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市场失灵与公共决策产生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物品一、外部性及其分类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了影响,而施加这些影响的主体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因此而获得补偿。其实质是行为主体没有承担其行为所带来的全部后果。第一节外部性正外部性(外部经济):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使其他经济主体受益,而自己不能从中得到补偿。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当外部经济时,一项经济行为所产生的边际社会收益(marginalsocialbenefits,MSB)等于于私人实际得到的边际私人收益(marginalprivatebenefits,MPB)预期他人得到的边际外部收益(marginalexternalbenefits,MEB)之和:MSB=MPB+MEB当外部不经济时,一项经济行为所产生的边际社会成本(marginalsocialcost,MSC)等于私人实际承担的边际私人成本(marginalprivatecost,MPC)与其他人承担的边际外部成本(marginalexternalcost,MEC)之和:MSC=MPC+MEC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使其他经济主体受损,而该经济主体无须为此承担成本。社会成本大于社会成本决定个人和厂商的经济选择是私人边际收益MPB和私人边际成本MPC。从私人角度,最优的条件为:MPCMPB从社会的角度,最优的条件为社会边际收益MSB和社会边际成本MSC相等:MSBMSC二、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S=MPCD(MR)P1Q1MSCFirmoutputPMECP*Q*负外部性下的市场失灵S=MPCD=MPB修理水平ValueMSBMEBq*P*正外部性情况下的市场失灵q1P1负外部性的存在使一些产品在提供时不必考虑导致损害的社会成本,从而使整个社会的福利受损,导致负外部性产品的过度供给。正外部性的存在使一些产品在提供时因其产生的外部利益没有得到补偿,而没有将外部利益考虑进去,导致供给不足的市场失灵。三、外部性的解决办法1、数量控制通过政府确定污染排放的最大限量,排污企业不得超过这一限额,否则将会受到处罚。问题:如何确定最优污染程度?排污者真实的污染量信息难以获得,因而所制定的排污标准很可能不是最优的;在有多个污染源(多个排污者排污)的情况下,对不同的污染源设立统一排放标准显然不是最优的,而针对每个污染源设定各自的排放标准又会大大增加操作成本。2、征税和补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认为,在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征税的方式使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税额等于边际外部成本。庇古的方案在理论上能够解决外部不经济的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上比较困难。MPCP1MSCFirmoutputPMECq*税额就等于最佳产量下的边际外部成本q1MPC’3、政府与市场的结合:排污权交易排污权交易,是指管制当局制定总排污量上限,并据此上限发放可转让的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可以在市场上买卖,每张许可证明确规定了厂商可以排放的数量。在这一制度下,每个厂商都必须有许可证才能排放污染物。任何厂商排放了许可证没有允许的污染时都将受到足够刺激的罚款。通过在厂商中间交易许可证,使得污染成本最低。排污权交易制度把排放标准的某些优点和排放收费(庇古税)的成本优点结合了起来。管理这一制度的机构决定总的许可证数目,从而决定了总的排放量,这就像排放标准制度所做的那样;许可证的可销售性使得污染的减少以最低成本实现,这又像排放收费制度所做的那样。4、合并企业合并企业是解决外部性问题,改进资源配置效率的另一种方法。事实上,现存的许多企业已经使互相影响生产的单位之间的外部效应内部化了。5、产权方式及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的另一种有效的方法是赋予当事人明确的财产权。通过产权的明确化而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思想是以科斯为代表的产权经济学家提出的。产权学派经济学家指出只要明确界定产权,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交易行为就可以有效的解决外部性问题。假设有一家化工厂,它排放的废气使得附近10个农场的果园产量减产,每户损失1000元,总的损失为1万元。又假定存在两种应对污染的技术方案:一种是在化工厂烟囱上安装治理废气装置,这种解决方法总的花费是6000元;第二个方案,假设该化工厂的废气只对果树有影响,对于蔬菜生产并无影响,那么可以让10个果农放弃果园转而生产蔬菜,但是转产将使每个果农发生800元损失,总共损失为8000元。假如给化工厂以排放废气的权利,那么化工厂排放废气就是正当的:A:集资6000元让化工厂安装治理废气装置;B:承担8000元损失转产蔬菜;C:维持现状,承担1万元污染损失。假如赋予果农不受污染的权利,那么化工厂排放废气就是不正当的:A:安装治理废气装置,需要花费6000元;B:帮助果农转产蔬菜,需要花费8000元;C:承担果农1万元污染损失。科斯定理可以表述如下:只要法定权利可以自由交换,且交易成本为零,那么法定权利的最初配置状态对于资源配置效率而言是无关紧要的。有明确规定的财产权的转让可以有效促进经济效率。科斯定理产权有时难以明确地加以界定。比如海洋、湖泊、草场等资源,很难将其产权具体界定给谁,人人都可以自由获得免费利用,这就会出现过度利用的现象,即所谓的“公地悲剧”。第二节公共产品一、公共产品的定义与特点产品有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之分。私人产品是指那些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与排他性的产品;公共产品是指那些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产品。排他性: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消费商品。非排他性是指很难禁止他人不付代价而消费该种产品。竞争性: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减少其他人使用该物品的特性。或者说当一个人在消费或享用某一产品时,其他人就无法同时消费或享用同一产品。非竞争性是指对于任一给定的供给水平,增加额外一个人消费该产品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任何增加,即消费者人数的增加所引起的产品的边际成本等于零。竞争性非竞争性排他性非排他性私人物品衣服私人汽车拥挤的收费公路俱乐部物品有线电视图书馆不拥挤的收费公路公共资源环境海洋中的鱼拥挤的不收费公路纯公共物品国防知识不拥挤的不收费公路二、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两种物品最优数量的决定方式也是不同的。私人物品的均衡DADBQOPSS(MC)DD=DA+DBP*Q*QAQB在私人物品情况下,市场需求曲线是对应于同一价格水平的不同个人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即。市场需求曲线DD和供给曲线SS的交点E决定了该私人物品的均衡价格P*和均衡数量Q*=QA+QB。BADDDD公共物品的均衡DADBQOPSS(MC)DD=DA+DBQ*P*PAPB在公共物品情况下,消费的非竞争性使众多消费者共享同一种物品。一方面,每一消费者的消费量都与总消费量相等,另一方面,每一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又不同。因此,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垂直相加,即。当公共物品的供给曲线SS与DD的交点决定公共物品的均衡价格Q*与数量P*=PA+PB。BADDDD三、公共物品的供给障碍最佳的公共物品供给应遵循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林达尔原则):每一个社会成员按照其获得的公共物品的边际收益的大小,分担其公共物品的费用。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在于社会成员诚实地按实际享受程度支付税收,使得加总以后的税收正好能够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很容易产生免费搭车(FreeRider)问题,即某些个人不付费完全依赖于他人付费也可以同享公共物品的好处。如果消费者都不支付成本或支付很低的成本来享受公共物品,则他们支付的价格之和将不足以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经由市场机制来提供公共物品将变得无效。四、表决机制公共物品的生产可以由投票的方式来决定。公共部门根据人们的投票结果作出决策,叫做公共选择。投票的原则:一致同意规则和多数票规则。第三节信息不对称在现实经济中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信息的不完全往往表现为信息不对称。一、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就是指市场上买方与卖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其中一方比另一方掌握更多的信息。当有些人掌握的信息多,有些人掌握的信息少,很容易导致信息多的一方产生欺诈、说谎、隐瞒事实、内幕交易等行为,“如何让人说实话,如何让人不偷懒”也就成了信息经济学的最主要的课题。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JamesA.Mirrlees)和威廉·维克瑞(WilliamVickrey),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阿克洛夫(GeorgeAkerlof)、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Spence)、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他们的研究及获奖,都与信息经济学有关系。乔治阿克洛夫在1970年的一篇经典论文《次品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中以旧车市场为例分析了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市场的运行效率,提出了逆向选择(Reverseoption)问题。二、逆向选择设想在一个旧车市场上,有100个人想卖出他们用过的旧车,其中50辆是质量较好的,50辆是质量较差的。恰好有100人想要购买旧车。假定购买者对质量较好的车愿意出9000元的价格,对质量较差的车愿意出4000元的价格。出售者希望质量较好的车能以11000元的价格卖出去,而质量较差的车能以6000元的价格卖出去。如果买卖双方信息是对称的,则市场达到供求相等的有效均衡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实际上买卖双方关于旧车质量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旧车的卖方对车的质量比卖方要知道得多,在这种情况下,买方只会按照旧车市场上的平均质量支付:0.59000+0.54000=7500(元),供求的相互作用会使市场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市场上只有那些拥有较差质量旧车的人愿意接受这个价格出售旧车,而不会有一辆质量较好的旧车成交,从而质量较差的旧车充斥整个市场。逆向选择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交易双方事先的一种非理性或非效率的选择行为。逆向选择指的是,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低质量的商品会将高质量的商品挤出市场即“劣品驱逐良品”的现象。例:旧车市场、人寿保险市场。逆向选择问题的存在会使市场缩小,可以给双方带来好处的交易因信息不完全不能成交,效率损失。那么,有没有办法解决逆向选择问题?既然逆向选择的根源是信息不对称,如果能让信息少的一方得到同样多的信息,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信号发送如提供质量保证书、保修承诺、知名商标、销售商的名望、找中间商或经纪人、做大量高价的广告……信号甄别如保险公司可以向投保人出售两类保单,通过投保人的选择就可以很容易地确定投保人的风险偏好;三、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指在协议达成后,信息多的一方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损害对方的利益。如财产保险市场。道德风险是在承保人无法觉察或监督投保人行为的情况下所发生的。解决的办法只能是通过某些制度设计使投保人自己约束自己的行动。四、委托-代理问题当一方当事人即委托人雇用另一方当事人即代理人代表委托人完成某些任务时,代理人可能不以委托人所请求的方式行动,且委托人不能直接监督代理人的行为,就是委托-代理问题。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是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向代理人提供适当的激励,诱导代理人的行为符合委托人的利益,因此,激励机制的核心可以描绘为“我怎样使某人为我做某事”。委托人设计激励机制时面临两个约束条件,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1)参与约束:代理人履行合同后所获收益不能低于他从其他选择中可能获得的收益水平。(2)激励相容约束:代理人以效用最大化原则选择具体的操作行动的同时,也使得委托人预期收益最大化。业绩提成制:把代理人的收入与业绩(产出)挂钩,根据业绩对代理人进行奖励,这就使代理人把提高业绩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股票期权制度:将公司的股票认股权作为薪酬的一部分授予或奖励给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和特殊员工,以期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日常生活中被广泛采用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