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桂花ppt课件(22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回忆学过的一些咏物诗如:《赏牡丹》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李清照古代第一才女端庄其品清丽其词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词人,她不仅能写出婉转哀愁的闺中之作,也能写出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气魄雄浑的诗句。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李清照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收藏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南下,后来丈夫病死,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一、生平简介1、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著有《漱玉词》。2、李清照词的风格以婉约为主,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3、李清照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人称“婉约词宗”。二、词风变化:(1)由于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越,家庭幸福,所以前期作品大多都写一些闺中情思,少女情怀,山水美景及思念丈夫的离情别绪。前期风格:格调清新、妩媚秀丽。《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剪梅》:“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2)1127年,金兵入关,爆发靖康之变,李清照被迫离开故乡,流落南方。1129年,丈夫赵明诚病逝,她精神上失去了依靠,受到很大的打击,可以说是家破人亡。后来,她孤身一人从建康到越州、四明、温州,最后到临安,颠沛流离,受了很多苦。李清照后期的词: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后期风格:凄清深沉、苍凉悲楚整体感知鹧鸪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1.感知朗读,注意读音、把握节奏。2.自由朗读,结合注解了解词的大意。细细品味思考:1.词中怎么样描写桂花的特点?2.作者是怎么样评价桂花的品性的?3.作者借桂花表现了怎么样的情志?1:词中怎样描写桂花的特点?颜色:秉性:气味:暗淡轻黄体性柔只香留外貌不扬而内秀丰富,默默无闻而香留人间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2.作者是怎样评价桂花的品性的?何须自是不媚俗独自欣赏色淡香浓迹远品高“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梅花菊花(妒)(羞)花中之冠(内在美)桂花(冠中秋)如何理解“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注:屈原在《离骚》中,用褒扬之笔,列举了各种各样的香草名花,以比况君子修身美德,可是偏偏没有提到桂花。屈原(不见收)珍重作者借“桂花”表现了怎样的情志?鉴赏方法咏物诗词鉴赏方法1、分析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内在神韵、品格2、联系作者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作者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作者把自己的志向寄寓于所咏之物的突出特点之中,“志”就在物的特点与作者的情和志的相通之处。)3分析咏物诗词的写作技巧(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拟人、比喻、烘托、比兴等)。•一般提问方式:说出诗词中所咏之物的形象特点(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思路:结合诗句分析所咏之物的特点,尤其要分析出内在神韵性格;结合作者自身经历思想等剖析所托之情。•模式:手法+点出物的特点+内在的性格特点+效果(情感、主旨)作者借“桂花”表现了怎样的情志?①本词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桂花外貌不扬而内秀丰富,品格高洁②正是作者傲视尘俗,乱世挺拔的正直性格的写照。③表现了自己虽不为人赏识却能坚定、自信的乐观情怀和不同俗流的高尚的人格理想。本词有什么写作特点?1、对比、衬托、拟人、用典等手法的运用。2、“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论入词,托物言志”。五.小结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