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预防魏通案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01少年21天撬车130辆混江湖2年被捅3刀不愿回家他叫易明,一个年仅13岁的懵懂少年,稚气未脱却身材高大;原本应该在学校读书的他,无意之中卷入“江湖”。在行走“江湖”的两年间,易明先后被警察抓过10余次;短短21天,他和同伙们疯狂撬车130余辆。也是这两年,易明曾被人连捅3刀;他身上还有没有痊愈的烟头烫伤,这是团伙成员为了逼迫他参与盗窃施下的“黑手”。02青少年吸毒犯罪今年20岁的小丽,和同龄的小馨,以及21岁的小红,是很要好的朋友,3人都没有正式职业。去年10月24日是小丽的生日。为了能让这个生日过得刺激、够酷,小丽和姐妹们竟有了一起吸毒庆祝的想法。于是,小丽将自己的身份证和100元钱交给小馨和小红,拜托两人帮自己到长寿区某宾馆开一间房。她还神秘地暗示姐妹们“晚上有好节目”。小馨和小红来到宾馆后,用小丽的身份证和两人各自的身份证一起开了一间房,并交了100元房费,小红还帮忙垫付了100元押金。当天下午,小丽和两个姐妹邀约另外3个90后男孩,一起来到宾馆房间为小丽庆贺生日。期间,6个人一起吸食了冰毒。第二天凌晨,小丽被公安机关捉获,小馨和小红也很快落网。为追求新潮和酷感,3个90后女孩竟想出了用吸食毒品作为庆祝生日的方式,还邀请了3个男孩一起到宾馆来“分享”毒品。03北京一少年为偷钱上网将奶奶砍死爷爷砍成重伤两年前,小新开始沉浸在网络里,学习成绩陡然下降。初中还没有毕业便辍学。因担心儿子整天沉迷于网吧,小新的妈妈让他照看家里的台球桌。小新把看台球桌挣的钱拿去上网。后来家里不再提供上网的钱,小新就想到了偷。今年6月上旬,小新偷了爸爸2000多元在网吧呆了一个星期。父亲的一顿打骂对小新来说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仅仅几天后,上网的欲望又像虫子一样噬咬着他的心。此时,爸爸月初给奶奶生活费时说的一番话浮现出来。“爸爸说爷爷那儿有4000多块钱,当时听了也没太注意,后来就想去偷爷爷的钱。6月15日中午我就去爷爷家,晚上,看爷爷奶奶都已经睡了,就去翻,可一想怕把奶奶吵醒了,就想用菜刀把奶奶砍伤了再翻。”睡梦中的奶奶倒在了血泊中,响声惊动了爷爷。不顾一切的小新又将菜刀砍向了他。爷爷受伤后逃出家门。小新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那4000元钱,只在奶奶兜里找到了两元钱。事后,小新的爷爷说,那是奶奶为孙子准备的早点钱。小新捏着两元钱在村口的一个洞里躲了起来。思来想去,还是投案自首了。17岁少年小新(化名)为了偷钱上网,竟然将奶奶当场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事后,小新投案自首。1何为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的定义:青少年是指14-24岁这个年龄段的人,不满18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我国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青少年犯罪的现状: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呈上升势头,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平均每分钟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其中十五六岁青少年犯罪案件占比70%以上。重点青少年群体认定01闲散青少年6周岁—25周岁之间不在学、无职业的人,他们游离于组织之外,很容易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管理教育的盲点。02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4条、15条的规定,青少年不良行为是指青少年违反社会规范,或者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给社会、他人和本人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危害的行为。03流浪乞讨青少年指离家在外、无固定职业、居无定所且流浪乞讨状态持续半年以上的6—17岁自然人。流浪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是父母对孩子监护管理的缺失。04未受处理的危安团所组织成员或刑释解教青少年25周岁以下的未受处理的危安团伙组织成员;及25周岁以下的刑释解教青少年。0.这里是标题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类型多样化:盗窃、抢夺、抢劫、寻衅滋事、贩卖毒品、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其中侵财型犯罪约占整个未成年犯罪的80%左右。组织团伙化:一人作案,胆小如鼠;两人作案,气壮如牛;三人作案,狗胆包天。行为突发性:犯罪动机简单、作案没有明确目的、一般没有视线预谋、犯罪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青少年犯罪特征手段野蛮性: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中,暴力抢劫、伤害、杀人等日渐增多。一、犯罪手段的变化。由被动的接受网络,到主动在网络中“学习”犯罪。在少年时期,90后对游戏只以纯正的获取心理上的满足感为主要需求,可以说是被动的接受网络。当他们现阶段进入生理和心理成熟期后,心理的满足感已占次要地位,对游戏的纯熟已使他们完成可以把在游戏中学习的经验应用于犯罪活动中,用以体验实际生活中通过犯罪获得的成就感,并从现实与虚拟世界的差距比对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经验,这一点是与他们在少年阶段心理层次上有明显差别的,这也说明他们在犯罪手段方面已由虚拟化向现实性的迁移或者变异。二、犯罪动机的由来。在少年阶段,90后是以网络作为游戏和娱乐,即以纯消费为主要表现形式。进入成人阶段后,由于他们消费观念已形成惯性,消费的支出形式进一步发展为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信息产品消费,与这相应不匹配的是他们的收入状况,两者之间的差距,必然造成其对货币(包括被国家认可流通的货币和电子虚拟货币)的本能渴望。现阶段电子信息技术的几何倍数增长,使得90后对电子信息产品消费的需求旺盛,而且需求的迫切性比以前更为紧迫,即而在短期内获取与其想购得的电子信息产品消费的对价成为他们犯罪的推动力,或者是动机。九零后我国“90后”青少年犯罪现状三、犯罪方式的变化。暴力性犯罪以往是90后在未成年阶段的主要犯罪表现形式,其犯罪方式比较直接化。但是,目前的状况是90后的犯罪形式主要依托网络,利用网络这一平台来实施犯罪。他们在现阶段对网络的应用相对于其他人群来说有着天然的“优势”,于是诈骗、盗窃等传统的犯罪方式都被他们赋予了网络的新形式。而且这种网络的新形式,使得时间和地域这两项对传统的犯罪实施的限制得到的“突破”,他们即便坐在电脑前游戏的同时就可以实施犯罪,或者对于他们来说所谓犯罪就是一次游戏的“现实版”。四、有一定程度的反侦查措施。网络化为90后犯罪提供了充足的知库,让他们比以前任何时间都能获得相要的知识,并且知识的表现形式包括了文字、视频,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通过网络的交换方式来进行在线交流、在线联系,不必在同一时空。这种现状就使得90后犯罪在现阶段可以进行远程的合作,突破以前团伙作案必须现场聚集的明显特点,共同犯罪分工的形式符合网络化、隐蔽性的特征,分工的粗细化程度更为提升。因此,这种犯罪形式为侦查工作设置了障碍,使得侦查工作和证据的收集、固定带来了新的难题。五、犯罪对象的范围扩大。90后以往的犯罪往往是以直接侵害犯罪对象为主的形式,当前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他们不仅进行犯罪或者违法行为,并把行为的过程通过自媒体,如以微信等形式进行传播,通过此种方式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优越性,也是对被害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造成了侵害,或者构成传播淫秽物品行为,其犯罪对象的构成更为复杂。九零后我国“90后”青少年犯罪现状2青少年犯罪的根源家庭原因(一)家庭教育的误区,为青少年犯罪推波助澜。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每个人的一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良好的家庭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良的家庭不仅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还常常成为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的原因,除了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外,不良家庭因素是导致子女犯罪的直接原因。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直线上升,家庭结构残缺,使孩子的成长环境先天不良,孩子失去家庭温暖和有效的家庭教育,一遇不良习气和坏人引诱就容易走上邪路,缺乏父爱母爱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第一诱因。另外不良的家庭教育往往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专横霸道的恶习,一旦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就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高压型”的家庭奉行棍棒政策,在这种高压下,极易造成孩子的人格自卑和逆反心理,这样的孩子一旦犯罪,便会凶恶地报复社会,危害性极大:“放任型”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无力管教或放任不管,使他们失去家庭温暖,造成孩子的性格孤僻冷漠,一遇不良习气和坏人的引诱就容易走上邪路。此外,父母的不良行为也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PPT模板下载:行业PPT模板:节日PPT模板:素材下载:背景图片:图表下载:优秀PPT下载:教程:教程:教程:资料下载:课件下载:范文下载:试卷下载:教案下载:论坛:学校原因(二)学校教育的失当,成为青少年犯罪的温床。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正规教育的场所。据调查发现,近70%的少年犯走过了一条由学生变为流生,再由流生沦为犯罪的道路。被调查的少年犯中,在校成绩好的占2.97%;成绩一般的占31.68%;成绩差的占56.44%,还有8.91%说不出成绩好坏。就学校教育来看,影响其应有功能发挥的主要问题有:(1)教育思想不端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或放松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2)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教育内容脱离学生实际。有些学校领导和教师教育水平不高,不了解改革开放形势下青少年学生的特点,不善于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不懂得寓教于教学、活动和管理之中,不会抓住良好的教育时机,仍然采取封闭式、程式化、模式化的简单说教的方式来教育学生,用歧视、体罚、甚至推出学校的办法来对待差生。(3)学校生活枯燥单调,少数教师师德不彰。(4)教育教学分离,校内外教育脱节。改变现行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快慢班”作法,正确对待后进生、双差生,减少学生辍学失学现象;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对青少年教育的主要作用。进一步强化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防线”作用,通过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社会原因(三)社会环境的污染,使青少年不能明辨是非。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西方社会的垃圾、丑恶现象乘虚而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在社会上蔓延,渲染色情、凶杀、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充斥文化市场,黄、赌、毒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这些都严重侵害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使部分涉世不深和意志薄弱的青少年腐化堕落,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④另外,遍布中小学校周围的游戏厅、网吧、台球厅等更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温床,是不良的文化信息,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广播、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如电影、电视)所呈现的世界远远超过了他们所能直接体验的限度。它们所介绍的态度和价值观念,因其表演手法的更加生动、形象和逼真,而更容易为青少年儿童所模仿接受。有些青少年因其思想单纯,很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也很容易被社会上的坏人看中,将其拖下水。青少年犯罪为何以团伙犯罪见多,个中原因不言自明,团伙首领的引诱和威逼常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自身原因(四)自身素质不高,认知能力不足,是青少年犯罪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按心理学的划分,十一、二岁到十四岁是少年期,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是青年时期,相当于小学高年级到高中阶段;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是儿童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也就是成熟过渡而又不完全成熟的时期。在这个生理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他们虽然在生理、心理上发育很快,但还未成熟,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儿童半成年人状态,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成熟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在此期间,如果给以正确的教育和影响,他们就能顺利地健康地向成人过渡;反之,他们如果受到不良的教育和影响,就容易误入歧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国内外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