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一个女人一座城市一种文化张爱玲初名:张瑛出生地:上海婚姻:胡兰成(中)(1944—1946)赖雅(美)(1956—1967)主要作品:《金锁记》《十八春》《倾城之恋》《传奇》《张看》……1920.9.30-1995.9.8生平介绍本名张瑛,1920年9月30日出生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原籍河北丰润。家世背景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父亲张廷重是典型的遗少,母亲黄素琼(字逸梵)则是留过洋的新女性。张爱玲1924年开始私塾教育,学习四书五经,有了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曾祖父李鸿章曾祖母赵小莲祖母李菊耦祖母李菊耦祖父张佩纶姑姑张茂渊父亲张廷重父亲张廷重母亲黄逸梵张爱玲少年求学1922年,张爱玲2岁时,全家搬家到天津英租界。在那里,张爱玲四岁进入私塾学习,同年,母亲与姑姑张茂渊奔赴欧洲游学。1927年,7岁的张爱玲随家回到上海,不久,母亲回国,她又跟着母亲学画画、钢琴和英文。一年后举家再次搬回上海。张爱玲10岁时,母亲坚持送她进学校读书,为此同父亲大吵一场。母女俩偷着跑到黄氏小学,张瑛正式改名张爱玲。(这是为了上中学报名方便。”爱玲”为英文“Eileen”的译音)同年,张爱玲的父母离婚,张爱玲跟随父亲生活。入校求学1931年秋,就读上海圣玛利亚女校。1932年,在圣玛利亚女校校刊,刊载短篇小说处女作《不幸的她》,次年发表处女作散文《迟暮》。1938年,张爱玲考取了英国的伦敦大学,却因为战事激烈无法前往。随后持成绩单入读香港大学专攻文学,并认识了终生挚友炎樱。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爆发,香港沦陷,港大也因此停课。次年夏天,张爱玲与炎樱回到上海,自此开始写作生涯。作品创作与生活张爱玲回到上海后,在《泰晤士报》上写影评和剧评。在英文《二十世纪》月刊发表《中国人的生活与服装》、《中国人的宗教》、《洋人看戏及其他》等散文和其他五六篇影评。1943年,张爱玲认识了当时月刊《紫罗兰》的主编,作家周瘦鹃。同年5月,张爱玲在该刊物上发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该篇文章使张爱玲在上海文坛一炮打响,崭露头角。6月,张爱玲发表续作《沉香屑·第二炉香》。7月,张爱玲认识了评论家柯灵。此后张爱玲在《杂志》、《万象》、《古今》等刊物发表《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心经》、《倾城之恋》等一系列小说,散文。同年,汪精卫政府宣传部部政务次长胡兰成,因得罪了汪精卫而入狱,而苏青听说胡兰成入狱后,携张爱玲到周佛海处为胡兰成求情。年底,在日本人干预下胡兰成出狱。除夕那天胡兰成看到苏青寄来的杂志《天地》中张爱玲的小说《封锁》后大为赞赏,胡兰成写信给苏青询问张爱玲情况,张爱玲也从苏青那里知道胡兰成的情况。后胡兰成亲自拜访张爱玲,两人长谈5个小时,一见倾心(此时胡兰成38岁,张爱玲24岁,并且胡兰成已经结婚)。1944年8月,胡兰成与其第二任妻子离婚,后在炎樱的媒证下与张爱玲结婚。婚后一个月,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出版,四天后即再版。张爱玲也因此在上海文坛大放异彩。11月,张爱玲在胡兰成创办的朋刊《苦竹》第一期发表散文《谈音乐》后继续发表小说散文。与此同时,胡兰成到了武汉,住在江汉医院,认识了一名姓周的护士,并很快与周护士开始了同居生活。1945年1月,张爱玲的散文集《流言》出版,畅销一时。后张爱玲继续发表《留情》、《我看苏青》等小说散文。3月,胡兰成回到上海,与张爱玲厮守了一个多月,并且主动告诉了张爱玲他和周护士的事情。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重庆方面定会惩办汉奸。于是他逃到了浙江,化名张嘉仪。1946年2月,张爱玲上海到温州寻找胡兰成,但此时胡兰成的身边又有了另外一个女人——范秀美。张爱玲的到来也使得胡兰成大吃一惊。张爱玲只在温州停留了二十几天便回去了,此后八九个月,二人偶或还通音信。因此,张爱玲也被上海的一家小报攻讦为文化汉奸。1947年6月,张爱玲对自己和胡兰成的感情心灰意冷,终于写了一封绝交信与他,信中写道:“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时唯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后张爱玲与姑姑迁居梅龙镇巷内重华新村2楼11号居住。离异后,张爱玲以梁京为笔名在《亦报》上连载长篇小说《十八春》。7月,张爱玲应夏衍的邀请参加上海市的第一届文代会。11月,《十八春》出版。1951年5月,张爱玲仍以梁京为笔名在《亦报》上连载中篇小说《小艾》。次年,张爱玲向香港大学申请复学获得批准。7月张爱玲持港大证明出国,经广州抵达香港,住于女青年会,并未再入港大复学。张爱玲开始翻译《老人与海》、《爱默生选集》、《美国七大小说家》等书。在此期间,张爱玲一直在香港深入简出,很少与人交往。1953年,张爱玲认识了宋淇、邝文美夫妇。之后,张爱玲用英文撰写了两部长篇小说:《秧歌》和《赤地之恋》。这一年,父亲在上海病逝。第二年《秧歌》和《赤地之恋》英文版出版,不久后中文版也问世。张爱玲还寄了《秧歌》的中文版给胡适,两人开始通信并结下了友谊。出国、再婚1955年秋天乘“克利夫兰总统号”离港赴美。1956年2月,张爱玲得到EdwardMarcDowellColony的写作奖金,在二月间搬去了纽英伦州。在这里,张爱玲遇见了她的第二个丈夫——FerdinandReyher(赖雅)。赖雅比张爱玲大三十岁,是一个很有才气的美国剧作家。1956年8月,张爱玲与赖雅相识半年后结婚。婚后两夫妇与好友炎樱一同拜访胡适。随后张爱玲开始用英文撰写长篇小说《PinkTears》。1961年张爱玲为了搜集写作材料,自美飞台转港。这是张爱玲唯一的台湾行,后来写入英文散文题目是《重回前方》。1961年,出访台湾,欲访张学良但未能如愿。后结识了台湾小说家白先勇、王文兴、陈若曦、王帧和等人,并计划与王帧和赴莲花旅游。但途中接到美国打来的长途电话,赖雅不幸中风晕倒。张爱玲只好取消访问计划,回到美国。六年后赖雅先生以76岁高龄去世。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开始了幽居生活。工作生活幽居期间张爱玲一心专注于写作和文学研究:1974年,张爱玲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发表《谈看书》与《谈看书后记》,在皇冠发表《二详红楼梦》,完成英译《海上花列传》1976年,张爱玲出版自己的第二部散文集《张看》,同时发表《三详红楼梦》。1977年,张爱玲《红楼梦》评论文集《红楼梦魇》出版1979年,张爱玲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发表小说《色,戒》。1981年,《海上花注译》出版。同年7月29日,胡兰成于日本东京去世,享年75岁1983年,唐文标出版《张爱玲卷》,张爱玲出版《惘然记》1987年《余韵》出版1988年《续集》出版1993年张爱玲完成《对照记》1995年9月8日(中秋节),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终年75岁,被发现的时候她已经过世一个星期。9月19日,遗体在洛杉矶惠泽尔市玫瑰岗墓园火化。9月30日,骨灰由林式同、张错、高全之、张绍迁、许媛翔等人携带出海,撒于太平洋。陨落文学特点作品中蕴藏着悲凉情怀张爱玲的小说,无论结局是好是坏都给人以一种悲凉的感觉。张爱玲文笔冷静,小说常用第三人称即“他”来描写,以一种全知的视角来叙述,小说中虽然没有掺杂太多作者个人的情感,但是感情基调悲凉。如《倾城之恋》中的开头写道“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故事——不问也罢!”结尾虽然白流苏如愿以偿嫁给了范柳原,但是作者却冷眼说道“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了。”“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以及呼应开头的胡琴声又响起。战争的混乱使白流苏认识到人的生命在大动荡中微不足道,所有关于爱情的实验到头来都经不过乱世的冲击,白流苏范柳原不过的婚姻,不过是两个战乱中的人对未来的迷茫对生命难以把握的结局。这一切实际上都反应了一种个人情绪:大限来临的惶恐和个人的迷失。文学特点作品主题多描写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不管是张爱玲的小说还是散文都是描述那个时代的人们和生活。如《倾城之恋》描写了白流苏在离婚后,因为受不了家里人的不停给她闲气受想通过嫁给范柳原改变现状,最终如愿以偿的故事。《红玫瑰与白玫瑰》通过讲述振保的情史来展示两性之间对恋爱和婚姻的差别。《色戒》是关于王佳芝通过美人意图计杀害汉奸易先生,最后却发现自己爱上了易先生,而放走了他自己却惨遭杀害。人物评价1961年,夏志清在其英文代表作《中国现代小说史》,作者发掘并论证了张爱玲、张天翼、钱钟书、沈从文等重要作家的文学史地位,影响深远,尤其对张爱玲倍加推崇。张爱玲一直被认为是通俗小说家,在批评家眼里她“不登大雅之堂”,但夏志清在小说史中给予张爱玲的篇幅比鲁迅的还要多上一倍,他甚至认为张爱玲的《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凤凰网张爱玲当然是不世出的天才,她的文字风格很有趣,像是绕过了五四时期的文学,直接从《红楼梦》、《金瓶梅》那一脉下来的,张爱玲的小说语言更纯粹,是正宗的中文,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诣其实很深。——当代著名作家白先勇唯有小说才是张爱玲的意义。所以,认识的结果就是,将张爱玲从小说中攫出来,然后再还给小说。——王安忆