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潜力调查与评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土地整理潜力调查与评价第一节土地整理潜力概述一、土地整理潜力的概念土地整理潜力是指对现有集中连片的耕地区域、分散的农村居民点、各项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进行田、地、水、路、林、村等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可增加的各项用地面积。第一节土地整理潜力概述一、土地整理潜力的概念土地整理潜力内涵是指某种特定的土地用途下,一定时期和一定生产力水平下,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等一系列措施使待整理、复垦和开发的土地资源增加可利用空间而提高其生产能力,降低其生产成本和改善其生态环境。第一节土地整理潜力概述一、土地整理潜力的概念(一)土地整理潜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土地整理潜力是相对的生产力水平和生态状况而言。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土地整理潜力的高低及其衡量标准都有较大的差异。进行土地整理还应考虑生态环境条件的约束,其工作的进行要符合能够改善居民生活和保护区域自然景观的要求,否则就会牺牲生态效益,人类将会得不偿失。第一节土地整理潜力概述一、土地整理潜力的概念(二)土地整理潜力要通过调查与评价来体现1.土地整理工作的进行可增加土地数量潜力;2.土地整理工作的进行可提高土地质量潜力,尤其是可提高农用地生产能力的潜力;3.土地整理工作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潜力。第一节土地整理潜力概述一、土地整理潜力的概念(三)土地整理潜力的实质就是土地利用潜力从土地整理的工程可以看出,土地整理是对土地利用现状的整理(如进行土地平整是、对洪涝旱盐等进行农田水利综合治理、对水土资源、排灌渠系及其建筑物进行改造等),是为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而采取的多种措施。第一节土地整理潜力概述一、土地整理潜力的概念(四)土地整理潜力是区域生存条件改善的潜力即进行土地整理时要使社会环境条件得以改善,如区域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健全。第一节土地整理潜力概述二、土地整理潜力的内容(一)农用地整理潜力第一节土地整理潜力概述二、土地整理潜力的内容(二)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第一节土地整理潜力概述二、土地整理潜力的内容(三)废弃地整理潜力第一节土地整理潜力概述二、土地整理潜力的内容(四)未利用土地整理潜力第一节土地整理潜力概述三、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潜力的特征社会性动态性多重性第一节土地整理潜力概述四、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潜力的原理1.可持续发展原理2.人地协调原理3.土地经济供给原理4.景观生态学原理第一节土地整理潜力概述五、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潜力的目前的和意义1.是在我国特殊国情下有效、科学地为解决土地利用、土地整理问题提供决策服务所必需的工作。2.能够为人类查明可提供所需的、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能不断为满足人类对生态环境质量的需要提供科学决策。3.是取得土地资源开发、复垦、整理最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前提。4…………….5……………第一节土地整理潜力概述六、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潜力的基本思路1.因地制宜,充分考虑生态平衡2.协调控制3.充分挖掘土地潜力资源4.对待整理土地的持续利用第一节土地整理潜力概述七、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潜力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2.可操作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5.因地制宜性原则6.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7.遵循动态性原则8.近期和远期目标相结合,重在长期的原则第一节土地整理潜力概述八、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潜力的方法(1)以农用地整理、废弃地复垦和未利用地开发后所增加的有效耕地面积代表土地整理潜力。第一节土地整理潜力概述八、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潜力的方法(2)以农用地上种植作物的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的差距代表土地整理潜力。第一节土地整理潜力概述八、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潜力的方法(3)划分等级衡量耕地整理潜力。第一节土地整理潜力概述八、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潜力的方法(4)以建设用地整理后所增加的有效用地面积代表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第一节土地整理潜力概述八、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潜力的方法(5)以建设用地内部土地闲置率来评价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第一节土地整理潜力概述八、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潜力的方法(6)以废弃地复垦和未利用地开发的难易程度及复垦开发后增加土地面积的价值来评价共复垦和开发潜力的方法。(7)以土地整理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和生态环境改善来评价其整理潜力。(8)利用计算机、3S技术等高科技对土地整理潜力进行评价。第一节土地整理潜力概述九、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潜力的基本程序1.准备工作2.调查与分析(1)收集基础资料(2)确定调查的指标及其权重(3)整理资料与分区、补充调查(4)分析与评价。即进行条件分析、潜力评价、供需分析与分析测算汇总与分级。3.编制土地整理潜力分布图。4.协调论证。5.调查与评价结果的评审和报批。第二节土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土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是对区域土地的利用情况、自然、经济属性等进行综合调查,调查某种特定用途下的土地适宜性、限制性、生产能力、利用潜力等,为土地整理潜力的评价作好前期工作。因此,土地整理潜力因素的调查实质就是对土地数量和质量的调查。第二节土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一、农用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一)参评因素选择的依据1.应对农用地土壤适宜性和生产力有比较大的影响,且在评价区域内有较明显的变异。第二节土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一、农用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一)参评因素选择的依据2.具有较高稳定性的因素作参评因素,以便使调查与评价结果和资料在较长的时期内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第二节土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一、农用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一)参评因素选择的依据3.根据地区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整理的重点、目的等选择相应的参评因素,使之具有地区特点。第二节土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一、农用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一)参评因素选择的依据4.利用原始资料收集参评因素。第二节土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二、耕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1.调查耕地整理潜力的参评因素耕地整理潜力是指通过综合整治耕地及其间的道路、林网、沟渠、坟地、零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产出率,可增加的有效耕地面积的能力。第二节土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二、耕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1.调查耕地整理潜力的参评因素(1)气候因素: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湿润度等。第二节土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二、耕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1.调查耕地整理潜力的参评因素(2)地质与地貌因素:地貌、海拔高度、坡度、坡向、侵蚀程度等。第二节土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二、耕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1.调查耕地整理潜力的参评因素(3)土壤因素:母质、土壤质地、土体构型、水分状况、养分元素等。第二节土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二、耕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1.调查耕地整理潜力的参评因素(4)水资源因素:水源保证率、排灌能力、水利设施、地表水水位、流量、水质等。第二节土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二、耕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1.调查耕地整理潜力的参评因素(5)生物因素:主要是了解调查区内植物群落、农作物、森林及人工草地的概貌,找出能反映该区特点的优势群落和了解作物的品种等。第二节土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二、耕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1.调查耕地整理潜力的参评因素(6)社会经济因素:生产管理水平、耕地产出率、耕地利用率、耕地中闲置土地比率、耕地面积增加量、耕地产出增加量等。第二节土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二、耕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1.调查耕地整理潜力的参评因素(7)生态因素: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地质地貌环境、水质影响、水土流失等。第二节土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二、耕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2.参评因素的权重:一般可通过Delphi专家评分方法。第二节土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二、耕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3.耕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1)全面调查。在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统一组织与指导下,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变更调查、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等资料为基础,采用问卷、实地抽样等方法,调查、收集各县(市)耕地整理潜力测算的基础资料。第二节土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二、耕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3.耕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2)分区调查。在省域范围内,依据地貌类型、土地利用方式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划出若干个类型区,分区一般不打破县级行政区界线。在各类型区内,分别选取有代表性的县(市),按照前述方法进行典型调查,测算耕地整理和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典型调查抽取的样本应分布均匀,个数一般应不少于县(市)总个数的30%。第二节土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二、耕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3.耕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调查方法一:以乡镇为组织单位,采用实地抽样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调查各村通过耕地整理可增加的系数与待整理区域的面积。调查方法二:以乡镇为组织单位,按各村集中连片耕地的总体坡度,分别选取典型样区,调查耕地中沟渠,道路,林网,田坎,坟地,零星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等面积之和占待整理耕地区面积的比例。第三节土地整理潜力评价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是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的关键,构建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确保评价结果科学合理的基础。土地整理潜力的大小是直接影响土地整理增加有效农用地面积的关键因素。在潜力分析测算中往往选择不同的方法,会得到不同的潜力大小。第三节土地整理潜力评价一、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一)农用地利用结构分析首先要对地区待整理农用地用地结构进行综合描述与分析。按农用地整理潜力调查结果,分析其现状,即各用地类型及面积;分析各农用地地区分布差异;指出农用地利用特点与主要存在问题。第三节土地整理潜力评价一、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二)农用地整理潜力估算方法1.测算方法一niiiSaS1)(SSa/2.测算方法二bididiAAaniidiSaS1)(SSa/第三节土地整理潜力评价一、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二)农用地整理潜力估算方法3.测算方法三(1)计算农用地的理论生产潜力。农用地的理论生产潜力的理论计算可以定量表达在一定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及农业综合管理水平下,农用地可能达到的最大生产潜力。(2)增加耕地潜力。(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而提高生产水平的潜力。第三节土地整理潜力评价一、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三)分析与评价1.条件分析通过分析自然、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条件,阐明土地开发整理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通过分析以往土地开发整理活动的实际效果,总结经验,明确存在的问题。2.潜力评价根据调查结果,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评价和测算土地开发整理潜力类型、级别、数量和分布。3.供需分析依据土地开发整理条件分析和潜力评价结果,重点分析规划期内可实现的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并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土地供需状况分析。第三节土地整理潜力评价一、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三)分析与评价4.分析测算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基本单元,依据调查分析结果,考虑社会经济、科技水平和可能投入规模等因素,分析测算增加耕地系数和可整理为耕地、农用地的面积。5.汇总和分级根据土地整理潜力调查与分析测算结果,将全省各县(市)的土地整理潜力汇总;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基本单元,依据土地整理增加耕地系数,并结合省情及其他影响因素,划分土地整理潜力等级,潜力等级一般不于三级。第四节土地整理潜力图的编制第四节土地整理潜力图的编制

1 / 4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