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趣味故事——一起走进数学的殿堂李大妈去超市买毛衣,售货员是她邻居,告诉她一件毛衣62元。李大妈买了一件回家了。第二天她又来到超市,售货员向她介绍:新来了一种78元的毛衣质量很好,建议她买。李大妈决定买三件。售货员算过账后说:“你应该给我234元,但是昨天你买了一件62元的毛衣,如果想换,你就先给我52元钱,明天再将那件62元的毛衣和120元钱给我就行了。”李大妈回到家对4件毛衣经过比较,决定买二件62元的和一件78元的。第三天,售货员又收了李大妈88元钱。在整个过程中李大妈真是被搞糊涂了,售货员的账算得对吗?这样想:李大妈几次共交钱:62+52+88=202(元)三件毛衣的价钱:62+62+78=202(元)因此,李大妈既没占便宜,也没吃亏。这是一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无论怎样变化,只要记住你三次分别给了多少钱就不会出乱子了。在印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舍罕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国王问他想要什么,他对国王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1个小格里,赏给我1粒麦子,在第2个小格里给2粒,第3小格给4粒,以后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请您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的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国王觉得这要求太容易满足了,就命令给他这些麦粒。当人们把一袋一袋的麦子搬来开始计数时,国王才发现:就是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麦粒全拿来,也满足不了那位宰相的要求。那么,宰相要求得到的麦粒到底有多少呢?1+2+4+8+…+=-1第第第第第1234……64格格格格格=18446744073709551615(粒)人们估计,全世界两千年也难以生产这么多麦子!632632642伽罗华(Galois,公元1811—1832年)是法国数学家,十九世纪杰出的数学天才。他生于法国巴黎近郊布伦的一个小村子里,因决斗而卒于巴黎。鲁柏是伽罗华的好友。一天,伽罗华得知鲁柏被刺的不幸消息,急忙奔赴探询。女看门人告诉伽罗华,警察已勘察过现场,没有发现其它线索,只是看到鲁柏手里紧捏着半块没有吃完的苹果馅饼,令人费解。她认为作案人可能就在公寓内,因为案发前后,她一直在传达室,没有看见有人进公寓来。可是这座四层楼的公寓,每层有15间房,住着100多人,情况比较复杂,这可能是警察到目前还未能破案的原因。数学家思索着。最后,请女看门人带他到三楼,在314号房门前停了下来,问道:“这房间是谁住的?”女看门人答道:“米塞尔。”“这人怎样?”“他爱赌钱,好喝酒,昨天已经搬走了。”“这个米塞尔就是杀人凶手!”数学家肯定地说。女看门人非常惊奇,忙问:“有什么根据?”数学家分析说:“鲁柏手里的馅饼就是一条线索。馅饼英语叫Pie,而希腊语Pie就是π,即通常说的圆周率。人们在计算时,常取π的近似值3.14。鲁柏是一位喜欢数学,善于思考的人,临死时他终于想到用馅饼来暗示凶手所住的房间。”根据数学家的分析,警方经过侦察,最后逮捕了米塞尔。经审讯,米塞尔承认因赌博输钱,看到鲁柏家里汇来巨款,遂生杀机。竞赛趣味数学中,有数字谜这一种数学游戏,同学们是否有兴趣玩一玩?抢答题(数学谜语)答题规则:(1)举手抢答。(2)每道题答题时间限制为2分钟,2分钟内答不对将直接公布答案一加一不是二(猜一字)看答案王下一題八分之七(猜打一成语)看答案七上八下下一題七除以二(猜一成语)看答案不三不四下一題七六五四三二一(打一数学名词)看答案倒数下一題夏周之间(打一数学名词)看答案商下一題考试不作弊(打一个数学名词)看答案真分数下一題灭火(猜一数字)看答案并驾齐驱(打一个数学名词)看答案平行下一題垂钓(打一个数学符号)看答案等于(等鱼)下一題合法开支(猜一类数)看答案爷爷参加百米赛跑(猜一中国数学家)看答案祖冲之下一題五个手指(猜一成语)看答案三长两短下一題1×1=1(猜一成语)看答案一成不变下一題10002=100×100×100(猜一成语)看答案千方百计下一題其中(猜一数字)看答案二下一題555、555、555(猜一成语)看答案三五成群下一題1,2,6,24,(),720下一題120下一題看答案一至十当中,哪个数最偷懒,哪个数最勤奋呢?一最偷懒,二最勤奋。因为一不做,二不休。数学王子—高斯德国数学家高斯(1777—1855)11岁就发现了二项式定理,17岁发明了二次互反律,18岁发明了用圆规和直尺做出17边形的方法,解决了2000年来悬而未决的难题。21岁大学毕业,22岁获博士学位。1804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高斯为科学事业奋斗了一生,于1855年2月23日逝世。为了纪念他,格丁根大学校园内建立了一个正17边形台座的高斯塑像。他被公认为十八世纪之交最伟大的数学家,100多年来享有“数学王子”的美称。盲人数学家—欧拉欧拉诞生在瑞士名城巴塞尔,从小着迷数学。他十三岁就进了巴塞尔大学,功课门门优秀。十七岁时,他成为这所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硕士。十八岁开始发表论文,十九岁时写的论船桅的论文获巴黎科学院金奖。1727年,欧拉应聘到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工作,1733年26岁时升为副教授和数学负责人。由于工作繁忙,生活条件不良,他28岁时右眼失明。1741—1766年,欧拉应柏林科学院的邀请,为普鲁士王国工作了二十五年。1766年俄国女皇叶卡捷林娜二世亲自出面恳请欧拉重返彼得堡。欧拉的工作条件虽然大为改善,但工作强度超出了他的体力,劳累过度使他左眼也失明了。接着又遭火灾,大部分藏书和手稿化为灰烬。但欧拉并没有屈服,他说:“如果命运是块顽石,我就化作大锤,将它砸得粉碎!”大火过后,欧拉又与衰老和黑暗拼搏了十七年,他通过与助手门的讨论,以及口授等方式,完成了大量科学论文和著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欧拉在数学、物理、天文、建筑以至音乐、哲学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数学的各个领域,常常见到以欧拉名字命名的公式、定理和重要常数。现在数学课本上的i、f(x)(函数符号),Σ(求和符号)、sin、cos(三角函数符号)等都是他创立并推广的。欧拉一生能取得伟大的成就原因在于:惊人的记忆力;聚精会神,从不受嘈杂和喧闹的干扰;镇定自若,孜孜不倦。工作到最后一天的华罗庚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从小喜欢数学,而且非常聪明。一天老师出了一道数学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23!”老师的话音刚落,华罗庚的答案就脱口而出,老师连连点头称赞他的运算能力。可惜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他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一边工作,一边自学。18岁时,他又染上伤寒病,与死神博斗了半年,虽然活了下来,但却留下终身残疾——右腿瘸了。1930年,19岁的华罗庚写了一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不成立的理由》,发表在上海文章《科学》杂志上。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从文章中看到了作者的数学才华,便问周围的人,“他是哪国留学的?在哪所大学任教?”当他知道华罗庚原来是一个19岁的小店员时,很受感动,主动把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华罗庚在清华四年中,在熊庆来教授的指导下,刻苦学习,一连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后来又被派到英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他对数论有很深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抗日战争时期,华罗庚白天在西南联大任教,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研究。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华罗庚写出了20多篇论文和厚厚的一本书《堆垒素数论》。他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1958年以后,他走遍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动员群众把把优选法用于农业生产。记者在一次采访时问他:“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后一天。”他的确为科学辛劳工作到了最后一天,实现了自己的诺言。1985年6月12日,在东京一个国际学术会议上,75岁的华罗庚教授用流利的英语,作了十分精彩的执报告。当他讲完最后一句话,人们还在热烈火鼓掌时,他的身子歪倒了。一束鲜花还没有来得及献到他的手上,这位世界闻名的数学巨星便突然陨落了。现在,我们来看一些有趣的图片。柱子是圆的还是方的?仔细看一看“弗雷泽螺旋”是最有影响的幻觉图形。你所看到的好像是个螺旋,但其实它是一系列完好的同心圆!这幅图形如此巧妙,以至于会促使你的手指沿着错误的方向追寻它的轨迹是静的还是动的?有多少个黑点?看着黑点身体前后移动祝大家学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