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戴新安新闻评论选题如同选对象新闻评论选题与选对象相似之处一、美好开端成功关键二、眼光敏锐精心比较三、抨然心动富有激情四、瞄准目标有的放矢五、把握时机坚定不移六、提升自身成功基础第一节:新闻评论的选题一、选题的含义新闻评论的选题,简而言之,即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论述的问题,它规定着新闻评论的对象与范围。见教材61页中二、选题的性质选题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选题是认识的起点。选题本身就是认识过程,它表现为作者对所面对的新闻事实或问题的判断。哪个新闻值得评论的问题,取决于作者自身的价值观、价值标准。选择机制支配着新闻传播过程。在新闻传播过程中,选择是传播内部诸多基本要素之间稳定的、持久的、始终如一的内在关系。有些选题只适合有报道价值却没有评论价值?非重大的新闻事件,尽管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由于事件过小,所发表的评论容易流于街谈巷议和揣测,而且容易就事论事,评论的空间不大。比如说,停水停电等。例《经济观察报》每周社论的选题评论价值不等于新闻价值。确切地讲,评论价值是由新闻价值转移而来的价值和评论活动重新创造的价值构成的。评论价值包含着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评论价值的基础。评论价值产生于评论过程。因为新闻中蕴含的值得阐发的、对读者有教育意义(广义的而不是狭义的)、重要或新闻的思想观点,无论是记者的主观倾向,还是指新闻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只有通过评论的阐发,才能变成重要的、新鲜的、对人民群众有启发意义的思想观念。如果频繁的发生,就有了评论的价值,也就是所谓的累积效应第一种情况是,出现了这类频繁发生的小事,而且事件本身也是新情况,有新的特点,是前所未有的,有可供深挖的巨大价值,这当然值得评论。第二中情况是,出现了频繁发生的小事,有可供挖掘的价值,但我们所能想到的评论角度,以前别人都写过了,只能老生常谈。这时我想就该有个取舍。在写作中有一种技巧叫做重复,是为了加深人们的印象,引起必要的重视,我们也可以认为反复根据新的事件写相类似的评论可以达到让人重视的效果。但如果单从出新来讲,我想是不可取的。第三种情况是,出现了频繁发生的小事,别人也反复的报道过,但我却可以发现新的特点,这是在别人的基础上的,或者选取的角度是跟别人不一样的,这当然也有评论的价值。二、选题的情景与类型选题的对象是要评论的事件或问题1.对于那些以新闻事件作为评论对象的文章来说,选题就是“选事”。择题的步骤,首先就要看有些什么事件要评论的?然后要分析这些事件有没有值得讨论的?又看这些事件有没有值得评论?又看这些事件是不是必须评论?——林大椿《新闻评论学》2、并非针对事件性新闻来发表评论。(非事件选题)对于那些并非针对事件性新闻来发表评论、并非要对新闻事件进行判断的评论来说,选题就是选问题:在当前有哪些问题是得关注和思考的?选题的类型选题的类型事件性选题非事件性选题周期性选题(一)事件性选题《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1.紧跟新闻事件,时效性强,能够及时满足读者的期待。2.事件性选题的新闻评论由少到多,逐渐成为新闻评论的主流清华“贫困县选才”的启示18日,清华大学公布了该校“新百年计划”的自主选拔考试实施办法: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所有中学,均可推荐一名考生参加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他们一旦获得了资格确认,将在未来的录取过程中获得30—60分的分数优惠。清华招生新政是对现有自主招生制度的强力刷新,尤其是面向592个国家级贫困县选才的制度设计,对寒门学子来说,是一个极大利好。过去5年,高达八成的全国贫困县无一人上清华。在此基础上审视清华招生“照顾”寒门学子,越发感慨它释放的温情与善意。寒门学子进清华不易,进北大、进其他名校的,同样不多。而且,无论是公众的一般感觉,还是调查的统计显示,来自中西部农村的孩子进名校的比例,都呈下降趋势。有学者做过调查,发现1978—1998年间,北大学生中来自农村的比例约占30%;而从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骤降到了10%左右。清华自主招生向寒门学子的倾斜,实是不失时宜的矫正。自主招生政策实行多年,但总体看,侧重素质教育的特点对城市孩子更有利。这既是一种客观事实,也存在一些误解。正如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所称:“不能一谈到素质就是说唱歌好、跳舞好。”农村孩子知道尊重别人,能吃苦,知感恩,这比会背一些诗歌、多解一道数学题,素质更高。所以,从“冷落”到“照顾”寒门学子,不仅是“扶贫”式的帮助,更是评价体系的制度性纠偏。就此而言,清华作为名校,对贫困县学子的“照顾”具有可贵的导向意义,如果其他高校积极跟进,给贫困县学子多一些青睐,“寒门子弟难进名校”的现状或许会有所改观。当然,“穷庙富方丈”,贫困县也有非贫困学子,因此需警惕招生“照顾”成了权力饕餮的盛宴。放在更宽广的现实语境中,还可发现清华招生新政也是推动教育公平、打破阶层固化的有力举措。社会阶层固化一直是近年来的热议话题,贫寒子弟上升的空间确实出现逼仄,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只要维持公平的教育机会,贫穷就不会变成世袭。”对贫寒子弟来说,接受教育、享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是改变自身命运的有效途径。清华新政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希望,也助推了教育公平。当然,改变贫困生的命运,仅靠清华还不够,需要更多的高校跟进。当教育公平不断推进,当公平覆盖到更多的弱势群体,他们才能实现“知识改变命运”的愿景,我们的社会流动才能更趋于合理。秦宁《人民日报》(二)非事件性选题这类选题不是要对某个具体的新闻事件进行判断,而是通过积累和思考,在许多新闻事实或社会生活的普遍现象中发现共同的、突出的问题。一般来说是“选问题”的选题。非事件性选题的评论节奏较缓,时效性也差一些。但是非事件性选题是不可替代的。也有不少新闻评论,既不评当天或不久前报上的新闻,评论本身也不包含新闻,评的是我们工作中间或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倾向、一个问题。——范荣康《新闻评论学》案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5月11日《光明报》)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财政利益与百姓利益相对于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也许有自己独立的利益;但相对于一方水土中的人民,地方官以及地方财政不应该有人民利益之外的利益,尤其不应该有与百姓利益相冲突、相背离的利益,这方面的理论依据谁都可以轻易找到。问题是,如今理论与实际“两张皮”的现象很多。笔者手边就有一则地方财政利益与百姓利益相对立的典型例子:甘肃平凉、庆阳两地前几年通过发展烤烟种植业一度富县富民,1996年庆阳县种植面积达22万亩,农业特产税超过3000万元,财政收入也突破7000万元。但由于全国烤烟出现供大于求状况,农民种植烤烟变得不仅不赚钱,反而严重亏损。其亏损的程度可用一位农民的情况证实:1997年他种了10亩烤烟,成本3000元,而当年收购价每公斤只有0.4元,若按此价出售,他将亏损2400元。农民们即使对市场经济的学问一无所知,也不会再赔着本种下去。况且,什么赚钱就种什么,也是农民一种起码的选择自由。当地官员不可能不懂得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种植结构的简单道理,但他们更清楚种植烤烟返还税率高的现实,所以,世纪末市场经济的荒唐事出现了:农民在行政命令、罚款、强行收回承包地等威逼之下,只好赔着血本继续种植烤烟。当地一位副县长曾无可奈何地对前去采访的记者说:我们何尝不清楚种烟不赚钱,但眼下除了种烟,实在没有更好的税源门路……看来,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利益与百姓利益的对立、以及这种对立所包含的悲剧性。贫穷落后是一种现实,却不应该是违背经济规律、对农民进行无理行政干预的理由。如此一来,老百姓就会从体味到自己基本权益与官员利益的矛盾,到产生与官员政府上的对立,这已不再是经济利益关系问题。近期被《焦点访谈》曝光的安徽省淮南市平圩镇政府10年间“吃”掉一层“自己的”综合办公楼的事例,除了让人们对吃喝风更加深恶痛绝外,更易让人思考现行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例如,由财政拨款建成的该办公楼,既然可以被法院判决为抵偿对象,说明镇政府对其具有充分的处置权。那么,几乎天天发生的各种财政拨款以及由拨款建起来的工程,是不是也会同样让人拿去抵掉酒债呢?不管哪一种财政资金,最终都是用来为人民办事的,因为它本来就是来自于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纳税人。如今某些财政资金的运作早已脱离为人民办事的轨道,而走进为个人、小团体牟取超额利益的邪路,这才是“财政利益”与百姓利益最大的矛盾和对立。中国青年报刘以宾(三)周期性选题有一些特殊的选题是以固定的时间周期出现的,比如以纪念日或其他周期性活动为题的评论。这些选题有着不同于一般事件性新闻那种偶发性、突发性的的特征——可预期性。周期性选题的评论往往被人们看做“应景文章”,但其实它也是符合某种接受规律的,也是由社会生活的周期提出议程的。周期性选题本身因为是周期性地重复,所以更要着意于写出新意。2案例:6-2-2《废除科举百年,我们要反思什么》《有生命就有希望,纪念唐山地震三十年》(2006年7月30日唐山地震30周年纪念《新京报》)《唐山地震警示我们如何面对灾难》(2006年7月30日唐山地震30周年纪念《北京青年报》)重建奇迹彰显中国奋进的力量新华社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的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封顶;汶川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四川及甘肃陇南地震灾区农房基本完成重建,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两周年前夕,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新生,彰显着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700多天前,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强烈地震,使8万多同胞遇难,数十万人受伤,数千万人受灾,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满目疮痍。第一时间的生命大救援过后,重建家园成为历经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面临的一场严峻考验。“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党中央发出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非战争性全国总动员令。“三年重建任务争取两年完成!”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地震两年过去,遭受重创的灾区呈现崭新面貌,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个个新村焕发活力,一条条道路穿山越水,一张张面庞重舒笑颜。草长莺飞的川西大地和陇南、陕南地区生机盎然。“现在,走进四川灾区,最漂亮的是农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一名网友的观感集中表达了人们的评价;“这些项目的集中交付,展示的是跨越千里的援建深情,给予的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承载的是加快发展的美好希望。”一个重灾市领导在对口援建项目交付仪式上的话语代表了灾区人民的心声。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有力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制度的核心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既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民主权利,又能形成共同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充满活力又富有效率。汶川特大地震后的重建奇迹,展现了新中国特有的应急保障能力和众志成城的集体意志。国外学者因此赞叹:“中国在短时间内动员巨大的力量投入,这是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拟的。”这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汶川特大地震带给中华民族巨大的痛苦,也把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磨砺得分外鲜明。“汶川不哭,中国加油”“我们都是汶川人”——地震发生后响彻中华大地的呐喊,在灾后重建中化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举国援建行动。19个对口援建省市10万多名援建人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住板房、啃干粮,战严寒、斗酷暑,以令人惊叹的建设速度奉献出让灾区人民放心的优质工程。第一时间奋起自救的灾区人在重建家园中自力更生、不等不靠。“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青川县枣树村农户墙上的标语,表达了灾区人民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这是中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特殊的历史境遇铸就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汶川灾后重建奇迹再一次昭示世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