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南京大屠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6.南京大屠杀学练优八年级语文(YW)教学课件情景引入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日军在占领南京的最初6周内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南京遭屠城后的南门前尸横遍野,血迹斑斑村濑守保拍摄的下关江边尸体堆积如山的情景下关长江边尸体堆积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目黑辎重兵联队兵站汽车第十七中队村濑守保拍摄的南京下关长江边尸体堆积的场面。日军将失去战斗力之中国军人反绑双臂、集体杀戮后掷入池中。这是被杀后的血池日军浇上汽油焚烧尸体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目黑辎重兵联队兵站汽车第十七中队村濑守保拍摄的南京下关长江边将屠杀后的尸体浇上汽油焚烧的情景。日军对俘虏和平民进行刺杀1937年,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在活埋中国军民日军将砍下的中国人的头颅拿在手里日军经常将中国人砍头称为“试斩”。图为日军将砍下的中国人的头颅拿在手里留影。照片系从被俘的日军身上缴获的。《东京日日新闻》报道的向井敏明少尉与野田岩少尉在南京举行的杀人竞赛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1937年,30多万南京人民被侵华日军集体大屠杀!!!不要忘了1937年12月13日,不要忘了惨死在日军手下的30多万中国同胞,不要忘了那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杀戮……历史,是永远无法改变的!温书林,男,1961年10月5日生于山东省招远市;1979年9月至1983年9月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读大学本科,并取得法学学士学位;1983年9月至1990年9月先后任大学教师、北京通利公司经理,1990年至1992年9月美国怀俄明大学访问学者,也是《南京大屠杀》一文的作者作者·简介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进城后,对无辜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进行了长达六个多星期的血腥大屠杀。日军在疯狂杀戮的同时,还大肆奸淫妇女,进行大规模的抢劫、焚烧和破坏。据不完全统计,日军当时集体屠杀中国军民19万余人,零散杀害居民仅收埋的尸体就达15万多具,被屠杀总数达30万人以上。这场大屠杀,是在日本当局策划与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等战犯的指挥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其手段之残忍,行为之野蛮,令人发指。南京暴行发生之后,引起中国人民和世界正义人士的极大愤怒和谴责。英国《曼彻斯特卫报》记者田伯烈在所著《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中,称日军在南京的暴行是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杜廷谴责日军把南京变成一座恐怖的城市。然而,在日本却有人否定历史事实。日本拓植大学讲师田中正明便是其中的一个。此人于1984年6月出版一本名为《南京大屠杀之虚构》的书,想把南京大屠杀从历史上一笔勾销。墨写的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证明南京大屠杀的人证、物证俱在,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事实。写作·背景步履lǚ蹒pán跚shān蹂躏róulìn侥幸jiǎo燕子矶jī尸骸hái褴褛lánlǚ凶神恶煞shà绑缚fù汩汩gǔ俘虏fúlǔ刺戳chuō蛊惑huò杀戮lù寻觅mì惨绝人寰huán字·词·音狭义新闻专指“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种类较多,有动态消息、评论消息、社会新闻、文教新闻、国际新闻等。广义的新闻指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或生活现象的各种文章,包括消息、通讯,和兼有新闻、文学双重特征的报告文学。体裁·介绍报告文学它是借助形象来迅速反映真人真事的文学体裁。它是文艺性的通讯、特写、速写的总称。定义特点1、新闻性——以事实说话,基本事实不能虚构。2、文学性——人物、事件典型,有一定的艺术加工。3、政论性——反映当代人民的意志、愿望和要求。体裁·介绍现实背景:日本政府及右翼势力的反华立场,否认南京大屠杀。他们认为:日军在“南京事件”中没有对平民实施有组织的屠杀行为。认为死难者为阵亡的中国士兵或中国军民退时自相践踏造成,还有甚者认为那些死者为“文革”中的死者,把南京的死难者归结为中国故意嫁祸给日军的谎言。可事实真的如此吗???整体·感知血的历史1、阅读课文,想想文中写了哪几起大屠杀?12月13日:燕子矶大屠杀五万多人12月15日:下关大屠杀数千人12月18日:草鞋峡大屠杀五万多人禽兽集体屠杀(13—24)零散屠杀(25—32)向井敏明和野田野的杀人比赛田中军吉用助光宝剑杀人300多证据日本《朝日新闻》随军记者的报道和战犯栗原军蓸的叙述《东京日日新闻》、《日本公告》和《大美晚报》的报道日本军官中峰太郎《皇兵》一书的记载其他证据1.(倒叙)静缘老太太的遭遇及外国护士的日记(1—11)2.南京军事法庭的查证(33—37)3.外国观察家的观点和估计数字(33—37)历史结论、铁证如山引用资料的作用增强真实性,有力的批驳了日本右翼势力妄图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弥天大谎。尤其是引用日本媒体的报道和日本战犯本人的交待,“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更有说服力。日军屠杀中国军民,手段之多、残忍令人发指:(1)机枪扫射,肆意屠杀;(2)杀人竞赛,人当活靶;(3)蹂躏奸杀,老少不放;(4)毁尸灭迹,抛尸长江;(5)屠杀无辜,浇油焚尸;(6)惨无人道,生埋活人。历史不容抹杀,历史不容篡改,历史不容重演阅读下面三则材料,从中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然后再谈谈由此所引发的思考材料一:日前,日本又出现了新历史教科书事件,在将要出版的新历史教科书中,对日本二战侵略罪行进行大量美化,“歪曲侵略历史,声称责任都在中国”,尤其是对于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只字未提。材料二:近年来,日本海上保安厅一直对钓鱼岛一带海域进行着实际警戒。今年3月24日上午6时26分,日本海上保安厅人员竟然在钓鱼岛上,扣留冯锦华、张立昆等7名中国大陆民间保钓人士。挑起事端(扩张领土)日本篡改教科书/企图否认侵略的历史无耻的谎言材料三:中新社香港四月九日电新加坡消息:新加坡《联合早报》九日发表社论指出,日本教科书任意歪曲、篡改历史,不仅与世人的认知相去太远,与历史证据也相去太远,这是人类文明与人类良知所不容的。这些行为遭到人民的反对引发的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给中国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我们要牢记历史教训,时刻警惕新的日本军国主义的复苏。2、在燕子矶大屠杀中,描写一个衣着华丽的少妇和孩子的惨痛经历。——运用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写出了百姓遭受的巨大不幸,控诉了日寇的残忍和惨无人道。找出文中记叙的内容,尤其是其中的一些细节描写。说说这些记叙性文字的作用。1、文章开头描写生机勃勃、和平繁荣的景象中,一位老太太见到当年的老槐树时又一次发疯。——形成强烈对比,给人强烈的冲击与震撼,证明了法西斯的暴行是令人发指、惨绝人寰的。问题·探究讨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我们该怎么做?铭记国耻努力学习朗读最后一节,思考: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保我家园,卫我山河!夹叙夹议的写法,最后一句的表达方式是议论,通过议论强调时光可以流逝,历史却无法忘却,也不能忘却,告诫人们牢记民族灾难,勿忘国耻。历史是一面镜子,三十多万无辜生命的鲜血凝聚着一段悲惨的历史,它记述着中华民族的苦难,人类的不幸,它警示着一代又一代后人:历史不容抹杀,历史不容篡改,历史不容重演。远离野蛮,远离战争,呼唤文明,呼唤和平,这是生者对死者的告慰,这是生者对后来者的承诺,国耻不能忘记,我们纪念三十多万冤魂是为了铭记他们的不幸,我们纪念三十多万亡灵是为了人类永久的安宁,历史是不能淡忘的,历史是不允许淡忘的!课堂小结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组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全体起立,唱出我们民族的吼声!谢谢再见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