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心理学安全管理中的心理学•1.二八法则•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列托在对19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的财富和收益统计分析时发现: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20%,这就是“二八法则”。“二八法则”反应了一种不平衡性,但它却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在商品营销中,商家往往会认为所有顾客一样重要;所有生意、每一种产品都必须付出相同的努力,所有机会都必须抓住。而“二八法则”恰恰指出了在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存在这样一种典型的不平衡现象:••80%的成绩,归功于20%的努力;市场上80%的产品可能是20%的企业生产的;20%的顾客可能给商家带来80%的利润。遵循“二八法则”的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往往能抓住关键的少数顾客,精确定位,加强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的普尔斯马特会员店始终坚持会员制,就是基于这一经营理念。•“二八法则”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生活,如一个人应该选择在几件事上追求卓越,而不必强求在每件事上都有好的表现;锁定少数能完成的人生目标,而不必追求所有的机会。2.“不值得”定律“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奋斗毅力,也才可以心安理得。而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则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来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定时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中共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3.酒与污水定律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几乎在任何组织里,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他们到处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你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它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人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你就应该把它拴起来。•4.木桶定律•一个有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决定其容量大小的并非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同样,在一个企业的营销过程中,必然存在着许多相关的环节,只有找出制约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某一关键环节,把这一个矛盾解决了,其它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5.韦奇定理•即使你已有了主见,但如果有十个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难不动摇。提出者: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学家伊渥·韦奇点评:•1)未听之时不应有成见,既听之后不可无主见。•2)不怕开始众说纷纭,只怕最后莫衷一是。•6.福克兰定律•没有必要作出决定时,就有必要不作决定。提出者:法国管理学家D·L·福克兰点评:当不知如何行动时,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任何行动。•7.王安论断•犹豫不决固然可以免去一些作错事的机会,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遇。提出者:美籍华裔企业家王安博士点评:寡断能使好事由好变坏,果断可将危机转危为安。•8.赫勒法则•当人们知道自己的工作成绩有人检查的时候会加倍努力。提出者:英国管理学家h·赫勒点评:只有在相互信任的情况下,监督才会成为动力。•9.控制中的横山法则•最有效并持续不断的控制不是强制,而是触发个人内在的自发控制。提出者:日本社会学家横山宁夫点评:有自觉性才有积极性,无自决权便无主动权。•10.洛克忠告•规定应该少定,一旦定下之后,便得严格遵守。提出者:英国教育家洛克.点评:简则易循,严则必行。•11.热炉法则•当人用手去碰烧热的火炉时,就会受到烫的惩罚,其有以下三个特点:即时性、预警性、平等性。点评:罪与罚能相符,法与治可相期。13.冰山安全理论指出:所发生的事故中,人员死亡事故、严重伤害(致残)事故、损失工作日事件、轻微伤害事件、不安全行为事件在事故总数中占有的比例约为1:30:300:3000:30000。从事故等级最高的“死亡事故”起,自上而下按比例排列,其组合形状近似于金字塔,故冰山安全理论又称为“金字塔理论”。该理论指出:将“金字塔”的底边向里收缩时,“金字塔”将会随之缩小。当新“金字塔”的塔顶低于原“金字塔”中“严重伤害(致残)事故”线下时,新“金字塔”中只剩下“损失工作日事件、轻微伤害事件、不安全行为事件”。即:将工作中的不安全行为次数降低到某一个程度时,“严重伤害(致残)事故”等级以上的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趋近于零。•美国杜邦公司提出的“所有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安全管理理论与冰山安全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效。杜邦公司制定了一整套风险识别和安全评价实施体系,有效地控制了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使其在长达100年的时间、全球135个生产和加工设施中没有发生过一起“严重伤害(致残)事故”等级以上的事故。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进行风险识别和安全评价,认为落实防范措施,杜绝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安全生产、检修的基本保障。在此,对化工生产装置区内典型的检修作业所存在的风险以及相应安全措施进行综合分析、归类。近年发生的事故……•2008年8月26日,广西维尼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机车间发生特大爆炸事故。上海一公交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江苏因团雾引发重大交通事故大多数事故的根源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在各种事故原因中,人的因素占有很大的比重。据我国秦皇岛港务局安检处的统计,1990年以来,该港务局系统的各类工伤事故中,约有95%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据英国《国际飞行》周刊报导,1994年全球飞机失事47起,死亡1385人,其中有31起事故是由飞行员的失误所致,只有16起是由恶劣气候造成的。•总的说,大多数事故的根源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据统计,我国工伤事故最多的是煤炭行业,而其中80%以上的事故是由违章作业、违章指挥造成的,且不安全行为又在煤炭事故中占有决定性的地位,煤矿职工的不良安全心理又是导致不安全行为的重要原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导致事故发生的种种原因中,人的不安全因素是一种很重要的原因。要想搞好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必须及时矫正各种影响安全的不良心理和纠正各种违章行为。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并运用安全心理学,探索人的安全心理,从而减少人的不安全因素。湖南株洲市区高架桥发生坍塌事故纽约州客机坠毁原因查明正副机长调情分心引发事故•中新社5月14日电据香港《文汇报》14日报道,今年2月美国一架客机在纽约州布法罗机场附近坠毁的空难,调查发现正副机长在驾驶飞机期间因调情导致分心,以致客机失事,夺去50人性命。一、个人因素事故致因模型•这个模型表示的是:潜在危险存在的情况下,由于个人因素的作用,事故的发生或避免。在工作情况中,个人因素的不同能够对事故的发生造成影响。暴露在危险情况中个人因素感觉到危险认识到危险决定躲避躲避能力安全行为避免事故不安全行为事故感觉理解能力,警惕程度经验,培训,心理素质身体特征和能力,思考方式,生理活动由意外情况导致的意外事故经验,个性和,承受危险倾向是否图1潜在危险存在的情况下,个人因素事故致因模型事故发生之中个体的差异安全的行为感知及判断行为行为结果形成经验图2行为过程示意图行为过程信息反馈、反作用行为是建立在感知基础之上的,经由思考、总结、判断、决定,而后产生行为,这一过程形成经验。究竟这种行为是安全的还是不安全的,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并且进行调整,最终目的是实现安全行为(图2)。这一过程中,感知、行为、调整、经验四个因素影响着个人行为的安全性。不安全行为的致因分析•外在原因•内在原因1、不适当的环境因素2、人机不匹配3、管理因素1、意识水平2、是否集中注意3、能力与知识经验的多寡4、性格类型影响疲劳的因素•(一)工作强度与持续时间•(二)心理负荷•(三)体质和健康状态•(四)工作能力(曲线)•(四)工作方法及工作熟练度•(五)工具设备与人的匹配程度•(六)环境因素(照明、噪声、温度、振动等)•(七)营养状况(摄取食物的营养成份)心理负荷•人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冲突或对自己情感上有伤害的事件时,往往会在精神上感受到沉重的压力,引起很高的情绪性心理负荷。这种情绪性负荷是导致疲劳的一个重要原因。矿山工作时间与肇事故的关系4、性格类型•人的性格特征与安全生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具有较好性格特征的人,他们干起活来精力充沛。观察情况认真细致,思考问题全面周到,操作作业不莽撞、不蛮干,这种性格有利于作业的顺利进行,有益于安全生产。如果性格不好,头脑简单,马马虎虎、冒险蛮干,就会经常发生事故。事故频发倾向者的性格特征据国外文献介绍,事故频发倾向者往往有如下的性格特征:(1)感情冲动,容易兴奋;(2)脾气暴躁;(3)厌倦工作,没有耐心;(4)慌慌张张,不沉着;(5)动作生硬而工作效率低;(6)喜怒无常,感情多变;(7)理解能力低,判断和思考能力差;(8)极度喜悦和悲伤;(9)缺乏自制力;(10)处理问题轻率、冒失;运动神经迟钝,动作不灵活安全心理工程违章操作心理举要一、侥幸心理•是许多违章人员在行动前的一种重要心态。把出事的偶然性绝对化,在现实工作中,发生侥幸心理的人时有所见。•1.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技术水平不低,而是“明知故犯”中新网8月3日电综合消息,发生特大瓦斯事故的河南省禹州市文殊镇兴发煤矿,井下2名被困矿工已被救出,事故确认有24人遇难。按规定正在停产维修期间,私自违规生产引发事故。•2.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己。分析•如果发生了330次同类事故,其中造成伤害的仅有30次(1+29);其余300次虽属事故,但不发生伤害,伤害事故与不伤害的事故,二者的比例为:1:10。129300二、惰性心理•也称为“节能心理”,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懒惰行为的心理依据。•1.干活图省事,嫌麻烦。•2.节省时间,得过且过。三、麻痹心理•麻痹大意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行为上表现为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口是心非。盲目自信。•1.盲目相信自己的以往经验,认为技术过得硬,保准出不了问题。(以老同仁居多)•2.是以往成功经验或习惯的强化,多次做也无问题,我行我素。正在移动的液压支架下面不得有人,以免前梁落下伤人正在移动的液压支架下面不得有人,以免前梁落下伤人正在移动的液压支架下面不得有人,以免前梁落下伤人手抓着柱帽时,不得开动液压推溜千斤顶手抓着柱帽时,不得开动液压推溜千斤顶正在移动的液压支架下面不得有人,以免前梁落下伤人正在移动的液压支架下面不得有人,以免前梁落下伤人正在移动的液压支架下面不得有人,以免前梁落下伤人三、麻痹心理(续)•a.高度紧张后精神疲劳,产生麻痹心理。•b.个性因素,一贯松松垮垮,不求甚解的性格特征。自以为绝对安全。•c.因循环守旧,缺乏创新意识。正在工作的采煤机滚筒旁边,不得停人•正在工作的采煤机滚筒旁边停人手抓着柱帽时,不得开动液压推溜千斤顶四、逆反心理•是一种无视社会规范或管理制度的对抗性心理状态,一般在行为上表现“你让我这样,我偏要那样、越不许干,我越要干”等特征。•1.显现对抗:当面顶撞,不但不改正,反而发脾气,或骂骂咧咧,继续违章。•2.隐性对抗:表面接受,心理反抗,阳奉阴违,口是心非。五、逞能心理•争强好胜本来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但如果它和炫耀心理结合起来,且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就会走向反面。•a.争强好胜,积极表现自己,能力不强但自信心过强,不思后果、蛮干冒险作业。•b.长时间做相同冒险的事,无任何防护,终有一失。要用专用工具在支架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