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和总体特色二、十七年文学三、文革文学四、新时期文学50年代——70年代的文学1949——1966,十七年文学1966——1976,文革文学70年代末、80年代以来的文学创作1977到现在,新时期文学前30年(1949-1978)属于现实主义单一化的文学后30年(1978-20世纪末)属于现实主义深化并获得开放发展多样化的文学。一、建国初期的文学创作二、现实主义深化,“干预生活”的作品出现三、50年代到60年代长篇小说创作的丰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社会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作家的生活、环境等等逐步安定、改善。不远的中国近现代史给作家们提供了许多创作素材。建国不久,一批反映战争的文学作品相继出版,给新中国的当代文学注入了新的血液。代表作:杜鹏程《保卫延安》;刘知侠:《铁道游击队》建国初期另一个文学创作热点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题材。代表作:周立波《暴风骤雨》;赵树理《三里湾》;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中国文学出现了文学“干预生活”的主张。代表作: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宗璞《红豆》等。1957年-1965年间,是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成就比较突出的时间。这些优秀长篇小说反映了中国近百年来民主革命的历程,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图景。代表作有:柳青与《创业史》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集体所有制取代个体所有制的历史变革。曲波与《林海雪原》吸收了中国通俗文学中武侠小说的传统,加以新的革命内容,受到读者热烈欢迎。杨沫与《青春之歌》成功地描写了学生运动,反映了知识分子的成长道路。罗广斌、杨益言与《红岩》描写了狱中斗争,再现了中国大西南地区解放前夕的斗争形势。文革文学存在着不同的两个部分。一是公开出版物上发表的作品,另一是秘密或半秘密状态写作、传播的作品。主题先行与“三突出”。江青地“三突出”是指在文艺舞台上和电影银幕上,在所有的人物当中,要突出正面人物;在所有的正面人物当中,要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要突出中心人物。这就造成了人物的模式化、脸谱化。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新写实小说私人化写作卢新华:《伤痕》刘心武:《班主任》伤痕文学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作品还缺乏深度,作家们亲身经历文革,痛心疾首却无力去深层思考。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作家们开始追寻文革中灾难的根源,从而对十七年历史进行了回顾,被称为“反思”。代表作:鲁彦周《天云山传奇》、古华《芙蓉镇》、戴厚英《人啊,人!》选材上偏向偏僻、落后的农村与山区。表现生命的原始冲动、古老的风俗和仪式,又对民族的精神、道德、心理加以重新认识和反省。代表作:阿城《棋王》、王安忆《小鲍庄》阿城与《棋王》王安忆与《小鲍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一股创作潮流,其创作方法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代表作:方方《风景》、池莉《烦恼人生》、苏童《妻妾成群》。方方与《风景》表现独特个体的自我,个体的情绪、个体的人格独立和价值体现。代表作:卫慧《上海宝贝》,朱文《我爱美元》之一,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社会色彩。之二,中国当代文学是现实主义为主流的文学。之三,中国当代文学是具有民族风格的文学。之四,中国当代文学是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继承中国民族文化传统,不断创新的一种新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