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变化和创新-课件-19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制度创新,为治理找到了抓手为发展扫除了障碍为未来打好了基础——人民日报社论公务员写作网代写:2018ww高校“做奋发有为青年公务员写作网2018ww高校“做奋发有为青年•喜迎党的十九大”主题征文活动方案高校“做奋发有为青年•喜迎党的十九大”主题征文活动方案各系、各相关部门:为了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充分展示我校广大师生的良好精神风貌,加强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关心时政,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昂扬的精神风貌向党的十九大献礼,党委宣传部决定举办关于喜迎十九大的主题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主题“做奋发有为青年·喜迎党的十九大”二、征文内容紧扣“喜迎党的十九大”这一主线,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体现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艰苦卓绝的风雨历程和辉煌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围绕当代青年学生的自身使命,抒发大学生爱国情怀;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生活和自身成长成才,展示当代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昂扬向上的价值追求;赞美身边涌现出的各类先进典型和事迹,充分发挥身边鲜活生动典型的示范效应,抒写自己最难忘的时刻、最深刻的感悟、最感动的人和事,真切表达爱党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改变人生命运的选官制度选官制度创立时间选官办法选官权选官标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汉武帝曹魏隋朝察访人才举荐任官分科考试成绩取舍品第士人按品授官地方官中正官朝廷家世孝廉才学1、阅读教材内容,梳理从汉到唐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填写上面表格。2、结合表格内容思考从汉到唐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呈现出怎样的特点?选官权:选官标准:从地方收归中央渐趋公正合理一、改变人生命运的选官制度品味文学中的历史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东汉末年民谣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今之中正,不精才实,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晋初刘毅《请罢中正除九品疏》思考:1、三首作品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的哪些现象?名不副实阶层固化志得意满一、改变人生命运的选官制度品味文学中的历史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东汉末年民谣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今之中正,不精才实,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晋初刘毅《请罢中正除九品疏》思考:1、三首作品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的哪一现象?2、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①汉末社会动荡②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③地方大族操纵选官士族制度自由报名,考试录取一、改变人生命运的选官制度品味文学中的历史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东汉末年民谣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今之中正,不精才实,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晋初刘毅《请罢中正除九品疏》思考:3、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有学者认为,科举制度是使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说说你的理由。个人:国家:社会:改变人生命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储备人才阶层固化到阶层流动,公平公正,扩大统治基础一、改变人生命运的选官制度“中国只有通过严格考试的人才能出任官职‘中国由那些及第的人治理者’,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伏尔泰二、完善国家体制的中枢机构秦汉武帝隋唐时期阅读教材内容,填写时空坐标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度三省六部制皇帝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三公诸卿副丞相律令图籍监察百官(位低权重)百官之首全国政务军务(虚有其位)秦:三公九卿制皇帝尚书令侍中常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中朝外朝有事上报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执行机构决策机构皇帝中书尚书门下吏户礼兵刑工起草诏令封驳审议负责执行隋唐:三省六部制二、完善国家体制的中枢机构秦汉武帝隋唐时期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度三省六部制穿越时空,体验历史:京师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在秦、汉武帝、唐,如何解决,分组讨论体验历史。二、完善国家体制的中枢机构方式:监督相权到分割相权趋势:皇权加强,相权削弱大家结合图片思考:中国古代解决皇权和相权矛盾方式有何不同?这一矛盾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三、撬动社会经济的赋税制度阅读史料,分析问题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资治通鉴》卷22阅读史料思考两税法实行的背景。均田制破坏安史之乱税制混乱阶级矛盾激化增加税收需要三、撬动社会经济的赋税制度阅读史料,分析问题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资治通鉴》卷22阅读史料思考两税法的主要内容。量出制入按人丁和财产收税分夏秋两次纳税取消租庸调、杂徭行商也要纳税三、撬动社会经济的赋税制度结合视频及两税法主要内容,思考两税法的作用。三、撬动社会经济的赋税制度结合视频及两税法主要内容,思考两税法的作用。内容: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户不分主户和客户,以当时的居住地,编入户籍;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①简化税收名目,统一了税制②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③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④量出制入的财政预算制度⑤按财产分级分类征税税负公平原则选官制度的创新:改变人们的命运,扩大了国家统治基础,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中枢机构的完善:健全了国家的治理体系,维护了社会稳定赋税制度的改革: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课堂小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习近平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