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三首渔翁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柳宗元和韩愈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他写了著名的《永州八记》,我们学习过其中的《小石潭记》•【诗文解释】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太阳出来云雾散尽不见人影,摇撸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词语解释】西岩:即西山,在今湖南零陵西湘江外。汲:取水。湘:湘江。楚:西山古属楚地。销:消散。欸乃:摇橹声。唐代湘中有棹歌《欸乃曲》。下中流:由中流而下。参照注释,发挥想象,用一段散文描绘这首诗的意境。连绵起伏的山脉横亘湘西边界,山上竹林碧绿,幽深似海。湘江如带,蜿蜒绕过山脚,碧波荡漾,流向远方。夜幕降临,渔翁停船靠岸,头枕西山歇宿,鸟声作伴,花香沁人心脾。晨曦微露,渔翁汲取清澈的湘水,砍几根楚竹为柴做饭。炊烟散尽。太阳出来,不见渔翁人影,忽然摇撸的“欸乃”声从江面响起,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渔翁划着小船早已顺流而下,回头仰望,蓝天碧山相连,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写作背景此篇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作者所写的著名散文《永州八记》,寄情山水的同时,略寓政治失意的孤愤。同样的意味,在他的山水小诗中也是存在的。诗中那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就是诗人自己的化身。主人公独来独往,突现出一种孤芳自赏的情绪和对自由人生的向往。问题探究“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这两句诗好在哪里?1、炊烟、日出、江中小船、青山绿水,构成一幅多彩的画面。2、句句写渔翁,却句句不见人,用炊烟的痕迹,摇橹的声音进行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味,言有尽而意无穷。3、神秘的境界,隐隐传达出他那既孤高又不免孤寂的心境。《渔翁》通过对渔翁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闲适恬淡生活的向往。渔父张志和,唐代诗人。名龟龄,字子同,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号烟波钓徒。渔父,词牌名。渔父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白鹭(lù)鳜(guì)鱼箬(ruò)笠蓑(suō)衣《渔父》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青山,绿水,渔舟、桃花、白鹭、肥鱼,斜风、细雨,有静有动,有时间有空间,还有一个从容自适、悠然脱俗的渔父。《渔父》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热爱自由、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斜风细雨不须归”一语双关,谈谈你的理解。一、指自然界的风雨不大,用不着回家;二、一直遭受人生征途上的风雨挫折后,无意仕途不再回朝做官了。这首词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的生活。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张松龄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渔父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走近作者姜耕玉,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艺术学博士生导师。朗读诗歌概括各节诗意•第一节:用“写意画”来描绘大自然的山水。•第二节:在利欲熏心的今日,有些人却坚守着清贫与美德。•第三节:渔歌和渔火成了渔人的精神支柱。•第四节:对渔人的精神支柱表示敬仰。“欸乃一声绿不了山水”:渔歌不能使山青,使水绿,透出作者的无奈之情。“眷念永远的渔歌”:在利欲熏心的今日,有些人却坚守着清贫与美德。“渔人也唱成了困境中的鱼”: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渔人的处境。“那血红的渔火∕一点点映入江底∕与星星一起闪烁”:渔火是渔人的精神支柱,永远闪亮在他们的心中。《渔舟唱晚》中为什么没有了《渔翁》《渔父》中美丽宜人的画面了?经济快速无节制的发展,破坏了迷人的环境。在利欲熏心的今日,许多人再无法坚守清贫。自主讨论“欸乃一声绿不了山水”化用了谁的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化用了柳宗元的诗句“爱乃一声山水绿”,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绿水青山遭到破坏的痛惜之情。《渔舟唱晚》通篇写了渔民的生活现状,表达了对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人与自然失去和谐的痛心与感慨。•背诵《渔歌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