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2坐标图解题模板练[解题模板概述]坐标图中,多以时间、位置、温度等易测量的因素为横坐标,以事物的某种性质为纵坐标,以曲线图或直方图表示事物变化及性质间的相互关系,常用来分析生命现象,从而揭示生物体结构、代谢、生命活动及与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等方面的本质特性。解题思维模板如下:(1)曲线坐标(2)直方坐标1.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d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1)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____________。本实验中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植株的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________。(2)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____________增加。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______降低,进而在叶片中积累。(3)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________光合作用。思维导图完善本题思维图答案(1)逐渐下降28(2)淀粉和蔗糖含量输出量(3)抑制解析(1)由图1信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固定CO2能力明显降低;对照组(未摘除棉铃)植株CO2固定速率的相对值应为“去除棉铃百分率为0”时的CO2固定值即“28”。(2)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淀粉和蔗糖含量增加;由题干信息知叶片光合产物“被运到棉铃中被利用”,故除去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输出量降低,从而导致相应产物在叶片中积累。(3)综合图1、图2相关信息可知,由于叶片中光合产物积累将明显降低CO2固定速率,即抑制光合作用。2.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氧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最弱B.氧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吸的1/5倍C.氧浓度为c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思维导图完善本题思维图答案D解析氧气的吸收量代表有氧呼吸强度,而二氧化碳释放量代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总强度。因为有氧呼吸中氧气的吸收量等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故某氧气浓度时对应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差值就代表无氧呼吸的强度。故氧浓度为d时,无氧呼吸最弱;氧浓度为c时,呼吸作用最弱,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氧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3/6即1/2,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8-3)/2即5/2;氧浓度为a时,氧气吸收量最少,所以此时有氧呼吸强度最弱。1.研究人员从发菜藻体中分离发菜细胞进行液体悬浮培养,并分别在不同温度、不同pH下测定离体发菜细胞液中的溶解氧变化,再计算该时间段内发菜细胞的光合产氧速率或呼吸耗氧速率,结果如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开始时,需测定离体发菜细胞液中的最初溶氧量B.图乙结果表明发菜细胞对碱性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C.发菜细胞培养的最适温度是25℃左右,因为实际光合速率最大D.发菜细胞在pH为7,适宜光照强度下持续培养10h后转入暗室继续培养至24h,可积累葡萄糖112.5mg答案C解析由于是测定溶解氧的变化,因此,实验开始时需测定离体发菜细胞液中的最初溶氧量,A正确;图乙中,pH低于4.5时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不利于发菜的生长,而pH为12时细胞有氧呼吸为0,但光合作用直到pH为13时才为0,说明酸性环境不利于发菜生长,而发菜对碱性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B正确;根据曲线图甲,两曲线的差值是净光合速率,因此,发菜细胞培养的最适温度是25℃,此时净光合速率最大,C错误;pH为7时的总产氧速率为120mg/h,耗氧速率为45mg/h,因此净产氧速率为75mg/h,10h积累的葡萄糖=(180×75×10)÷(6×32)≈703.13mg,14h细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180×45×14)÷(6×32)≈590.63mg,两者抵消后可累积葡萄糖=703.13-590.63=112.5mg,D正确。2.将某株植物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光照强度适宜的环境中,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得到如图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每天的日照时间相同,则该植物在15℃的环境中积累有机物的速率最快B.若每天的日照时间少于12h,相比于5℃,该植物在25℃环境中生长更快C.若每天的日照时间为12h,则该植物在35℃的环境中无法生长D.由图可知,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对该植物的细胞呼吸几乎没有影响答案B解析15℃时,该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最大,有机物积累最快,A正确。设日照时间为x,可以列两个方程:5℃时,一天的有机物积累可以用方程:y1=4x-1×24表示;25℃时,一天的有机物积累可以用方程:y2=6x-2×24表示;当x=12时,y1=y2;当x>12时,y1<y2;当x<12时,y1>y2,所以当x<12,应当是5℃生长更快,B错误。日照时间为12h,35℃时一天的有机物积累为5×12-3×24<0,该植物无法生长,C正确。在5~15℃范围内,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温度对该植物细胞呼吸几乎没有影响,D正确。3.氰化物是一种剧毒物质,其通过抑制[H]与O2的结合,使得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而陷入内窒息。如图为研究植物根尖吸收钾离子的相关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通过实验甲可以判断植物根尖细胞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B.实验甲中4h后氧气消耗速率下降是因为细胞外K+浓度降低C.实验乙中4h后吸收K+的能量可能来自于无氧呼吸D.实验乙加入氰化物后,细胞对氧气的吸收速率不变答案D解析由实验甲可知,加入KCl后,氧气的消耗速率增加,说明植物根尖细胞吸收K+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实验甲中,4h后氧气消耗速率下降是因为细胞外K+浓度降低,细胞吸收K+的量减少,B正确;实验乙中4h后细胞吸收K+的速率不再降低,说明此时细胞已经不能利用氧,其吸收K+的能量可能来自于无氧呼吸,C正确;氰化物能抑制[H]与O2的结合,因此实验乙加入氰化物后,细胞对氧气的吸收速率减慢,D错误。4.如图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为2n)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个细胞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丙和戊→丁所发生的主要变化均为着丝点分裂B.基因重组发生在戊时期,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丙→戊过程中C.丙可以代表体细胞,甲只能代表精子或卵细胞D.处于丁和戊时期的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答案C解析乙→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戊→丁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它们所发生的主要变化均为着丝点分裂,A正确;戊时期可表示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基因重组发生在戊时期;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丙→戊过程中,即细胞分裂间期,B正确;丙可以代表体细胞,甲可以代表精子、卵细胞或极体,C错误;丁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戊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所以处于丁和戊时期的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D正确。5.如图表示在不同温度时,人体LN(皮肤冷觉感受器直接相连神经元)和WN(温度感受器直接相连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敏感程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表示WN的放电频率,B表示LN的放电频率B.在致热源的作用下,LN比WN更敏感C.温度为35~39℃时,体内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的含量较高D.温度超过43℃时体内降温的主要方式是减少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判断出A表示LN的敏感程度,B表示WN的敏感程度,A错误;在致热源的作用下,LN比WN更敏感,B正确;低于正常体温时,体内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的含量较高,体温较高时,这两种激素的含量下降,C错误;在温度超过43℃时,体内降温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汗液蒸发散热,D错误。6.图为某糖尿病犬在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变化曲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注射胰岛素后,细胞摄取葡萄糖能力加强B.B点后肝细胞合成糖原的速度有所减慢C.给健康狗注射胰岛素可能引起休克D.注射后6h左右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最低答案D解析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A正确;B点后葡萄糖的含量增多,可推断肝细胞合成糖原的速度有所减慢,否则葡萄糖的含量会继续减少,B正确;健康狗内环境中胰岛素的含量正常,给健康狗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含量过高,健康狗因为血糖含量过低可能会引起休克,C正确;图中胰岛素含量最低点应该是C点,D错误。7.取相同长度、去除尖端的小麦胚芽鞘切段,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含糖的磷酸盐溶液(对照组)处理并培养一段时间后,逐一测量其长度,实验进行两次,结果如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一和实验二为对照实验B.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最适浓度在0.1~10mg/L之间C.浓度大于10mg/L,会抑制胚芽鞘的伸长D.生长素应溶解于清水中,可以得到5种浓度溶液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实验一和实验二是重复实验,不是对照实验,故A错误;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在0.1~10mg/L之间,故B正确;由于没有做生长素浓度大于10mg/L的实验,因此不能得出其作用效果,故C错误;生长素应溶解于含糖的磷酸盐溶液中,可得到五种浓度溶液,不是溶解在清水中,故D错误。8.科研人员连续两年对某封闭小岛社鼠种群的数量和性别比例(♀∶♂)进行研究,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社鼠雌性个体在秋冬季环境中生存能力低于雄性个体B.第二年9至11月份有利于社鼠种群密度恢复C.决定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迁入率、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D.若研究该岛物种丰富度可在种群层次和群落层次上进行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在秋冬季,社鼠雌性明显多于雄性,说明社鼠雌性个体在秋冬季环境中生存能力高于雄性个体,A错误;据图可知,第二年9至11月份种群数量持续增加,且雌性多于雄性,故有利于社鼠种群密度恢复,B正确;由于是封闭小岛,无迁入和迁出,故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C错误;物种丰富度是群落的结构特征,研究该岛物种丰富度只能在群落层次上进行,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