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浅谈人类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哲学思考摘要:科技迅速发展的结果,就是对生态环境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包括环境的恶化,生物群落数的减少,南水北调的虽然解决了北方缺水的大问题,但毫无疑问,人类这一浩大的工程,对生态环境带来不可修复的危害,本文以此为例,谈谈南水北调与生态环境的哲学思考。关键词:生态环境;哲学一、前言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科技革命以信息化、生态化和全球化的最新态势深刻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而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化、严重化,哲学也逐渐进入生态环境领域,指导着应用科学技术更好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二、科学技术生态化面向21世纪,人类也正在对刚刚过去的20世纪种种活动的得与失进行反思,作为这反思的重大结论之一,就是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最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对于战胜这场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科学技术生态化的背景科学技术生态化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时代要求。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诸因素中最具活力,成为起决定性作用的首要因素,它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也由初期的加法、乘法效应,变化为指数效应。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日益显著,科技进步带来人类对环境改造能力的增强,却造成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音、电磁、放射性、光污染,基因与信息污染等。科技进步使人类加强了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又带来资源危机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如: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草场退化,土地沙化面积扩大,以及频繁发生的水资源危机、石油危机等。要坚持把科学技术本身与其如何应用区分开来。科学技术之所以产生负面效应,从客观上看,人类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具有阶段性特点,而科技进步总具有不确定性,与科技进步的非对称性相关;从主观上看,科技进步的成果总是被掌握和操纵在某些个人、组织或国家手中,成为追逐物质财富及其他社会特权的工具;同时,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产生还与人们对科学理性、技术理性的极力推崇有关,与人们滥用科学技术工具相连。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它本身无所谓好、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科学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归咎于科学技术本身,科学技术带来的异化现象是由社会的人及制度所造成的。(二)科学技术生态化的提出与意义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为了应对和解决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活动。从单纯的污染治理到推广清洁生产,从开始发展生态产业,到最终确定建立循环经济体系,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不断得以深化,并逐步找到了一条经济与环境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从科学技术对社会的重要影响的角度看,只有不断推动和实现科学技术的生态化,才可以为生产方式清洁化与消费方式的绿色化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证与可能。科学技术生态化,不仅是指科学技术与生态学的结合,而且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在对科学技术应用中产生负面效应的深刻反思和其强大社会功能的全面审视下,始终保证科学技术成为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强大工具,能够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持久实施。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趋势,是当前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重要体现。(三)怎样实现科学技术生态化要实现科学技术生态化:首先,要加快科学技术整体进步的步伐,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我们才能更深入地认识自然界的规律,更自由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次,要加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保及生态等领域的科学技术创新工作,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支撑能力。再次,要积极开展对高新技术的“绿化”,大力培育和开发高新技术的生态环保功能,使不断涌现的高新技术的负面效应始终能保持在一个较低限度。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要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还应该为维护社会生态平衡做贡献。实现科学技术生态化,要求我们确立社会生态观念,积极探索运用科学技术来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新途径。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新世纪我国发展观的根本性变革,实现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可以说是对科技界贯彻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具体体现。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仅在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工作方面以人为本,还要在运用科学技术创造社会财富、提高生活水平等方面以人为本,切实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功能,引导和保障科技进步的成果为社会大多数人谋福利。(四)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创建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治国理政、富国安邦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而且包括生态环境建设,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根本意义的事业。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正是基于对历史经验、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的科学分析和深刻认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一五”规划围绕这个重大任务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具体措施。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威胁着国家生态安全,全国已有1/3的国土面积受到水土流失的侵蚀,90%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有限的耕地资源受到环境污染和地力下降的双重威胁,宝贵的生物资源正在锐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一些地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我们看到,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土地、矿产和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日益明显。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使我们进一步体会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构成的矛盾,只有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妥善解决,舍此没有任何别的出路。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强调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同时指出我们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全面推进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切实保证我们民族的子孙后代能够持续不断地发展。只有将发展纳入科学、理性、健康有序、统筹兼顾的轨道,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保护的协调并进,我们才能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才能真正守护我们生存的家园和发展的基础,才能保证中华民族在文明进步的大道上一代接一代地不断前进。三、南水北调工程的哲学思考我国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紧缺而人口众多,工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成绩巨大,但是以超采地下水和恶化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黄淮海地区一方面缺水,另一方面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必须大力节约用水,加强污水处理,这是先决条件。即使做好节约用水和污水处理,这一地区仍供水不足,所以提出了南水北调的设想,如今南水北调工程势在必行。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而决定兴建的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供水目标为京、津、华北地区,主要任务是满足城市生活、工业、生态环境等用水。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改善生态和环境,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它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水资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包括水资源调出地区在内的相关地区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分为东、中、西三线。中线工程是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所处的黄淮海平原供水,横跨汉江、淮河、黄河及海河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中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和运行,不仅可以缓解华北地区工农业用水和人民群众生活用水短缺的矛盾,同时也为水源地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中线工程具有许多其他调水工程所没有的特点。最主要的就是,它不仅是生产用水,而且是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同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可提高汉江中下游防洪标准,减少洪灾损失,为中下游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科技应用中的异化现象总是与其正面效应伴生的,要完全把它消除是不可能的,但异化却是可以被超越的,技术带来的异化越大,人类克服异化的能力也就越大。科技史表明,科学技术应用中的负面效应从来没有超过其正面影响,并且在负面效应出现之时,科技进步的潜力就会被用来减少或消除这种影响。为了超越和克服科学技术的异化问题,我们不仅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还应该改革和完善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持续转变人们的思维观念和消费方式。南水北调的提出源于科技所推动的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是科技异化的结果,其解决也必将依靠科技进步,依靠正确的科技生态观的指导。同时,南水北调这种远距离和大规模跨流域调水所涉及的工程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问题特别复杂。对于这种复杂的跨流域调水系统,其决策止确性的自然检验非常缓慢,环境的改变对生活、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旦决策开始实施,那么它对环境的影响将是很难逆转和改变。特别是对于调出水的地区,要充分注意调水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一定要在周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条件下,才能实施调水工程。丹江口水库作为全国最大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对水质要求极高,同时确保一江清水向北流,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成败的关键。要从根本上保证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水质安全,必须切实加强水源区生态环境建设。针对丹江口水库库周及集水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涵养水源功能低下、农业经济增长潜力弱、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通过对面源控制、生态修复、植被定向恢复、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等关键技术研发、集成与模式的试验示范,提出库区生态环境整治技术体系和模式,为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和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提供科技支撑,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运行安全、税制安全和水源地生态安全。四、水源涵养林的可持续发展(一)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有其特定的现实原因和理论前提。它既是人类对以往社会发展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深刻反省,对过去的实际发展过程的总结,又是系统地概括和批判地吸收以往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成果的产物。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一方面吸收了乐观派的观点,肯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另一方面又吸收了悲观派的合理成分,充分注意到发展的可持续性,为突破增长的相对极限开辟了可能的前景。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镜、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从而使社会的发展获得可持续。在时间上,它体现着当前利益与未来利益的统一;在空间上,它体现着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统一;在文化上,它体现着理性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在这种新发展观看来,“发展”不再等同于“经济增长”,而是一个广义的总体概念。它突破了那种把经济和技术增长作为社会发展充分内涵的传统观念,把社会发展理解为人的生存质量及白然和人文环境的全面优化。可持续发展虽然不是只靠科学技术就能实现的,还需要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道德等等诸多社会力量的协同配合,但是不可忽视或低估科学技术的作用。在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中,科学技术能力居于首要的地位。科学技术是当代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建立新的科学技术机制,是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关键。人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处于主导方面,人的能动作用首推科学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表现也不断变化。人类社会发展每一阶段上出现的人与自然的冲突,都靠一定的科学技术机制来解决。今后能否协调人类与环境的矛盾,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的科学技术机制。随着利一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的冲突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