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最早阶段,在这一阶段里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有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先导的古代神话和古代歌谣,有标志着我国诗歌光辉起点的《诗经》,有体现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诸子散文,有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楚辞》。先秦文学为我国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先秦文学是我国漫漫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诸子百家儒家:孔丘、孟轲、荀况墨家:墨翟法家:韩非、商鞅兵家:孙武、孙膑纵横家:惠施名家:苏秦、张仪、公孙衍道家:老聃、庄周、列御寇杂家:吕不韦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庄子》又名《南华经》,《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北冥有鱼》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第二则选自外篇中的《秋水》。作者简介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中独具风格,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语言活泼风趣,思想睿智深刻,极富浪漫主义特色。庄子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他也成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生活上,他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作者简介庄子的名言:①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②子非鱼,安知鱼之乐?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④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的故事?庄周梦蝶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这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过一会儿,他醒来了,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他认真地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一定是有分别的。这便称之为物我合一吧。无用之用庄子和弟子出游看到有人伐木,但有棵大树枝繁叶茂却没有人砍伐,便询问伐木者,伐木者对这颗大树不屑一顾,说这是一种不成材的树,不能用来做船,也做不了家具等其他东西,砍下来也没啥用处,所以就一直长在路边上,没人砍它。庄子于是对弟子说,因为这棵树没有大用,才避免了被人为砍伐,得以长成参天大树,人也一样,有用和无用是相对的,是根据具体情况而言的。任何一种事物,在某种情况下,对某些人和事来说是有用的,而对另外一些人和事可能就是无用的。鼓盆而歌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是由于气之聚,人的死亡是由于气之散,因此视生死为一种自然的现象。在他妻子病死后,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却看到庄子岔开两腿,像个簸箕似地坐在地上,手中拿着一根木棍,面前放着一只瓦盆。庄子就用那根木棍一边有节奏地敲着瓦盆,一边唱着歌。朋友觉得气愤,认为庄子不尊重妻子,庄子才解释说生死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事,既然生必然要转化为死,死也要转化为生,既然生有生的意义,死也有死得价值,那么人们对生死的态度就应该是坦然地面对它,安然地顺从它。庄子陪葬庄子快要死了,学生想用很多好东西给他做陪葬。庄子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时间为连璧,星辰为珍珠,万物都可以作为我的陪葬。我陪葬的东西难道还不够多吗?哪里还用得着加上这些东西!”学生说:“我恐怕乌鸦、老鹰吃您的遗体。”庄子说:“在地面上被老鹰吃,在下面被蚂蚁吃掉,夺过乌鸦、老鹰的吃食,再交给蚂蚁,这是多么偏心啊。”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北冥鲲鹏迁徙齐谐抟邪给下列加点字注音:mínɡkūnxǐxiétuányé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同“溟”,海代词,它的是,叫作大鱼名变化脊背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翅膀悬挂在天空的云助词,不译助词,的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⑵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翻译】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作鲲。【翻译】鲲的体形巨大,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鸟,它的名字就叫鹏。⑶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翻译】鹏的脊背,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当它用力鼓动翅膀飞翔时,它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鲲化为鹏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这海水运动迁徙到表判断语气记载怪异的事物击水,拍打水面盘旋飞翔旋风离开凭借气息,指风助词,不译⑷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⑸南冥者,天池也。【翻译】这只鹏鸟呀,借着海水运动时的大风迁徙到南海。【翻译】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⑹《齐谐》者,志怪者也。⑺《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翻译】《齐谐》,专门记载怪异的事物。【翻译】《齐谐》中说:“鹏鸟迁徙到南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的水花,高达三千里,(然后)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的”。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山野中的雾气用表示选择语气词,吗代大鹏看也罢了吹拂这样尽头气息⑻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⑼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翻译】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望不到尽头呢?⑽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翻译】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通假字: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冥:通“溟”,海特殊句式:①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语气。②(鹏)去以六月息者也。倒装句。状语后置句。一词多义:息①去以六月息者也【】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指风其①其名为鲲【】②其远而无所至极邪【】③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气息表示选择代大鹏它的,指鱼的古今异义:①怒而飞。古义:【】今义:【】②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今义:【】生气,发怒振奋,指用力鼓动翅膀海水运动海上运输古今异义:③南冥者,天池也。古义:【】今义:【】④野马也,尘埃也。古义:【】今义:【】天然形成的水池高山湖泊名山野中的雾气野生的马本文相关成语:①鹏程万里:②扶摇直上:形容前程远大。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上升。内容分析: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⑴“鲲鹏”可高飞九万里,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作者这样写意在说明什么?⑵作者引用《齐谐》的话有什么作用?⑶结全课文内容,说说文中的鹏的形象。⑷结合原文说说“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内容分析:⑴“鲲鹏”可高飞九万里,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作者这样写意在说明什么?答:作者这样写旨在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都没有绝对的自由。⑵作者引用《齐谐》的话有什么作用?答:作者借《齐谐》一书的话来证明对鹏的描写是真实可信的。内容分析:⑶结全课文内容,说说文中的鹏的形象。①从“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一句可以看出,鹏是一个硕大无比的形象。②从“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可以看出,鹏是一个力大无穷、善借长风、志存高远的形象。内容分析:⑷结合原文说说“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答:通过文中的“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一句,可见它们的运动依靠气息的吹拂。作用:将野马、尘埃与鲲鹏对比,突出说明世上万物无论大小,都有所凭借,都受到不同的限制,没有绝对的自由。内容分析: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⑸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句话。⑹“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给了你什么启示?⑺你敬佩鲲鹏吗?谈谈你的理由。⑻根据文章内容,归纳全文主旨。内容分析:⑸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句话。答:这句话用了大胆的想象以及夸张的修辞手法,“击”“抟”二字生动传神地描绘出了鲲鹏振翅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景象,激发了读者的豪情壮志。内容分析:⑹“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给了你什么启示?答:李白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鹏鸟展翅高飞、搏击长空、徙于南冥,告诉我们做人要像鲲鹏那样有远大的抱负并执著追求。⑺你敬佩鲲鹏吗?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内容分析:①我敬佩鲲鹏。因为鲲鹏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徙南海、翔九天,搏击长空。就像顾炎武、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一样,以天下为已任,值得我们学习。②我不敬佩鲲鹏。其实我们做人应知足常乐、淡泊名利,就像普通的劳动者,脚踏实地,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贡献也未尝不可。解题方法?庄子通过描述鲲鹏的形象之美,指出鲲鹏奋飞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条件的,他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都没有绝对的自由。全文主旨:北冥有鱼鲲鹏形象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气势壮美鹏鸟奋飞必须凭借强大风力云雾尘埃需靠气息相吹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条件的,它们都有所凭借,没有绝对自由。文章脉络:抒发天地浑茫的感慨拓展延伸: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上李邕》一诗是李白写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名士、北海太守李邕的。说说本诗中诗人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上李邕》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①表达了作者一飞冲天的高远志向。②怀才不遇的伤感。③渴望被赏识和引荐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