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弥勒县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云南省弥勒县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韩非把为学者(儒家)、言议者(纵横家)、带剑者(墨家侠者与侠客)、患御者(怕被征调作战的人)、工商买卖者等称为“五蠹”,这是因为他们()A.不利于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B.无益于百姓生计、人心安定C.不利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D.无益于国家富强、君权巩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重要代表认为,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主张变法革新。材料中的五类人他们都不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国家,因此遭到韩非子的排斥。故选D。AB项是D项的一个表现;C项说法错误,他们的存在并不一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2.“能变则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康有为上光绪皇帝第五书集中表达了“维新派变法必须是全面的‘大变’,而不是部分的或局部的‘小变”’的观点。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A.急于求成的躁进心态B.与传统体制决裂的勇气C.“跪着”变法的策略D.对变法成果的乐观预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无法实现社会转型的阻碍因素是腐朽的封建政治、经济、文化观念,故“全面的大变”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康有为主张“全面的大变”,故B项正确;康有为主张“全面大变”并非“跪着”变法,故C项不符合题意;题目中并没有提到维新变法的结果,排除D项。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康有为的思想3.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有()①社会的剧烈变革②私学的兴盛③出现思想解放运动④各国纷争的环境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学生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①②④属于其出现的背景,而思想解放是百家争鸣的影响,故③错误。在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第三项,它并非是原因。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4.三国时期,孙权要吕蒙多读书,吕蒙读了一段时间后,鲁肃对吕蒙关于时局的分析,大为钦佩,并说吕蒙“非复吴下阿蒙”。根据以上所述,请问孙权要吕蒙读什么书?()A.《诗》、《书》、《易》、《礼》、《春秋》,这些基础典籍,属于学者必读B.《孙子》、《左传》、《史记》、《汉书》等典籍,培养见识与能力C.《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D.《周易》、《老子》、《庄子》,了解这些最近风行一时的学说思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的时间三国时期可以看出,当时已经是儒家思想居于统治地位,所读的书籍应该是儒家典籍,因此排除BD项;A项错误,《易经》并非基础典籍。故选C项,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经典典籍,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5.《管子•任法》说:“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其“法治”思想的实质是()A.法是君主统治的工具B.社会的分工十分明确C.法律的实施等级明显D.体现了古代民主思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这是一个典型的封建“法治”概念,它虽然要求“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但又主张法自君出,只有君王有权立法,人民不过是法所役使的对象,而且还有贵贱之别。因此“法治”思想的实质是法律是维护君主统治的工具。故选A。BD错误。C不属于实质。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6.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一些言论对今天仍然有着很大影响。我们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获取的精神是()A.注重气节,健全人格B.人性本善,舍生取义C.先义后利,关注民生D.仁爱友善,以德服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孟子的思想主张。贵在从材料中得出正确信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反映个人的气节,B关于人性,C关于民本,D关于仁爱,只有A符合对此言论的理解。故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7.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的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A.《黄帝内经》B.《几何原本》C.《九章算术》D.《天工开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的非常清楚”,可知题目设计的情境是数学知识的运用,与此相关的数学著作是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A属于医学著作;D出现于明朝;B属于西学东渐的产物。本题选C。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内容8.下图是清康熙帝为北京孔庙大成殿门额题的匾,显示出后代帝王对孔子这位圣哲先师的尊崇。该匾主要是表彰孔子对中国()A.政治思想的贡献B.伦理道德的贡献C.哲学思想的贡献D.教育实践和理论的贡献【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得知该匾主要是表彰孔子对中国教育实践和理论的贡献。如首创私学,提倡有教无类等。所以选D。ABC都属于孔子的贡献,但都与万世师表无关。故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9.下列哪位宋代词人的词充满了繁华多彩的都市风情()A、李清照B、柳永C、陆游D、苏轼【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四位词人的艺术风格。A属于婉约派,更多体现了对家国的怀念、思旧之情,故A错误。C的诗词也更多体现了忧国忧民情怀。D属于豪放派,但与市井生活关系不大。只有B的诗词与此相关,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宋词10.话本和明清小说兴起和繁荣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经济繁荣,为话本和小说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B.通俗文学的发展C.市民阶层兴起,为话本和小说兴起与繁荣提供了阶级基础D.话本和小说通俗易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将话本和明清小说放在一起考,让学生掌握,社会经济是决定社会文化的根本原因。BD是它们的特点,并不是原因。C的出现归结于A,故本题选A。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故而推动了文学的繁荣。综上,选A。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明清小说11.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鲁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有类似思想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庄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孔子强调“克己复礼”,维护等级制度,却又提倡仁的思想,这便是中庸之道,故本题选B。老子的核心思想是无为而治,墨子代表着平民利益,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ACD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12.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宋处国子监有书版四千”“真宗时期增至十万”“宋朝书坊遍及全国”的信息说明当时雕版印刷比较普遍,故本题选择C项。A项错在发明雕版印刷术的人、B错在活字印刷;D项错在局限于官方。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内容13.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国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1840—1864年;1864—1901年;1901—1919年。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应该是()A.实业救国B.维新变法C.救亡图存D.追求民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自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对列强侵略是一大革命任务,因此救亡图存一直贯穿其中,故选C。A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BD出现于19世纪后期。它们都不符合第一阶段,故ABD错误。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救亡图存14.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其中平均地权的直接目的是()A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B.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缩小社会贫富差距D.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平均地权”,依照教材内容可知,直接目的是增长的地价,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可知答案为C项。这属于民生主义,是孙中山对西方文明的一种反思。AD都与中国共产党相关。B与此无关。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内容15.下列历史事件中,对推动近代中国的民主、科学、进步最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民主、科学”关键词可以联想到新文化运动,它是对辛亥革命的思想“补课”,同时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爆发等,具有承前启后作用。AB与科学无关。D出现于新文化运动之后。综上,选C。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内容16.有学者指出:“民国三四年的时候,复古主义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连篇累牍地披露出来,到后来便有□□的结果。可见这种顽固的思想,与恶浊的政治,往往相因而至。”文中“□□”处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A.亡国B.革命C.帝制D.尊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民国三四年”、“复古主义”、“忠孝节义”等信息可知,这种思想是指1915年袁世凯推行的“尊孔复古”逆流,这是袁世凯在为其复辟帝制作准备,故文中空缺的是“帝制”二字。材料的内容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内容。故选C。ABD不正确。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内容17.对新文化运动,毛泽东曾作出这样的评价:“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好的就是绝对的好,一切都好。”这段话指出了新文化运动存在的缺陷是()A.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存在绝对化的倾向B.尚未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C.没有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D.矫枉过正是文化改革运动的通病【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该题涉及到对前期新文化运动影响的评价问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局限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绝对化倾向,对新文化运动缺乏一分为二的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即马克思主义辨证方法。他们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故选A。BC错误,新文化运动动摇了旧思想,传播了马克思主义。而D无法仅仅通过单例进行证明。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评价18.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时说:“……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毛泽东当即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毛泽东所说的这条:“新路”是指()A.井冈山道路B.进行解放战争C.实现人民民主D.进行重庆谈判【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黄炎培与毛泽东谈话的内容分析,毛泽东所说的这条“新路”是指实现人民民主,要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故选C。A项说的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的道路,材料说的是建国后政权建设的问题;B项错误,解放战争是获得政权的前提;D项错误,重庆谈判是为了争取国内和平,实现团结建国的一次努力。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内容19.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和共和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因为这次会议()A.是在通过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思想的情况下召开的B.明确指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