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定2015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20150408讨论稿)各教学单位:人才培养方案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合格人才的教学法规,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落实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保障,是学校配置教学资源,安排教学任务,组织教学活动,规范教学过程、实施教学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基本依据。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在省属本科高校中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及《湖北科技学院转型发展试点方案》等文件精神要求,扎实推进我校转型发展工作,现就我校2015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工作提出如下原则意见。一、指导思想1.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提高我校本科教育支撑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2.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坚持办学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工作岗位要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根据真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和流程建构知识体系、技术技能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3.以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遵循“适量的学科基础、适用的专业技能,高精的专业技术、高雅的人文素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理念,构筑“以学生为中心、职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适应经济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突出“职业技能教育”特色。4.推进以“行业(企业)学院”为主的合作教育新模式,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同步协调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二、基本要求(一)明确定位,整体优化1.各专业要遵循本专业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及相关一级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充分了解市场需求,依据行业、产业、岗位或岗位群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全方位引入工程教育界、行业(企业)与社会管理等部门专家建议,医学类和教师教育类各专业应依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职业标准重新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描述各专业便于评价的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2.建立持续改进机制,进一步达成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3、各专业要把培养的人才定位于整个人才生态系统某个层次或某个阶段,避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趋同化、简单化和空洞化。完整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包括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比较优势、办学特色、服务面向和人才类型等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二)能力本位,整合优化课程体系1.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以岗位能力为核心,更加强调知识的集成与应用能力,要遵循“适量的学科基础、适用的专业技能,高精的专业技术、高雅的人文素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理念,做到通识基础课适用(侧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与通用能力)、学科基础课管用(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专业课能用(侧重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2、在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下,各专业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根据岗位通用能力与专业能力确定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明确课程逻辑关系,反向设计课程体系与课程教学内容。对传统人才培养目标下设置的课程体系,围绕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结合办学特色适当取舍,并根据岗位群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进行有效整合,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模块。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和脱节,浓缩必修课程,增设专业导论课程与本土化特色课程,精开选修课程,加强选修课程的前沿性、交叉性和综合性,加强实践课程。杜绝因人设课。3.强化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分析,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要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对专业主要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剖析,得出工作岗位的业务范围,通过归纳得出相应的工作领域,并转换为对应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4.推进以工作过程为主导设计项目课程。对于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模块,打破传统学科性“理论+实验+实习”的课程体系结构,把围绕核心能力培养和职业适应性的原有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结构,确定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在项目化课程标准中引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规范,教学内容中精选实际工程案例并经教学化处理形成学习型项目,每个项目又分解为若干个对应的学习型工作任务,将知识点、技能要求融入到各个项目和任务中,并将职业资格鉴定考核与课程考核相融通,以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三)强化全程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创新能力培养1.完善并深化一个中心、两个模块、三个层面、四个支撑的全程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两大能力模块为教学目标,以认知实践、专业实践、毕业实践三个层面组成有机联系的实践教学内容整体,以实践教学管理及规章制度、实践教学质量督导机制、实践教学考核及评价机制和实践教学队伍及条件建设作为实践性教学的四个有力支撑。2.根据人才的培养目标,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整体目标分解为各个子目标,并分解落实到各具体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形成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拓扑图,通过各具体实践性教学环节中所需培养实践能力子目标的实现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3.试行集中实践能力培养“第三学期制”。即在每学年末集中开展各具体实践性教学环节,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4.在产业、行业人才需求调研和技术技能需求分析基础上,根据产业、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技能需求,积极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适当增设实训环节,加大实训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大力推进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双导师制”。5.大力推进素质拓展学分的实施,学生在校期间必须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参加有关学科竞赛、文体比赛等获得相应的学分。(四)创新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校)合作1.坚持校地互动战略。各专业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优质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教育;要具有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意识,在做实做强“行业学院”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2.深化合作教育模式。构建“专业+企业或行业+项目”的合作教育模式,把项目融合于人才培养方案,从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资源配置、教学模式和培养途径等多个方面,把专业和产业结合起来。3.创新合作教育途径。合作途径主要包括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协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具体包括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的评价、行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学、行业专家参与素质拓展活动、合作开办试点学院或实验班、合作举办开放式命题竞赛、合作指毕业论文等。4.拓宽合作口径。按教育厅要求,大力推进与高职院校开展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工作,进一步与高职院校衔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同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衔接贯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五)健全素质拓展体系1.深入理解应用型本科人才绝不是仅仅局限于狭窄技术或技能的匠人,而是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规范化的素质拓展体系有利学生人格塑造、创新精神培养和全面发展。素质拓展包括社会综合能力训练和专业外延训练,是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课外活动与课内教学相结合的重要途径。2.努力构建囊括专业能力训练、职业能力训练、适应能力训练、人文素质与后续发展能力培养的全程式终身素质拓展体系。各专业应高度重视素质拓展体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地位和作用,制定素质拓展教育的实施细则,明确素质拓展体系的具体内容。一般来说,素质拓展体系的主要包括应用科研项目参与、各类竞赛培训、各类专业资格证书培训、参加各类学术报告和学生的创新研究项目等内容。三、培养方案主要内容(一)专业基本信息(含学科门类、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授予学位、标准学制)(二)专业特色:主要描述本专业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各方面的优势与特色(三)专业培养目标:完整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包括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比较优势、办学特色、服务面向和人才类型等。(四)专业培养规格与标准素质要求:思想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能力要求: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知识结构要求:了解**、熟悉**、掌握**(五)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标准实现拓扑图(六)教育教学活动周计划(七)主干学科与专业核心课程(八)课程体系结构及学时学分构成(九)教学计划进程表四、培养模式、学制与学时、学分(一)学制与培养模式本科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部分医学专业为5年。各专业修订培养方案时要强化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创新和完善以“工学结合”为重点的专业基础培养与职业对接培养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相结合,产学研用一体,“教、学、做”合一的“3(4)+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3(4)”是指前三学年(五年制专业前四学年)以校内教学为主,进行专业基础培养,并适当引进“行业、企业”元素,把“学以致用”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1”是指最后一学年把学生送到行业企业一线进行毕业顶岗实习,使学生的实习过程渗透实践教学,着重行业职业技能和素养的培养,并请企业工程技术或管理人员参与实践教学,真正建立与行业企业等紧密的、实质性的联合培养机制。学生在毕业实习时统筹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与综合训练,做到校企良性互动、产学研密切合作,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各专业要积极响应社会关切,努力拓宽专业口径。在学科专业基础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各专业可开设不同专业方向(模块),以回应社会对不同专业方向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各专业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下开设的专业方向(模块),不得独立制定培养方案。学校鼓励各专业开展更加深入的产教融合、医教融合、校校合作,鼓励将专业教育教学或课堂搬到行业企业、医院、学校一线,由行业企业、医院和中小学的“师傅”们授课及传授技能。各专业可实质性地开展学校管学科基础、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行业企业管专业核心、专业方向课程教学。(二)学期、学周、学时安排学校实行每学年三学期制,每学年第一、二学期课内教学活动安排18周,其中上课16周,复习考试和机动2周,每学年第三学期为短学期,集中安排在第二学期末。四年制全学程教育教学160周。五年制全学程教育教学200周。各专业总学时一般应控制在人文社科类本科专业不超过2400学时、自然科学类、四年制医学本科专业总学时不超过2600学时、五年制医学本科专业总课时不超过2800学时。所有专业学时、学分原则上不得超过控制范围上限的3%。课程总学分中必修课和选修课学时比例以7:3为基准目标,根据专业特点逐步过渡,进一步扩大选修课比例。理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时数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35%;经管文史教类专业实践教学时数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25%。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学分1、本科教学实行学年学分制,理论课16学时计为1学分,独立设置的实验课32学时计为1学分。同一学科门类下的专业学科基础类课程设置及同一门课程学分原则上要求统一。2、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除实验课外),课程设计、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实训)每周计1学分。3、体育课一、二年级每学期计1学分。4、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等每周计0.5学分。5、学生每学期所修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成绩考核达到及格标准即可取得相应学分。五、课程设置(一)课程结构及要求本科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通识教育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