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1.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2.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及其意义;3.第三条道路的主张及其命运;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主要知识点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1、了解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及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2、正确评价中间势力与中间党派在战后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认识第三条道路和资产阶段共和国方案在中国最后必然破产,只有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才是历史必由之路;3、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4、提高自己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观看相关音像资料,能够从中提取有关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知识,并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纳和条理化;2、在小组交流讨论中,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对有关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看法与观点,并能够对他人的意见进行评估和借鉴。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阅读,增强对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学习兴趣;2、了解各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及其历史命运,进一步认识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是适合中国历史特点的一种必然选择,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3、初步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第三条道路和资产阶段共和国方案在中国最后必然破产的原因。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1、各民主党派的建立2、民主党派的性质和特性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1、各民主党派的建立中国的民主党派,少数成立于大革命时期和十年内战时期,多数成立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主要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亦称第三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2、民主党派的性质和特性民主党派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革命、爱国的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共同前进的盟党。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海外华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知识分子,还有一些从地主阶级中分化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人士以及其它爱国民主人士,也有一定数量的革命知识分子和少数中共党员参加,因此民主党派从来就不是单纯的资产阶级政党,而是具有阶级联盟、统一战线性质。所以,它较一些单纯的资产阶级政党更有进步性和革命性。但也由于它的阶级主体是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它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反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特性;由其阶级联盟性质所决定,在它的内部也就存在着中国三种政治力量、两条不同政治路线的分野。随着历史演进,这种分化愈加明显。以上特点,也必然反映在民主党派的纲领中。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1、民主党派的纲领2、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1、民主党派的纲领民主党派的最高纲领是建立一个“十足地道的民主国家”,它是其领导人参照世界一些国家经验选择的使中国现代化的“理想模式”,目的是把中国建成资产阶级共和国。由于不合时代与国情的要求,因而是无法实现的。它的最低纲领,也即其最迫切、最现实的反帝爱国、吁求民主的纲领,与中共的新民主革命纲领基本相同,这是两者合作的基础。又由于它们后来都有接受中共领导的愿望,因此就出现了在社会主义时期两者长期合作的可能。中国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与当时中共的新民主主义建国方案不同,但各民主党派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这些方面,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政纲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它们从成立的时候起,大多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地发展了这种关系。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2、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在战后进行国共谈判和召开政协会议时,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是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它们为政协会议的成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还为维护政协协议进行过不懈的努力。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采取了积极的争取和团结的政策。无论是在举行国共谈判、召开政协会议期间,还是在解放战争的进行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都及时向各民主党派通报情况,认真听取它们的意见,并就一些重大问题同它们进行协商,以便采取一致行动。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奋斗,并在实践中不断进步,是各民主党派在这个时期表现的主要方面。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1、第三条道路的主张2、国民党当局对民主党派的迫害3、民主党派历史上的转折点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1、第三条道路的主张中间路线的主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政治制度上,他们主张以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为模范,实行英美式宪政,建立西方国家的国会制、内阁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一党独裁或阶级独裁。其次,在经济制度上,强调确保私有制。私有制在资本主义国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中间派的经济政策与这一要求相吻合。在土地问题上,他们要求解决解决土地问题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但又反对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最后,在实现政治路线的方式上,中间路线者主张走所谓和平、渐进、改良的道路。而反对暴力革命。他们宣称“间路派在行动上的态度应当是和平的、改良的,不赞成暴力的革命的行动”。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他们的主张,实际上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右翼的一种政治幻想,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道路的延续和发展。但是,中国在战后面临的是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尖锐斗争。客观形势决定了人们没有走中间路线的余地。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2、国民党当局对民主党派的迫害国民党当局不仅极度仇视中国共产党,而且对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也充满敌意。尽管民盟等一向主张“以民主的方式争取民主,以合法的行动争取合法的地位”,国民党当局还是不断以暴力对他们施行迫害。1947年10月7日,国民党当局宣布“民盟分子破坏总动员,参加叛乱,反对政府”。27日,国民党政府又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下令取缔,并对民盟人员进行迫害。其他民主党派也随之不能在国统区公开活动,被迫转入地下斗争。民盟被迫解散,表明在蒋介石的法西斯独裁统治下,中间阶级要求用和平的方法进行政治改良,在中国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是绝对行不通的。严酷的事实教育了民主党派及其成员,使他们认清了要在中国争得人民民主,只有同共产党紧密合作,用武力来彻底摧毁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同时也使民主党派中的许多人士认识到,在中国走第三条道路的想法,只是一种幻想。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3、民主党派历史上的转折点国民党政府对民主党派的摧残和迫害,进一步促进各民主党派的新觉醒和新联合。1948年1月5日,民主同盟领导人沈钧儒、邓初民等在香港举行了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民盟总部。会议指出,民盟过去“曾以和平公开合法的方式去争取民主,但已经失败了。今后自应积极的支持以人民的武装去反抗反人民的反动的武装”。会议公开声明,民盟要和中国共产党及其他民主党派实行亲密合作,共同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而斗争。其他民主党派也明确表示了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这些情况表明,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国民党的反动政权陷入众叛亲离、彻底孤立的境地。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中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个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一致认定中共提出的关于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符合全国人民大众的要求”,恳切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以期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和平、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同年春,毛泽东在同有关人士谈话时提出,民主党派应“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民主党派参加新政协并将在新中国参政,标志着民主党派地位的根本变化。它们不再是旧中国反动政权下的在野党,而成为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参加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共产党一道担负起管理国家和建设国家的历史重任。从此,各民主党派走上了新的历史道路。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课后作业思考题:1、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2、第三条道路的主张及其破产的原因。小论文:试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