是虚构;•3、散文以第一人称为多,小说多种人称均有;•4、小说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重在刻画人物形象,而散文没有这么突出。小说阅读训练题型概略:•(一)、情节类题•(二)、主题类题•(三)、含义类题•(四)、人物类题(或“形象类”)•(五)、技巧类题•(六)、环境类题•(七)、作用类题小说的情节结构•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主旨的。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故事情节一般都是虚构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故事情节的把握•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例题引路:•例1、文章主要写了和音乐大师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句一一概括。•审题指导:•第一题实际上包括了三点要求:一是概括事情,二是与大师有关的(与朱丹有关的事就不要),三是语句要简明。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知道,对事件的完整叙述,我们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材料本身未涉及的除外),万万不能粗枝大叶,丢失了本该有的要素,此为其一;其二,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我们在概括故事情节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还得注意事件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例1、文章主要写了和音乐大师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句一一概括。•答案•①在考场上,大师拒绝了朱丹更换曲目的要求;•②大师在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前找到了朱丹,并把正式录取的消息告诉了他。•例2、阅读全文,结合朱丹的言行,在空格处把小说情节补充完整。(每处不得超过6个字)•请求更换曲目伫立纪念碑前终被乐团录取•审题指导:•阅读全文,结合朱丹的言行,在空格处把小说情节补充完整。(每处不得超过6个字)•一是故事情节的对象是朱丹(与大师有关的事就不要),•二是要充分利用已知的信息源——题干中已概括的故事情节,可以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它们暂时删除,这样情节就显得比较简明,便于迅速找准目标,正确概括;•“被拒离开考场”和“吹奏悼念亡魂”。主题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2.鉴赏故事情节。•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题型有:•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①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②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③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结构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总结:情节的作用:•1、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2、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4、照应前文。•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6、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例题讲解:2008年江苏卷:小说《侯银匠》12.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4分)•【答案】•①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②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于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3、情节设置特点及评价•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如:《二十年以后》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如《雪夜》开头结尾都写雪花飘舞,渲染凄凉气氛,暗示了人物命运。•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作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如《书法家》。作用:留下想象空间或令人回味无穷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1)女主人公的两次回答最能体现先抑后扬的特点:前面说“你是个鳖熊!”,激起我的无名火;结尾说“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表明真心,让我突生欣喜之情•(2)突出了人物可爱的性格,加强了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效果;前后对照,造成悬念;形成曲折,增加情趣.情节赏析及评价•1.分析概括情节内容•2.分析内容主旨作用•3.分析情节结构作用•常见题型:•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把握主题时,不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避免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没有认真阅读原文,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硬套,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这是学生做这类题最大的误区。•文章主旨:本文通过描绘一对青年情侣约会的情景,表现了山村青年男女纯朴的爱情之美。(例题分析•例题(一)08年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18、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参考答案:•18.如果说“河的第三条岸”是“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既支持,但又害怕、不理解【先答出何种态度】•首先是支持,表现在乐意跟随父亲一起上船;在父亲需要的时候帮助你“偷”食物;当全家人都走了我还在默默地守护着父亲,说“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其次是不甚理解,少年的不理解,只为了追求而去,当父亲接受你的提议后,我浑身战栗,害怕极了,甚至“发疯似的逃掉”,把父亲看作是“另一个世界来的人”。【再谈看法】•例题(二)《二十年以后》•14.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1、鲍勃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2、鲍勃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3、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4、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四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给6分。】把灵魂的耳朵叫醒•4.作为个体生命的灵魂的耳朵

1 / 4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